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3-03-29 02:09:08
每經記者 羅慧
關閉了近兩周的塞浦路斯銀行,終于在周四重新開門營業,盡管已經有大批現金被運往塞浦路斯的銀行,但為了應對可能出現的擠兌潮,塞浦路斯當局決定開始實施資本管制,而批評人士則指出,這事實上意味著塞浦路斯已經離開了歐元區。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塞浦路斯政府在周三表示,將對銀行所有的賬戶實施臨時的資本管制措施,以防止銀行在恢復營業后發生擠兌。據資本管制籌備工作的相關人士透露,管制主要在信用卡、每日提款額度、海外匯款等方面,具體的管制措施包括,海外信用卡每月的刷卡額度不超過5000歐元,出境攜帶現金不得超過3000歐元,每日取現不得超過300歐元,超過5000歐元的轉賬匯款則需要獲得塞浦路斯央行批準。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盡管這些措施是臨時性的(理論上執行期限為一周),但據塞浦路斯官員稱,政府每周都會觀察銀行存款的流失情況,來確定資本管制措施是否持續。
對于多年來以金融行業為傲的塞浦路斯來說,此次為獲得救助,犧牲儲戶的利益已讓塞浦路斯的民眾憤怒不安,而資本管制無疑更是火上澆油。
據《金融時報》報道,對于資本管制的具體措施,塞浦路斯財長邁克爾·薩里斯表示,“每家銀行的區別會非常大,這取決于每個銀行的不同情況,對于那些不缺乏流動性以及擁有‘過渡基金’的外國銀行而言,則不受管制。”
但在外界看來,塞浦路斯實施的資本管制幾乎是沒有期限的,除非歐洲央行愿意為塞浦路斯銀行提供源源不斷的現金支持,否則這種管制就會持續下去。國際銀行業組織秘書長鮑勃(Bob Lyddon)就稱,“在經濟復蘇之前,資本管制都不會取消。”
而批評人士更是指出,塞浦路斯要撤銷資本管制基本上很難,而資本管制也違背了歐盟關于資金與商品自由流動的原則。對此,《金融時報》援引歐洲智庫布魯蓋爾研究所副所長貢特拉姆·沃爾夫的觀點指出,“塞浦路斯的資本管制可能違反了歐盟條約第63條和第65條,這些條款規定,只有出于公共政策或公共安全的角度考慮時才是正當的。”
從這個角度看,塞浦路斯實際上已經退出了歐元區,而這也使得歐元區的未來顯得更加難以預料,或許那些關于歐元區將要分崩離析的言論又將四起。
盡管不少分析人士指出,塞浦路斯是歐元區的特例,但塞浦路斯危機走到今天,對于歐元區其他等待救助的國家而言,都是一個教訓,這也讓那些國家意識到,面對危機,無論是否被救,付出的代價都將是沉痛的。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