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飯店服務員:活重錢少體會不到勞動光榮

新華網 2013-05-01 13:38:04

紀寶成說,現在年輕人越來越重金錢,只樂意當白領。他把這種社會風氣歸結為“擁抱資本、疏遠勞動、輕視勞動者”。

新華網北京5月1日電(記者 樊曦、初杭)提到“五一”,人們就會想到“勞動”。幾十年來,“勞動創造價值”、“勞動光榮”的口號伴隨著共和國共同成長。

然而,幾十年過去,面對非勞動性收入在分配中的比重加大,勞動者權益保護難以到位的現象,勞動的光環似乎正在褪色。我們在向中國夢邁進的途中,如何讓勞動體現應有的價值,讓“勞動光榮”再次唱響,讓勞動者獲得應有的尊嚴?

身處變革的年代,面對一系列“勞動之惑”,我們該怎樣思考,如何行動?

“勞動光榮”離我們越來越遠了嗎?

不久前,一則名為“午休的工人”的照片在網上引發無數感慨。畫面中,2名兩鬢斑白的工人也許太困了,干脆枕著煙盒席地而睡。從他們穿著的工作服和身上的泥點可以看出,這是兩名建筑工人。人們感嘆:中國夢,有時候只是小小的一張床。

曾幾何時,成為一名工人是多少人的夢想。越苦、越臟、越累,就越受人們尊重;勞動光榮、勞動致富,又是多少人的信念與追求。

“然而,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變過程中,由于其他制度沒有及時改革與跟上,以至于現在年輕人越來越重金錢,只樂意當白領。”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第四屆理事會會長紀寶成說。

他把這種社會風氣歸結為“擁抱資本、疏遠勞動、輕視勞動者”。

一位在飯店打工的女服務員對記者采訪她如何看待“勞動最光榮”時只能苦笑:勞動最光榮,勞動者也最苦啊!像我們這些臨時工,一個人干兩個人的活,每月工資只有1200塊錢,哪里能體會到光榮?

“勞動光榮”離我們越來越遠了嗎?

在中國勞動關系學院王江松教授看來,這樣的困惑來源于兩方面。一是勞動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相對財政收入和資本收入的比重,在近20年間逐年下降;二是普通勞動者在文學藝術、大眾文化和社會心理中的地位,在不斷滑落和邊緣化,勞動者在經濟政治上日趨弱化的同時,也失去思想文化上的話語權。

中國社科院《社會藍皮書》(2013)中指出,中國居民收入增速與經濟發展增速并不同步。1979-2011年,中國人均GDP年均增長8.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均為7.4%,比人均GDP增速低1.4個百分點。

近年來,中國勞動者報酬占GDP的比重也呈現出下降趨勢,勞動者報酬占GDP的比重由2004年的50.7%下降到2011年的44.9%。

“什么都漲,只有工資不漲”。坊間的調侃,也是社會現實的寫照。當辛勤勞動不能獲得應有回報,當拿到手中的工資不能提供體面的生活,又怎能讓人體會到勞動的光榮與尊嚴?

該從哪里尋找勞動者“失落的”尊嚴?

在美國《時代周刊》2009年年度人物評選中,中國農民工成為榜單上的唯一上榜群體。《時代周刊》評價稱:在金融危機肆虐全球時,中國經濟仍在高速發展,并逐步帶領全球走出金融危機陰影,首先要歸功于千千萬萬勤勞堅忍的中國農民工。

中國勞動者應得的尊嚴與價值在這里體現了一回。

“尊重勞動、倡導勞動光榮對于實現中國的現代化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實現中國夢,其重要性無論如何強調也不過分。”王江松說。

王義華是一個只有初中文化的四川農民工。初到沈陽時,她在菜市場擺地攤,凌晨兩點多就得上菜,一站就是一整天。憑借自己的勤奮、樂觀和社會的幫助,她如今已經是沈陽市新市民家庭服務中心主任。生活好起來了,王義華開始關注身邊的農民工群體,她主動聯系工會、職工大學以及社會愛心志愿者為農民工免費提供技能培訓、就業安置等方面的服務。

“以前都是靠人幫,現在農民工也能幫助別人。靠辛勤勞動、兢兢業業,讓農民工為自己爭得了尊嚴。”沈陽市總工會農工部部長蔣陽說。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黨委書記顏輝指出,國家富強是每個中國人富裕的基礎,民族復興是每個中國人的心愿,但是最后真正要實現的是國強民富,要使每個勞動者能分享國家五位一體發展的成果。

在他看來,中國夢也是廣大勞動者的夢。要讓勞動者的夢想得以實現,全社會必須共同努力。

一是勞動者在社會上真正受到尊重,讓人們了解勞動創造價值的重要意義。正是靠他們中國才發展到今天,也是他們承擔了改革的大部分成本。二是政府、企業、社會各界在提高勞動者整體素質、特別是職業技能素質方面要拿出具體措施,提升勞動者就業生存發展能力;三是勞動者的收入不僅要可以維持基本生存,還要可以用于改善精神文化生活和提升自身素質。

以勞動實現夢想我們應該如何行動?

在德國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位礦工,打鉆是把好手,在當地頗為知名,并因此積累下不少財富。臨終前,他留給兒子一把鉆頭,并告訴兒子,精通于這項技能,就等于擁有了財富。

“通過一把鉆頭創造財富說明什么?說明勞動可以實現人生價值,實現夢想。它的前提是讓每個勞動者擁有相應的經濟和社會地位。”中國工運研究所所長呂國泉說。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為千方百計增加居民收入,報告還提出了“兩個同步”,即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充分體現了實現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思路。

“改變當前‘資強勞弱’的現象,從體制機制消除收入分配中的不公平,是民眾期待已久的愿望。”顏輝指出。

首先,是勞動待遇上的尊重,保證勞動報酬在收入分配中占有合理的比例。

沈陽市總工會主席鞠秀禮表示,當前亟待改變在初次分配中勞動者收入過低的現象。要讓勞動者獲得同自己付出相應的報酬,使他們體面勞動、體面生活。這方面,各級工會要用制度來維護好職工權益。

鞠秀禮介紹說,目前沈陽的工會組織有1萬多個,近些年通過開展工資集體協商,集體合同覆蓋率超過97%。工會用制度幫助工人實現合理的工資增長權益的合理維護。

其次,是勞動權益上的尊重,保證勞動者的權益在受到侵犯時有真實而周全的救濟。

“職工安心工作,企業才能發展;企業關心職工,職工才能奉獻企業。這是互利共贏的過程。”他說。

此外,還應創造條件讓勞動者掌握勞動技能,并營造公平的就業環境。

呂國泉介紹說,當前,在我國企業職工中,技術職工只占職工總數的約10%。而德國早在1980年,非技術人員就已經下降到21.5%。兩相對比,差距巨大!

顏輝指出,隨著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和勞動力絕對人數的下降,經濟發展對勞動力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國家要從法律、制度層面做好對職工職業技能的培訓工作。

“一個偉大的時代,應該讓普普通通的平凡人,享有出彩和夢想成真的機會。創造的大門為每個人敞開,只要努力,就能收獲夢想。”他說。

責編 盧祥勇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动漫一区二区在线 | 亚洲中文制服丝袜欧美精品 | 中文字幕少妇偷人激情在线看 | 亚洲天堂网5区在线观看 | 日本又黄又潮娇喘是免费 | 在线观看91免费精品国产拍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