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3-02-28 14:19:39
由于環境偏僻,農民除種糧外,幾乎沒有其他收入來源,因此多數年輕人包括部分老年人也外出打工,由此遺留下兒童由爺爺奶奶撫養。留守兒童的教育成為農村重中之重。
隨著經濟的發展,農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但相應帶來的環境惡化成為不得不面對的問題。筆者春節回農村,目睹農村經濟的變化,同時見證了環境惡化的現象。以作本文試圖描繪經濟發展下的城鎮化給農村帶來的困擾。
本文所取樣本為大竹縣八渡鄉。大竹縣八渡鄉工業經濟主要以煤礦為主,由于地處四川和重慶交界,大山林立,煤資源相當豐富,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財政收入主要依靠煤炭產業。
水污染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經濟發展,忽略了環境的治理,尤其是農村基層。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大竹縣八渡鄉產業基本以煤開采為主。由于煤礦位于全鄉河流上游,煤炭的堆放地正好處于河邊,同時以煤矸石混合泥土筑路,雨水沖擊下使煤炭流入河中,造成河水嚴重污染,導致水質變壞、魚蝦絕跡,農民不再用河水以作生活之用。另外,由于煤礦的存在,鄰近鄉鎮的洗煤廠將洗煤產出的污水大量排到農田里,造成農田污染,土壤嚴重變黑,農作物產量下降。
新農村
中央提出新農村建設以來,多數地方集中新修農民住房,形成集中農莊。但由于大竹縣多數地方為丘陵地區,農作物不能以農機收割,只能以人工收割。同時,農民距離自己的土地較遠,因此難以實行集體農莊。
鄉村公路
雖然村村基本都有水泥公路,但由于鄉與鄉之間仍然是以前的老式公路,即石塊混合泥土。公路存在大量的坑洼,一旦遇到下雨,泥濘不堪。
外出務工
由于環境偏僻,農民除種糧外,幾乎沒有其他收入來源,因此多數年輕人包括部分老年人也外出打工,由此遺留下兒童由爺爺奶奶撫養。留守兒童的教育成為農村重中之重。
思考:雖然經濟發展起來了,但更應該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加強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同時,應努力提高留守兒童的教育。
何建川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