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01 01:12:31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王硯丹
每經記者 王硯丹
2月28日,轉融券試點的靴子終于落地,不同于三年前融資融券、股指期貨推出時指數的一瀉千里,昨日轉融券上線,A股反而全線反彈,滬指大漲2.26%。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大漲背后,轉融券標的重頭戲——銀行股功不可沒。
數據顯示,轉融券首批90只標的證券目前流通市值約為9.3萬億元,而截至周三收盤,12只銀行轉融券標的流通市值就達約2.87萬億元,占比30.86%。昨日,平安銀行大漲9.42%、民生銀行上漲5.39%,絲毫不懼轉融券利空來襲。
事實上,從近期交易所延后公布的“兩融”數據中,就可以看出一點銀行股止跌反彈的端倪。
本周一至周三 (2月25日~27日),滬深兩市融資買入前4名均為銀行股——民生銀行、興業銀行、平安銀行和招商銀行分別被融資買入15.35億元、7.84億元、7.66億元和7.11億元。
但分析人士認為,從一些細節來看,融資者對銀行股經大幅反彈之后的行情仍存分歧,這主要表現為27日融資買入忽然大幅縮量,民生銀行26日有高達8.44億元的融資買入,但27日金額卻降至3.54億元,減少約六成。興業銀行更是在25日、27日兩天出現融資償還大于融資買入的情形,融資端資金凈流出2.03億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