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10 01:00:40
內外交困,雅芳中國不得不再做抉擇,而這次已是雅芳中國自1998年至今的15年間的第四次路線大調整。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李亞蟬 發自廣州
每經記者 李亞蟬 發自廣州
在《每日經濟新聞》報道雅芳關閉全國多地區分公司后,雅芳昨天(1月9日)向記者發來一份聲明。聲明稱,“雅芳在中國的業務主要是零售。為了發展零售業務,從2012年下半年起,雅芳中國已采取了許多有效措施,希望幫助和支持我們穩固并進一步拓展業務”。
顯然,雅芳承認已將經營重心將轉移至零售業務上。
專賣店零售模式擴軍
1998年中國打擊傳銷,傳統直銷模式在中國行不通,1998年后擔任雅芳中國區總裁的高壽康,開出了發展專賣店的“藥方”。經過幾年的發展,到最高峰時雅芳專賣店有6000多家,銷售額最高達到約24億元。
廣州一雅芳專賣店店主也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雅芳專注專賣店模式的幾年,生意還是很不錯的。
現在,在公司模式的反復徘徊中,專賣店卻痛苦不堪。“雅芳一直沒有協調好、布局好中國的模式。零售、直銷并行,兩種模式打架,混亂的價格不斷下調,影響了品牌名譽。”正略鈞策管理咨詢公司合伙人王丹青分析。
內外交困,雅芳中國不得不再做抉擇,而這次已是雅芳中國自1998年至今的15年間的第四次路線大調整。
在雅芳昨天的聲明中,雅芳明確表示 “雅芳在中國的業務主要是零售”,對此前業內的多種猜測作出答復。這意味著專賣店零售模式接下來將成為雅芳發展中國業務的主旋律。
事實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在關閉全國多個地區分公司的同時,雅芳中國已經在專賣店零售方面做起擴軍的“加法”。
“為了發展零售業務,從2012年下半年起,雅芳中國已采取了許多有效措施。”雅芳表示,“雅芳中國推出了第五代雅芳專賣店形象升級計劃,希望重新讓雅芳品牌在公眾的視線中閃亮登場;隨后,雅芳專賣店在公司官網全新上線,更多的潛在顧客可通過官網搜索找到店鋪。”
除此之外,雅芳中國投入人力與資源增設了新的零售渠道營銷組和業務拓展組。按照雅芳的計劃,零售渠道營銷組將全力參與制定加強零售的策略,確保專賣店和顧客之間的緊密連接;業務拓展組將負責加快專賣店的地域擴張,升級店鋪銷售模式并提供管理技能和業務操作指引。
直銷團隊總經理直轄
對于雅芳地區分公司人士 “裁員”的說法,雅芳方面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其實在如今全球經濟環境變幻莫測的情況下,任何企業都可能需要根據不斷變化的經營環境和業務需求進行及時調整,雅芳也不例外。但雅芳中國并未裁員。”
王丹青認為,零售店不需要那么多公司人員,這可能是雅芳關閉地方分公司的原因。
不過,作為以直銷發家的企業,雅芳是否能夠就此完全割舍為其在全球創造業績的直銷模式?
王丹青認為,由于雅芳在全球以直銷見長,而且該模式當年也幫助其迅速占領中國市場,因此僅從感情上說讓雅芳完全拋棄直銷模式也比較困難。
而從直銷模式來看,盡管雅芳在中國受苦直銷和專賣店交替、并行痼疾,但直銷模式在中國目前卻不乏成功案例。
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高博軒認為,國內直銷行業仍未進入高速發展的階段,這與直銷業當前社會認可度不足、政策抑制以及非法傳銷的負面影響相關。盡管當前直銷業在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地區有了較大的發展,但受制于上述因素直銷業發展仍然受困。未來若居民對直銷業的逐漸認清,行業將會迎來發展的高速期。
對此,雅芳表示,雅芳擁有豐富成熟的直銷經驗。雅芳中國將一如既往地致力于在這一充滿巨大潛力市場的長遠發展。
據透露,在注力專賣店零售的同時,雅芳將設立一個由總經理直接管轄的專屬直銷團隊,詳細分析和研究最適合雅芳直銷業務在中國市場的長遠發展策略和最佳機遇。
“訂悅2013”—— 《每日經濟新聞》大征訂活動,訂報有禮。http://www.huan00.com/corp/2013dingyue/index.html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