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29 01:12:04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李聽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李聽 發自上海
繼在淘寶上實現 “三天一個億”的壽險營銷傳奇,嘗到甜頭后,昨日(1月28日),國華人壽在電商領域又有了新動作。
當天,國華人壽與中國電信天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中國電信和國華人壽均已將該項合作定位成通信金融領域合作的標桿項目。
中國電信集團政企客戶事業部總經理韓臻聰表示:“中國電信與國華人壽在金融信息化方面進行聯手,發掘不同于傳統保險產品的銷售渠道。中國電信將為國華人壽提供外服服務、移動辦公等一攬子方案,提高整體的(保險)營銷效率。在此基礎上,中國電信將和國華人壽探索一系列的聯合營銷活動。”
從目前中國壽險業的發展情況來看,面臨瓶頸主要表現在產品同質化、渠道同質化、惡性競爭、保險公司利潤差甚至虧損,核心的問題在于產品沒有競爭力和吸引力。正如行業人士所言,如果產品需要這么大的成本去推銷,客戶得到的利益也越來越少。
中國保監會人身險部精算處處長丁昶曾表示,解決上述問題的根本出路,主要在于提高投資收益率和降低公司成本。怎么降低分銷成本,對壽險業未來的發展是個關鍵的問題。國華人壽與淘寶的合作是個好的開始,節省了中間成本,降低了各項經營成本。
此前,國華人壽因在淘寶上團購保險而實現“三天一個億”的銷售神話,成為2012年底頗受業界關注的焦點公司。《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從交易成本來看,國華人壽此前在淘寶網上“賣保險”的費用支出僅為千分之二,遠低于在銀保渠道銷售躉交型產品的費用 (一般在3%以上)。
這一成本優勢,或將“移植”到其他電商領域。其實,從中國電信的業務結構來看,其不僅在信息流和資金流的管理和運用上占有優勢,而且有掌握著大型企業數據的資源優勢。行業人士分析認為,此次雙方合作“賣保險”,國華人壽不僅是借助了“翼支付”產品的技術優勢和渠道優勢,或將更進一步接觸和挖掘中國電信龐大的客戶資源。
對于中國電信來講,事實上其與中國郵政一樣,幾十年來積累了龐大的客戶資源和品牌優勢。目前,中國郵政已借助其控股子公司中郵人壽,在2012年實現145億元的保費收入,位列壽險業前十甲。中國電信,兼職“賣保險”,也獲得新的業務增長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