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2-05 01:13:53
今年以來上市夢碎的公司數量已增至16家,其中11家都來自創業板,市場各方將創業板視為“重災區”。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李智
每經記者 李智
被譽為史上最嚴厲的IPO核查,正以特有的方式展現威力。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據證監會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1月28日、30日,又有7家擬上市公司被終止審查。至此,今年以來上市夢碎的公司數量已增至16家,由于其中11家都來自創業板,因而市場各方普遍將創業板視為“重災區”。此外,目前已經處于中止審查狀態的公司,則面臨更大壓力。
創業板獨占11家
在經歷短暫的平靜之后,IPO財務核查風暴再掀“撤單潮”。根據證監會上周末公布的最新擬上市企業名單,7家企業加入了“終止審查”隊伍。
1月28日,千里馬工程機械被證監會終止審查;此后,北京瑞風、恒基光伏、京華信息、上海豐科生物、意寧液壓、浙江申達機器限公司等6家公司1月30日被終止審查,湊巧的是,上述6家公司原本都計劃登陸創業板。
業內人士認為,在被譽為史上最嚴厲IPO核財務查風暴之下,擬在創業板上市的公司儼然成為受傷重災區。從證監會今年公布的數據來看,共計有16家公司IPO申請被終止審查,其中創業板就獨占11家。另外,加上已被終止審查的北京電旗通訊和大連路明,身為京華信息保薦機構的中信建投已經損失三單,而當年正是中信建投力推*ST超日 (002506,收盤價4.61元)在A股上市。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今年1月初,創業板發行部主任馮鶴年在“在審企業2012年財務報告專項檢查工作會議”上曾明確表示,依據首發辦法,創業板IPO公司報告期內財務指標必須符合成長性要求。對此一位資深保代就稱,正是由于創業板新股業績變臉頻發,因此業績指標被監管層重點關注。由于去年經濟形勢不太理想,很多擬上市公司業績已現下滑,在目前情況下強行沖關難度很大,所以一些企業選擇主動撤回申請。
已中止審查企業壓力更大
“現在大家都覺得計劃在創業板上市的公司壓力很大,其實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已經中止審查的企業面臨著更為嚴峻的考驗”,前述資深保代表示,中止審查企業想要成功上市,難度更大。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今年以來被終止審查的16家擬上市公司中,此前已處于中止審查狀態的公司不在少數,恒基光伏、凈化信息、上海豐科、電旗通訊、深圳華北工控股、大連路明發光科技這6家公司,在被終止審查之前,就已處于中止審查狀態。
據相關人士介紹,在企業IPO過程中,分別要經歷初審、落實意見反饋、預披露以及最終過會等主要程序,就算一切,要走完所有程序往往需耗時一年以上。因此,部分企業會因業績波動、媒體不利報道等情況選擇暫停上市程序,等問題解決后再重啟申請上市流程,重啟之前就是“中止審查”。
據目前證監會財務核查的安排,要求在3月31日前提交自查報告,目前留給企業解決問題的時間有限,據證監會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滬市主板被中止審查的有贛州虔東稀土等3家公司,而創業板方面則多達14家公司,其中就包括頗受市場關注的由中信建投所保薦的深圳凱立德。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