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智庫 2013-04-03 16:57:42
經濟學雖然誕生于西方國家,誕生于資本主義社會,但卻是有著極強的道德傳統的一門學問,而且他與史具來的道德傳統,可以說高于眾多學科。
每經編輯 趙慶
在中國經濟學家的名聲一直不好,近年更是下降,關于經濟學家走穴,超規擔任獨立董事的批評更是不斷,在中國經濟學家們往往呈現的是缺乏良知的感覺,其實事情并非這樣。
經濟學雖然誕生于西方國家,誕生于資本主義社會,但卻是有著極強的道德傳統的一門學問,而且他與史具來的道德傳統,可以說高于眾多學科。亞當·斯密在寫國富論之前就已經是聲譽卓著的道德教授了,馬歇爾將經濟學視做“精明的科學和熱愛人民相結合”的一種職業。加爾布雷斯、阿瑪蒂亞森、繆爾達爾更是為減輕貧困,改善社會福利而研究,凱恩斯雖不研究社會福利,但在一戰結束后的巴黎和會上,他卻堅決反對向戰敗國德國索要過多的賠款,他預言如果索要過多賠款,將導致德國的反抗,爆發第二次戰爭,不幸他的預言成為了事實,二戰結束后,戰勝國們吸取了一戰的教訓,再也不管戰敗國索要賠款了,相反的是在戰爭一結束,就馬上幫助戰敗國復興經濟。同樣加爾布雷斯在二戰時也反對盟軍對德國進行狂轟濫炸,越戰時,更是反對越戰,甚至不惜與自己的好友約翰遜總統決裂,實踐證明他的論斷是正確的,美國如果早點結束越南,其損失要小很多。當然這些人的呼吁是有經濟學做基礎,但更多是基于人道主義的良知,戰爭不可避免,但過度的生靈涂炭則不是必要的。
名譽比較好的經濟學家,往往出身在中產家庭,福利經濟學的創始人是霍布斯出身在軍人家庭,屬于中產階級,福利經濟學的另一創始人庇古則出生于一個牧師家庭,也是中產階級。霍布斯和庇古創立的福利經濟學在經濟學史上被稱為舊福利經濟學,帕累托以后的福利經濟學被稱為新福利經濟學,進入新福利經濟學之后,福利經濟學就成了少數知識分子的數學游戲,再也無法走進社會了,福利經濟學那“改善社會整體福利”的宏大目標,更是被丟到九霄云外了。
我們可以再往前看,庇古之前最有名望的當屬馬歇爾了,馬歇爾也是一個流著“道德血液”的經濟學家,一直將改善窮人的生活作為自己研究的目標,馬歇爾是劍橋學派的創始人,是英國正統經濟學界無可爭辯的領袖,現在大家所熟悉的西方經濟學的框架就是馬歇爾奠定的。馬歇爾的父母是做什么職業的,沒有查到,但資料也顯示其出生于“英國倫敦區一個樸實的中產階級家庭”。
我們再看經濟學的創始人,亞當·斯密,這也是個毫無道德瑕疵的學者,道德學教授,出身律師家庭,父親還做過軍法官和海關監督。
西方經濟學的另一個標志人物凱恩斯,出生在一個大學教授的家庭。他的父親是劍橋大學哲學和政治經濟學的教授,母親是一位成功的作家和社會改革的先驅。
馬克思一生為工人命運擔憂,但出身并不差,出身一個律師家庭,妻子更是名門望族,馬克思要想過上上層社會的生活太容易了。
有兩類學者“最壞”,一類是貴族后代,一類是從非常卑微走向成功的人。貴族后代,從小就高高在上,所以一生都瞧不起普通人,而那些在卑微的環境中長大的人,總是喜歡向富人靠攏,具體到學術界,貴族后代出身的人,大多反對政府對窮人進行照顧,而那些出身卑微然后成功的學者大多喜歡吹捧企業家,成為“資本二奶”,這兩類人都容易成為社會的破壞分子。相反那些中產家庭出身的學者往往成為促進社會進步的“正能量”。
這些經驗性總結,無論是用到中國還是世界上都非常的有效,只要將知名學者的出身和他們的主張一一對應,你就會發現神奇的準確。比如世界上最“壞”的學者當屬哈耶克和佛利德曼了,哈耶克就屬于貴族后代,哈耶克所屬的家族在歐洲歷史上都是有名的貴族,而佛利德曼則的出身則極其的卑微,父親是個水手,而且去世較早,佛利德曼很早就是孤兒,靠教會養大,而且成功后,也不對教會感恩。
出身貴族的還有帕累托,在福利經濟學中是個有名的人,但這個人是貴族出身,其祖父還被拿破侖封為帝國男爵,自從他“攪和”到福利經濟學中之后,福利經濟學就徹底變味了,福利經濟學在創建之初是對窮人有利的,主張對收入分配進行調節,但自從帕累托這個貴族經濟學家提出一個“帕累托最優”后,福利經濟學基本就停滯了,就再也沒為福利社會建設作出任何的貢獻,帕累托的主張本質就是為富人提供保護的。
二戰之后,西方經濟學的重點開始轉向美國,戰后初期直到七十年代最有名的經濟學家是薩繆爾森和加爾布雷斯了,薩繆爾森出身在藥劑師家庭,加爾布雷斯父親是個農場主,而且熱衷公共事務,出任過多次的縣議員,也是中產階級家庭,加爾布雷斯最主要的理論就是“公共貧困”理論,他是美國人權總統肯尼迪的老師,約翰遜總統的好友,是美國戰后建設“偉大社會”的靈魂人物,甚至約翰遜總統關于“偉大社會”構想的發言稿都是加爾布雷斯起草的。
這些在歷史留下英名的經濟學家都是中產階級出身。他們多是出身在律師、藥劑師、軍官、牧師、農場主等家庭。當然這些偉大人物的存在并不能說明所有的經濟學家都流著道德的血液,而是相反,這些好人在歷史中是多數,但在現實中卻是少數,因為歷史往往只記錄英雄,而現實中往往那些惡棍比好人混得更體面,在經濟學中,也有一派稱為“庸俗經濟學”,這些人歌頌資本主義的偉大,吹捧資本家的英明,極盡惡俗之能事,這些人現實中非常多,但代表人物不出名,所以大家很難知道,我們也可以介紹幾個代表性人物。
庸俗經濟學是馬克思的文獻中經常出現的一個詞,但不是除馬克思之外的都是庸俗經濟學家,庸俗經濟學家只是一個支流,西方經濟學大部分學派都大方典雅,庸俗的只是少數。法國經濟學家巴師夏是庸俗經濟學的一個代表人物,他出生在法國一個大商人家庭,自己也是個酒商。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