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2-26 01:32:50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查道坤 發自江蘇泰興
每經記者 查道坤 發自江蘇泰興
“零風險、高回報,6年包租160%回購,8年包租150%回購。”這一連串口號是江蘇泰興涌金商業廣場在2006年招商時的宣傳文字。正是看了這些宣傳標語,泰興、上海和義烏等地共900多位業主從2007年至2009年購買了涌金商業廣場的商鋪。
正當這些業主期待著每年按時拿租金時,2011年下半年,開發商突然停止向業主支付租金。為此,業主多次致電開發商,并前往泰興討要說法,但均未得到答復。
泰興涌金商業廣場一位工作人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項目做失敗了,老板現在沒有錢,向銀行貸款又貸不到,所以現在沒有錢支付業主租金。”
多個“亮點”吸引投資者/
公開資料顯示,泰興涌金商業廣場的開發商為泰州市欣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其法人代表為浙江商人陳茂法。
“當初就是被宣傳彩頁上的利好所吸引,后來到泰興考察也覺得不錯,所以就決定買一個商鋪投資。”上海市民陳先生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
在陳先生提供給記者的泰興涌金商業廣場的紅色宣傳冊上,“零風險,高回報,6年絕對超100%的回報”等宣傳口號充斥著眼球。
在陳先生和其他業主看來,宣傳冊中所提及的 “9大涌金亮點”和“包租回購”是他們決定投資的主要原因。
“9大亮點”顯示,涌金商業廣場擁有 “10萬平方米的商業標桿”、“北區500萬平方米的重點商貿物流中心”,且“新客運中心長途站轉移至此”,“國內外數百家品牌強勢入駐”。
根據宣傳和合同,投資涌金商業廣場分為三種模式:一種是5年包租,前3年按合同價每年8%的租金抵扣購房款,后兩年租金以現金方式支付給業主。第二種方式是6年包租,前3年按合同價24%的租金一次返還抵扣房款,第4、5年按合同價每年12%的租金返還給業主,第6年按合同價16%返還,第6年最后一個月無條件按照合同價的160%回購。第三種模式是8年包租,前三年按合同價21%抵扣房款,第4、5年每年8%返還,第6年10%返還,第7、8年每年12%返還,第8年最后一個月按合同價150%回購。
“很多業主就是看中每年返還租金以及回購,才選擇購買涌金商業廣場商鋪。”上海業主張先生表示。
拖欠租金近千萬元/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泰興涌金商業廣場和業主簽訂的包租和回購合同分為兩種:在2008年以前購買商鋪的業主是和泰州市欣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簽訂合同,而在2009年購買商鋪的業主是與陳茂法后來成立的泰興市涌金商業廣場有限責任公司簽訂的委托租賃和回購協議,合同的擔保方為泰州市欣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上述兩份包租和回購合同都承諾業主相應的租金回報,并且在一定期限后返購。
據上海業主陳祥表示,他于2009年10月份購買了面積為45.8平方米、總價24萬元的商鋪。按照合同約定,由于前3年租金抵扣房款,所以租金應從2013年1月份開始收取,總金額1.9萬元左右。但到目前,他沒有收到一分錢租金,撥打開發商電話也沒有人接,沒有人給他一個說法。
上海業主毛女士于2009年10月份購買了D2區B樓205總面積為43.9平方米的商鋪,總金額為23萬元,從2013年1月開始收取租金。“但是開發商至今未兌現合同約定。”毛女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
與上述兩位業主不同的是,一些業主是和泰州市欣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簽訂的5年包租但沒有回購的委托租賃協議。這些業主大都拿到了2011年上半年的租金。
業主張小姐告訴記者,她于2008年9月份購買了泰興涌金商業廣場的商鋪,按照合同約定,第四年也就是2011年1月份開始收取租金。“我們是每年分兩次拿租金,在2011年上半年拿到了一萬多元,但是2011年下半年開發商就開始拖欠租金了,至今已經一年半。”
據上海業主統計,在泰興涌金商業廣場投資購買商鋪的上海業主有300多位,泰興的業主大概有600多位,截至目前開發商拖欠業主的租金將近1000萬元。
泰興市濟川街道辦服務業辦公室李主任證實了業主的說法。他介紹說,去年11月26日,有上海業主給江蘇省省長信箱寫信反映涌金商業廣場拖欠業主租金一事。
李主任透露,泰州市欣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和泰興市涌金商業廣場有限責任公司同時由陳茂法擔任法人代表和董事長,后者的注冊資金只有50萬元,現在已經虧損了3000萬元。
他介紹說,去年泰州市欣地房地產開發商有限公司拖欠農民工工資600萬元,拖欠業主租金700多萬元,去年他們曾協助該公司融資,向民間借貸1500萬元,首先還了農民工工資,余下的支付了部分業主的租金。
根據開發商與業主簽訂的 《委托租賃以及回購協議》,如果因為開發商責任逾期未支付業主租金,每逾期一日,開發商應向業主支付應付租金的千分之三違約金。“開發商拖欠我們一年多的租金了,現在開發商除了要支付我們租金之外,還要賠償我們違約金。”業主張小姐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
商鋪大面積空置/
上海業主卞先生表示,“由于拿不到租金,我就去涌金商業廣場看了一下,現在大面積商鋪都已經關門,整個商業廣場幾乎看不到人,到了晚上就和鬼城一樣。”
為了證實業主的說法,《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于2月20日前往泰興涌金商業廣場采訪,發現整個項目98%的商鋪都處于關門狀態。除了靠近馬路的商鋪開門營業之外,項目里面,一層到三層的商鋪大門都緊鎖。
“我的商鋪就在二樓,現在想上二樓去看看都不行,因為進入二樓的大門已經被鎖上了。”陪同記者一起去探訪的業主說。
“這邊人流量太少了,只能勉強維持租金和生活,有時候還要虧一些。”一家商鋪的負責人對記者表示,“以前靠近馬路的商鋪都是著名品牌衛浴以及家具產品店,但自從馬路對面的紅星美凱龍入駐之后,這些品牌企業都搬過去了。”
記者圍繞涌金商業廣場轉了一圈后發現,除了對面有紅星美凱龍之外,毗鄰的還有蘇中批發城、金漢馬國際家居廣場等大型商業廣場。這些商場商鋪幾乎全部開門營業。
“看著其他項目開得熱火朝天,而我們的商鋪卻大門緊閉,心里很不是滋味。開發商租不出去,我們的租金看來也比較困難。”業主樂先生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
多位業主表示,開發商在前期宣傳中提到的“9大亮點”,實現的沒幾個。其中承諾的新客運中心長途北站,已經在別的區域新建。“項目宣傳時說有上百家品牌強勢入駐,但是現在根本就不存在。開發商這不是虛假宣傳嗎?”業主張先生表示。
承諾租金遠高于周邊/
對于涌金商業廣場目前的情況,一位工作人員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老板好久都沒有來了,之前做的建材項目沒有做起來,所以現在沒有錢支付業主租金。”
上述工作人員證實了拖欠900多位業主租金的說法:“就我了解的情況,目前拖欠的租金大概有八九百萬,年前老板在外面籌錢,但是銀行不貸款,也沒有辦法。現在只能等到商業廣場后面的住宅項目建成,如果賣得好的話,就有錢支付業主租金。”
公司既然有錢建設住宅項目,為何沒錢支付業主租金?對此,這位工作人員解釋,住宅項目是別的開發商建設,公司只是提供了土地,只有項目銷售出去之后,才能支付土地的資金,這樣才能支付業主的租金,“但是這塊土地是商業地塊,使用年限現在只有三十幾年,所以建成之后估計不太好賣。”
事實上,涌金商業廣場的租金無法兌現,也許是一開始就已經注定的。“就我了解的情況,紅星美凱龍的租金為每年8%,但是涌金廣場承諾的第四年租金高達12%,第六年租金甚至達到16%,這個回報率遠高于周圍商鋪的水平,開發商這個承諾風險比較大。”泰興本地一位業主告訴記者。
高租金定價,使得涌金商業廣場在招租時難有優勢。《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調查發現,距離涌金商業廣場不遠的蘇中批發城租金低于涌金廣場,紅星美凱龍的租金目前和涌金商業廣場承諾的租金一致,但兩個項目的經營情況都遠遠好于涌金商業廣場。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