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08 01:05:54
朝鮮半島局勢升級、內地H7N9禽流感疫情嚴重、北京新房網簽暫停等消息是造成恒指走弱的主要原因。
每經編輯 每經實習記者 蓬勃
每經實習記者 蓬勃
4月5日,受外圍利空消息影響,我國港股大跌逾600點,擊穿22000點及21800點,收于4個月以來的低點,創8個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超過1100只個股下跌,地產、金融等權重板塊成重災區。此外,港股大市沽空比率達到12.54%,創7個月以來的新高,重返QE3前的高水平。
昨日(4月7日),第一上海策略分析師岑智勇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朝鮮半島局勢升級、內地H7N9禽流感疫情嚴重、北京新房網簽暫停等消息是造成恒指走弱的主要原因。
港股重挫逾600點
截至上周五收盤,恒指報收21726.90點,跌幅達2.73%,并且跌破年線;其中國企指數報收10429.31點,跌幅達3.06%;恒生分類指數全部下挫,金融分類指數跌2.78%,地產分類指數跌2.93%。
上周五藍籌股全線下跌。華潤置地(1109,HK)下跌4.11%,九龍倉集團(0004,HK)下跌5.055%。資源股中,中國石油(0857,HK)下跌4.18%,中煤能源(1898,HK)、中國石化(0386,HK)跌幅都超3%。
受H7N9禽流感疫情刺激,資金趁機炒作醫藥股,鉅大國際(1329,HK)漲幅達33.54%。此外,通信股、公用類股和消費類表現抗跌。
第一上海策略分析師岑智勇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港股上周五復市,但A股仍休假,使成交減弱,但這正好為空頭提供發難機會。外圍方面,朝鮮半島局勢緊張,利空韓國股市;日股雖然表現較佳,但主要原因是該國加大QE力度,對其他地區影響有限。
主要沽空中資金融股
最新數據顯示,港股大市單日沽空率達到12.54%,創7個月以來的新高。沽空比率重返QE3前的高水平,連續第四天超逾一成的警戒線,沽空對象主要為中資金融股。
按照沽空股票金額計算,前6位中,有4席跟中資金融股相關,包括建設銀行(0939,HK)、中國銀行(3988,HK)以及主投中資金融股的南方A50與安碩A50。
此前有外媒報道稱,摩根大通亞洲區兼新興市場首席策略師AdrianMowat曾撰寫報告,建議投資四大商業銀行H股的看空衍生品。
對此,輝立投資咨詢董事陳星宇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摩根大通的這份做空報告有一定道理。1~2月我國M2增速達到16%,全年可能保持在14%左右增速,高于政府制定的目標13%。此外,銀行表外資產以及影子銀行,地方信貸的呆賬、壞賬等,都是潛在風險。
年報數據顯示,2012年大部分銀行凈利潤增速出現下滑,招商銀行(3968,HK)凈利潤增速下降約37%,中信銀行(0998,HK)2012年凈利潤增速由2011年的43.28%劇降至0.69%。
岑智勇表示,銀監會加強監管理財產品,利空中資金融股,對中小銀行影響更大。他還指出,由于中信銀行、民生銀行(1988,HK)、交通銀行(3328,HK)、招商銀行等都是國企指數成分股,近期它們的股價走弱也拖低了國企指數表現,這也是近期國指表現較差的原因之一。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