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新三板5年內掛牌企業將達2800家

證券日報 2013-01-17 14:40:41

標志著我國場外市場建設再進一大步,非上市公司股份轉讓從小范圍區域性市場開始走向全國性市場運作。

編者按: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16日在京揭牌,這標志著市場期待已久的“新三板”正式開啟。它標志著我國場外市場建設再進一大步,非上市公司股份轉讓從小范圍區域性市場開始走向全國性市場運作。

國家高新區、主辦券商、掛牌企業的人士普遍認為,“新三板”已逐步成為科技型非上市股份公司股權順暢流轉的平臺,創業投資與股權私募基金的聚集中心,多層次資本市場上市資源的“孵化器”和“蓄水池”,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演練場。

新三板正式誕生配套規則擇日公布

分析稱新三板對于我國資本市場的影響偏中性

■本報記者熊欣

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限公司(簡稱“股轉系統”)昨日如期在北京金融街(6.85,0.18,2.70%)進行揭牌儀式,意味著“新三板”的正式誕生。盡管揭牌儀式“一切從簡”,修訂后的“新三板”交易制度亦未同時公布,但股轉系統正式運行依然引起各界極大關注,A股市場“新三板”相關概念股走勢也有所表現。

股轉系統昨正式運行

被稱“北交所”

作為全國性場外市場的運營管理機構,新三板公司即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昨日進行揭牌儀式,宣布進入正式運行。在去年底,股轉系統曾舉行了大規模的人員招聘,在人力資源方面已不成問題。

業界對新三板及其運營機構股轉系統寄予極大的期待。這從業界將股轉系統稱為“北京證券交易所”,就可見一斑。事實上,國務院層面以及北京市方面,對于建設“北京證券交易所”相當重視。

早在去年3月份,國務院有關領導曾專門在北京考察中關村(6.00,-0.21,-3.38%)非上市公司股份轉讓試點工作,并強調大力發展場外交易市場作為推動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工作中的重要性。自此之后,“新三板”的試點擴容明顯提速,股轉系統的成立亦逐漸明確日程。

該次高規格調研,還明確了加快全國統一監管的場外交易市場建設,提升直接融資比例、滿足多元化投融資需求、加快體制制度改革及組織制度創新的中心指導思路。

在法律制度層面,場外市場加快發展沒有任何障礙。《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督管理辦法》已經于今年1月1日開始實施;在具體制度安排上,有關市場準入與退出、信息披露要求、交易交易市場最終落戶北京,也使得我國證券交易所最終形成“三足鼎立”格局: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和落戶北京的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

新三板規則擇日公布

做市商制度備受關注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股份轉讓系統的制度設計將吸取中關村代辦系統的試點經驗以及國外場外市場的實踐經驗,同時更注重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的實際及對資本市場的需求。新三板在“北交所”正式掛牌,則意味著新三板市場的交易模式正式成型與誕生。不過,由于并未公布相關規則,揭開“新三板”最終面紗仍需要等待。

比如,對于個人投資者而言,其參與新三板的“門檻”是否仍確定在300萬元以上?這個問題仍然是一個懸念。

根據《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管辦法》的實施細則,股東人數超過200人的非上市公眾公司可以向證監會申請備案。此類公司如果需要公開轉讓,將可以進入新三板掛牌。除了股東人數可以超過200人、交易制度有所創新之外,市場人士還關注“新三板”是否扮演以及如何扮演“上市準備板”的角色。

目前,在主板和創業板排隊待審的800多家企業,或將有一部分轉入全國性和區域性場外市場。這對于“新三板”的發展前景也提供了想象空間。

此外,如何提高和維持“新三板”的交易活躍度備受關注。因此,是否引入做市商制度以及何時引入,業界頗多預測。華泰證券(9.41,0.01,0.11%)的研報認為,新交易制度可能是向場內市場看齊,從目前的委托成交過渡到競價成交,引入做市商制度得在2014年之后。

據悉,隨著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的正式運營,有關擴大股份轉讓試點的工作方案也將隨之逐步落實。相關人士透露,全國股轉系統公司揭牌、業務規則調整后,還將逐步完善規則體系,包括市場期待已久的拆細交易單位、引入個人投資者、企業掛牌融資、推出做市商等制度設計有望陸續發布。

一位券商場外市場部負責人在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表示,新三板業務規則及配套細則內容主要包括個人投資者進入、企業掛牌融資、做市商制度、拆細交易單位和企業轉板機制等。融資功能不強是新三板吸引力有限的一個主要問題,但這種狀況未來有望得到改善。“過去是先掛牌,后融資;以后是掛牌和融資同時進行。”

新三板

展現“中國速度”

展望未來新三板擴容,某券商場外市場部總經理表示,預計今年一季度或有10-20家國家級高新區入圍新三板試點。一位券商行業分析師透露,目前新三板一個園區一個月掛牌4家,照此速度,按照今年總共有25家高新園區計算,12個月將新增1200家企業到新三板掛牌。

平安證券[微博]則預計,未來幾年全國大型高新科技園區將陸續納入試點范疇,預計5年內“新三板”掛牌公司將達到2800家左右,按每家市值規模4億到5億元計,“新三板”總市值將超萬億元。

轉讓系統成立后,“新三板”將由此前的試點進入常規發展階段,正式成為多層次資本市場的“正規軍”。“新三板”的擴容和轉讓系統的設立,被認為是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的重要環節。有評論稱,“新三板”的擴容發展展現出“中國速度”,折射出中國經濟“轉方式”正在加快。

浙江新湖集團董事長林俊波此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曾表示,希望在“新三板”市場設立礦業板塊,研究倫敦、加拿大、澳大利亞等發達市場礦業企業的上市標準和披露標準。她認為,礦業行業的周期長、風險高,盈利一般都在后期,而其前期恰恰需要極大的資金支持。目前A股市場對于礦業的支持力度有限。雖然礦業板塊的市值占比百分之十幾,但目前市場的規則對于礦業企業非常不利。

影響A股幾何?

專家稱“中性”

“新三板”的加快擴容,對于A股市場而言,更像一把“雙刃劍”,既分流了部分IPO壓力,也分流了部分資金。尤其是對于同樣定位在高新企業的創業板而言。

方正證券[微博](5.26,-0.06,-1.13%)宏觀策略總監王宇瓊認為,“新三板”是未來我國資本市場比較重要的發展方向,會造成市場潛在規模的外溢。從美國市場的發展歷程來看,場外市場處于資本市場“金字塔”的頂端。不過,當前我國場外市場仍處于發展初期,從初級階段的規模來看,每家企業的市值可能在幾個億左右,無論是對市場的分流作用還是對基礎設施的促進作用都不夠大。但從另一方面看,新三板的建立有助于IPO的疏導。因此,總體來看,新三板對于我國資本市場的影響偏中性。

華泰證券研報認為,在新制度和試點園區擴容雙重推力下,新三板的掛牌企業數量將激增,交易熱情亦有望激活。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將迎來重要一極,資本市場的格局也將被調整。“場外市場破局將是2013年資本市場最值得期待的大事”。

據統計,目前累計207家企業進行掛牌交易。1月8日,中關村示范區又有10家企業進入股份報價轉讓系統,并舉行了集體掛牌儀式。有分析認為,從目前A股市場形成的IPO“堰塞湖”壓力的情形來看,將有不少企業會選擇通過新三板進行融資。

責編 王迎春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A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另类亚洲色区 | 亚洲视频精品在线人 | 亚洲欧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性色AV乱码字幕无线观看 | 在线观看欧美高清福利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