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16 01:10:04
◎劉克清(亞洲聯合資本合伙人)
隨著金融體制改革進入深水區,我國亟待設立一家全國性存款保險公司與之配套。遺憾的是,此舉措竟然被忽略。
目前,我國有大小銀行逾百家,這還不包括城市和農村信用社,其中90%以上是區域性小型金融機構。為與大型銀行競爭客戶,這些小型金融機構必須提高存款利率、降低貸款利率,從而擠壓其盈利空間。盡管如此,出于安全原因,存款者可能仍然選擇大型銀行來存放他們的資金。小型銀行因存款不足,可能經營困難甚至倒閉。市場可能將只剩下約20家大中型銀行?!榜R太效應”將再次應驗。在一個缺乏競爭的銀行市場,利益受損的將是數億金融消費者。
沒有存款保險公司,當一家吸收存款的金融機構瀕臨倒閉,將出現銀行擠兌——成千上萬慌恐的客戶在同一時間爭相在銀行門口要求提取存款,而銀行吸收的存款大部分作為貸款已經發放出去,剩余的現金儲備不足以應付提款,盡管在此非常情形下,央行和其他銀行會提供現金支持,但銀行擠兌甚至可能蔓延到其他銀行,出現社會秩序的動蕩。
人們對此情此景并不陌生。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美國,就上演過這樣一出驚心動魄的大戲。僅1930至1933年就有逾9000家銀行倒閉。為恢復和保持公眾對銀行體系的信心,美國聯邦政府設立了一家獨立的政府機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1934年1月1日開始對銀行存款進行保險。效果立竿見影——1934年僅9家銀行倒閉。79年來,盡管美國數以千計的銀行關門,其中受目前金融危機波及,僅2012年就有51家小銀行破產,但沒有一位被保險的存款人哪怕損失一毛錢,更未引致社會恐慌。截至2011年底,全美共7357家接受存款的金融機構加入存款保險體系。每位存款人在每家銀行每個賬戶最多25萬美元存款得到安全保障,而且多個不同類別的賬戶存款保險金額可以累加。
設立一家全國性存款保險公司,儲戶們無須擔心在小型金融機構存款的安全性。如果一家銀行可能倒閉,存款保險公司立即作出反應,通常是將這家銀行的存款和貸款轉賣給另一家銀行。倒閉銀行的客戶自動成為接手銀行的客戶。從客戶角度看,整個轉移過程無縫對接。
這樣一家存款保險公司還有助于促進銀行系統的健康。當一家吸收存款的金融機構破產,存款保險公司可阻止其對經濟和金融系統的負面傳導影響,因為它監測金融機構的營運安全性和穩定性,以及是否滿足消費者保護法律的規定。
所有金融機構都必須為其吸納的存款購買保險。存款保險公司的資金來源為這些金融機構支付的保險費收入,及來自將這些保險費收入投資于財政部發行的國債所賺取的利息收入。2012年底,我國各金融機構吸納的存款余額94.29萬億元。如果保險費率每年平均為0.1%,2013年存款保險公司保險費收入將達943億元人民幣,而且隨著存款金額的增加而保險費收入逐年提高,足以支撐存款保險公司扮演存款安全守護者的角色。
存款保險公司應該只為金融機構吸納的存款提供保險,而不能承保通過這些金融機構購買的證券、基金及其他類似投資產品。
毋庸諱言,存款保險公司的弊端之一是它在某種程度上保護了經營管理不善的銀行,違背了市場原則,面臨道德風險。另一個反對的聲音是,存款保險公司增加了政府成本,亦即增加了納稅人的成本。但是,大多數人的共識是,銀行大面積倒閉導致金融體系的破產,代價將更高。正如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在1933年3月12日對美國人民演講所言:“畢竟,在對我們的金融體系再調整中,有一個元素比貨幣更重要、比黃金更重要,那就是人民的信心。”
“訂悅2013”—— 《每日經濟新聞》大征訂活動,訂報有禮。http://www.huan00.com/corp/2013dingyue/index.html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