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3-03-21 08:06:44
對此,業內人士高度關注,其中有人認為這種做法可能就是公司轉型的強烈信號。
每經記者 杜冉樂 發自成都
面對一級土地的開發困境,云南城投開始在合作項目上大施拳腳,甚至不惜豪擲巨資。
3月19日晚間,云南城投資對外宣布,公司旗下的安盛創享旅游產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擬收購新疆立興公司所持有的云南溫泉山谷60%股權,收購價3.88億元。同時,它還將以4000萬元對西安云城置業增資擴股,并持有項目51%的控股權。
據《每日經濟新聞》粗略統計,自2013年以來,安盛創享在蘭州、西安、遼寧等地頻頻以股權與債權形式合作開發地產,股權與債權投資總規模逾30億元,這在過去是非常罕見的。對此,業內人士高度關注,其中有人認為這種做法可能就是公司轉型的強烈信號。
不過,云南城投內部人士表示,安盛創享是當初公司以信托形式成立的一家基金企業,主要就是搞股權與債券投資的,也是云南城投的一個業務板塊,公司仍將堅持“兩條腿”走路。
權益投資升溫
股權運作,曾讓云南城投賺得盆滿缽滿。然而,在當前云南城投所承攬的一級土地開發并不順利的情況下,股權投資是否會再次進入它的視線呢?
2年前,云南城投曾在短短的半個月內倒手昆明申城100%的股權,凈賺了近2億元。不過,此后較長一段時間,這種“倒手即賺錢”的絕好買賣再難重演。而如今,市場再次顯露此種端倪。
事實上,從2013年開始,云南城投一改過去留給外界的“一級土地”開發商的印象,開始在外地頻頻擴張項目,其主要開發形式就是股權與債權投資。
云南城投3月19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下屬企業云南安盛創享旅游產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擬以人民幣3.88億元收購新疆立興股權投資管理公司持有的云南溫泉山谷60%的股權。經初步測算,項目目前已獲取未開發土地405.9畝,對該405.9畝土地的后續工程建設投資約10.73億元(不含酒店及會所)。
等收購結束后,雙方股東將根據項目需要,按照持股比例對投資項目進行債權投資,資金占用費年化利率15%。以此計算,那么云南城投將向項目公司提供貸款6.438億元。日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昆明一地產人士獲悉,溫泉山谷地產的老板之前是做中藥的,后來借助“養生”之名進入旅游養生地產開發,但開發情況并不樂觀。
與此同時,安盛創享還擬對自然人鄭國成100%持股的西安云城置業增資4000萬元,以擴充投資項目的股本金,公司將持有51%的控股權。此外,云南城投會將向該投資項目貸款1.388億元,利息率15%。
據記者粗略統計,安盛創享在重慶、蘭州、西安、遼寧海城等外地市場進行權益投資逾30億元,其中涉及股權投資近8億元,而債權投資累計總規模逾22億元,其貸款利息率在14%-18%之間。
全國工商聯房地產商會理事吳新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股權與債券投資是未來房企發展的主流方向和核心業務,有利于資本運作和資本增值;但股權利率高,支付成本高。云南城投內部人士稱,公司將根據自身發展需要,若遇到優質項目將會繼續加大權益投資。
“REITS”驅動
云南城投內部人士透露,安盛創享其實就是云南城投當初以信托形式成立的一家基金公司,云南城投將以信托形式參與地產項目的權益投資。
事實上,這就是目前在國內蔚然成風的“REITS”,也即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它是一種以發行收益憑證的方式匯集特定多數投資者的資金,由專門投資機構進行房地產投資經營管理,并將投資綜合收益按比例分配給投資者的一種信托基金。目前,安盛創享在地產項目的權益投資上迅猛推進,這使國內地產界乃至股票投資人對其企業背景產生濃厚的興趣。
據悉,安盛創享旅游產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成立于2012年12月13日,由普通合伙人云南安盛創享投資管理公司及有限合伙人“中航信托”(中航信托·天啟330號云南城投旅游產業投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下的信托資金)、云南水務產業投資公司共同出資成立。
其中,云南安盛創享投資管理公司出資2000萬元,中航信托出資30億元,云南水務產業投資公司出資1億元。業內人士表示,云南安盛創享投資管理公司扮演著基金管理人的角色,而云南城投又在基金設立的董事會上占據多數席位,也是基金的實際控制者。
值得注意的是,云南安盛創享投資管理公司又由云南城投與鼎新綠碳(天津)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共同出資設立,注冊資本2000萬元,其中云南城投持股50%,鼎新綠碳(天津)股權投資基金持股50%。此外,中航信托設立的上述信托計劃起初規模為30億元,優先委托人方正東亞信托認繳信托資金20億元,云南城投作為劣后委托人認繳10億元。
對于中航信托的上述信托計劃,云南城投曾表示,這符合公司發展戰略的需要,有利于公司建立非銀行資金渠道,通過基金形式投資拓展新項目,發揮金融手段作用,增加投資收益,提高公司經營績效。
倒逼模式轉型?
云南城投曾因承攬大量的毛地整理而一度被資本市場所熱捧,但如今在出讓環節的諸多不順也讓這顆昔日的明星不再那么耀眼。
東興證券研報認為,云南城投之前受制于環湖東路一級開發土地出讓一直未能啟動,同時壓占公司大量資金,給公司正常經營帶來較大障礙。
“由于該項目的運作環境發生一定變化,因此該項目遲遲未能實現收益,同時公司在項目內沉淀的資金逐年累積增加,截止到2012年末公司主要開發的一期4000畝土地,已經累積持續投入約60億元。”東興證券研報透露。
2011年6月,云南城投在等待了3年之久的1600余畝環湖東路一級整理土地終于進入市場交易,但結果僅成交5宗地塊,總計182.7畝,交易金額僅為7.8億元,其余均告流拍。
今年1月7日,云南城投在環湖東路的995畝土地再次亮相交易市場,最終以300萬元/畝的起拍價實現底價成交。接著,云南城投又在1月16日又推出了環湖東路的835畝收儲土地,不過最終卻以37萬元/畝的價格出讓,而其拿地者卻又是控股股東云南城投集團旗下的子公司。
分析人士曾對相關媒體表示,上述土地都將由云南城投子公司開發建設,之后的收入確認時間將難以保證。同時,由于昆明市政府返還的收入拖延以及收益分成比例的降低,使得云南城投的資金回收期再次拉長。
此外,更大的風險還在于,云南城投原本與昆明市政府2008年5月30日簽訂的《環湖東路沿線土地一級開發委托合同》也將于2013年5月30日到期。至于是否續約,相關券商均對此表示擔憂。
與一級土地整理的慘淡不同,云南城投在不少項目權益投資上卻開展得如火如荼,這是否意味著轉型?吳新建表示,這是云南城投進入企業經營結構性轉型的強烈信號,經營行為已涉及金融融資和資本運作業務范疇。
“調控和土地成本高漲下,房企的經營必然發生結構性改變,業務走向多元化,比如開拓基金業務,在資本市場獲取股權的回報,或通過基金融資資本盈利。房地產開發將作為一個實體公司存在。”吳新建認為。
不過,云南城投內部人士予以否認并表示,公司將繼續進行一級開發與二級開發,堅持“兩條腿”走路。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