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銀行

每經網首頁 > 銀行 > 正文

央行逆回購連續操作88期 成貨幣市場定海神針

證券時報 2012-12-26 11:20:03

從今年端午節后開始發力,截至昨日央行逆回購已連續操作88期,總量達到54390億元,期限包括7天至28天4個品種,利率區間為3.30%至4.20%。

從今年端午節后開始發力,截至昨日央行逆回購已連續操作88期,總量達到54390億元,期限包括7天至28天4個品種,利率區間為3.30%至4.20%。對此,多位銀行間市場交易員對證券時報記者稱,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以來市場資金面更加穩定,機構預期也趨于正面,央行逆回購可謂是功不可沒。

昨日,央行縮減了往常每周二的7天期限逆回購,僅實施了28天期操作,規模為1100億元。據計算,如果發行7天逆回購,到期日將為明年1月1日恰逢元旦;而改為14天期操作的話,又容易給市場釋放多余的信息,不利于年末市場資金面的穩定。

某外資銀行債券交易員表示,去年這時候的7天回購利率到了5.6%,而現在1個月利率也就是4.8%左右,央行逆回購操作算是比較成功,避免了很多不確定性因素。

中國建設銀行高級研究員趙慶明[微博]認為,逆回購操作期限較短,在銀行間市場以外的市場關注度不高,既低調效果也不錯。建議央行可以繼續采用這一手段,在節日等特殊時期尤其可以發揮穩定市場預期的作用。

記者發現,逆回購作為央行向商業銀行“批發”資金的價格,對貨幣、債券二級市場都具有較強的指導意義,正在逐漸成為一種準基準利率。以7天期逆回購利率為例,除了7月3日首期時高達3.95%外,其余9成左右時間都維穩在3.35%的水平。與之對應的銀行間同業資金回購利率,基本都圍繞這一水平上下波動,且多數時間低于此。

一家城商行貨幣交易員告訴證券時報記者,市場預期平穩了,“囤錢”行為也明顯減少,出錢、借錢機構的頭寸都較為平衡。逆回購的成本不高,在二級市場囤積過多資金也沒意義。

央行行長周小川在11月時曾公開表示,從貨幣供應量和市場流動性調節來講,逆回購是一個比較靈活而且操作期限比較短的工具,最近這一段時間用得比較多。存款準備金率的調整,靈活性則稍微差一些。

由于2013年整個第一季度的央票到期資金量為零,多年來未曾出現。對此業內人士分析稱,在逆回購操作的同時,央行也有望根據實際需要下調一次準備金率。但不管怎樣,單純的準備金率對銀行或者對其他市場的影響力正在減弱,多種方式一起使用更為上乘。

 

責編 牟小琴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久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三级在线网站 | 亚洲热情在线地址 | 免费国产精品自产拍 | 亚洲动漫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香蕉伊蕉伊中文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