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15 00:57:51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朱秀偉 韓海龍
每經記者 朱秀偉 韓海龍
原本是“三九寒冬”搖身一變成為“酷暑三伏”,A股的“氣候”在最近兩周經歷了驚天巨變。
本周五(12月14日),上證指數一舉創出2009年10月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而在最近兩周上證指數已經錄得整整200點的上漲。
意外的是,上漲的“先頭部隊”是一直不被看好的銀行股。銀行股的“春天”來了嗎,到底誰在買銀行股?在市場突破后,又是否意味著反轉來臨?此前被套的投資者是否該乘機減倉?踏空投資者又應該如何操作?本周《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邀請了龍騰資產董事長吳險峰、海潤達資產總裁仇天鏑、挺浩投資總經理康浩平、太和投資總監王亮等私募人士一一解答上述疑問。
市場反轉思路顯現
NBD:A股顯現連續兩周的上漲態勢,期間更是有兩根放量大陽線,近日市場傳出春節前大盤站上2400點的聲音,你對目前的市場做出怎樣的判斷?
吳險峰:市場顯現出來的信號是反轉,我們從基本面還有資金面都能找一些支持。現在經濟回穩比較明顯,資金面方面管理層也頻頻提到管理影子銀行,如果能夠能把信托業務有效控制,對社會尋找資金有較大幫助。現在不是沒有資金,而是被理財、信托弄走了,導致社會資金在周轉中空耗,沒有進入更需要資金的實體經濟和資本市場。
康浩平:能不能到2400點其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市場里面大部分的股票便宜了就應該漲。
仇天鏑:其實市場早就突破了,周五是強化走勢,我獲悉了幾個利好傳聞,可以供大家參考一下:第一,市場預計將有降低流通成本的議題,降印花稅和交易費;第二,預計明年重新執行寬松貨幣政策;第三,刺激經濟計劃,4萬億元投資2.0版將現。
王亮:對于市場,我還是持續看好,沒有改變。
海外資金做多銀行股
NBD:銀行股的這波上揚引人遐想,而從近三年的銀行股走勢來看,目前與2010年的秋季盛宴略有相似,這是否代表藍籌股又一春的到來?
吳險峰:如果資金多的話,肯定有可能,目前銀行股的估值還是低,基本是5、6倍的市盈率,而且目前風險偏好有所提高,未來銀行股的市盈率到10倍左右都是有可能的。后續如果資金充足,銀行股的這種強勢肯定也會擴展向其他的藍籌股。但是我們需要注意,中國整個經濟仍處于結構調整中,我們還是不看好產能過剩的行業,更看好與政策相關的城鎮化概念股的代表,如物流等新型服務業,這里面有的個股估值同樣很低。
康浩平:銀行股才剛剛開始,最近QFII明顯就是在做這些股票,之前銀行股只有3、4倍的市盈率,海外資金在香港買完,然后再來A股,其他周期的、超跌的股票都存在系統性的機會,真正的收益都是在剛開始的階段,沒幾天就漲上去了,就是因為跌得太狠了,銀行股為什么5倍市盈率就不能繼續上漲呢?如果銀行股未來業績增長怎么辦呢?
仇天鏑:銀行股的后續不能僅限于盤面,要看經濟數據是否持續好轉,股市升跌受到經濟面變化、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技術反彈、估值修復等多重因素影響。
王亮:就短期趨勢而言,銀行股的上漲更加重要的因素是基金倉位。根據我們近期與買方的廣泛交流,我們認為此輪上漲的推動力量并不是來自于公募基金。我們估計公募基金的主動型持倉 (剔除指數型基金)比例僅為5%左右,較6月末2%~3%并未顯著上升。因此,我們判斷在上述催化因素不斷兌現的環境下,銀行仍將保持上漲趨勢,而海外資金一直看好A股市場的銀行股。
思維急需“熊轉牛”
NBD:從量能以及近期的消息來看,資金進場規模開始擴大,是否到了改變熊市思維的時候?
吳險峰:至少我相信,一段時間已經顯現出熊轉牛的趨勢,思維確實需要改變。
康浩平:思維肯定要轉變的,我們早就滿倉,今天一天我們的組合就上漲了6.48%,買到了很多漲停板,市場反轉以后的這種上漲速度會是很快。
王亮:必須改變熊市思維,因為明年一季度上漲行情已經提前 “搶跑”。主要的邏輯在于,在市場一致高度看好一季度行情的情形下,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帶來的改革預期以及“十八大”后IPO反常停發彰顯管理層對市場的呵護取向,是引發一季度上漲行情提前“搶跑”的最主要誘因。
低估值、城鎮化藏大機會
NBD:目前市場中的主線究竟是什么,城鎮化、超跌、農業、環保還是其他的?
吳險峰:這些都是近期的熱點,但是我覺得主線就是圍繞經濟復蘇,經濟復蘇則是以城鎮化為基礎。這是一個很廣義的概念,不是簡單的基礎建設,后續的服務業也跟上,包括物流等,為什么大家不愿意住在偏遠的地方,就是交通、服務跟不上,城鎮化未來會演變出不同的熱點。
康浩平:我們在1948點的時候進行了大量選股,有三個簡單的指標:一是120天內跌幅最大的,二是近期創歷史新低的,三是最近成交放量的。我們按照這些指標進行篩選,這個就是量化選股。
王亮:市場的主線是超跌加業績,最主要是業績拐點:往前看經濟增速反彈將確定性引發企業盈利增速恢復性反彈,年初前后宏觀政策預期大概率偏樂觀、流動性進入季節性的旺季、微觀上大部分公司公布全年計劃有利“編故事”等,支持估值向上修復,即業績與估值“小共振”為本輪行情上漲的主要推動力。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引遐想
NBD: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近期市場的一大看點,對此有著怎樣的憧憬和看法?
吳險峰:我覺得近期市場為什么風險偏好提升,一個是對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比較有信心,作風比較務實,還有一個大的背景就是全球的流動性很充分。有錢、有信心、有故事,市場就會上漲,錢是基礎,故事是方向,信心則是大家愿不愿買股票。
康浩平:事實上,近期市場已經顯現出來,方向已經明朗了,就是城鎮化,不過肯定不會太細。
王亮: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主線還是農業和海洋經濟,尤其是海洋經濟,這一方面市場反映的預期還不多,值得期待。
機會來源于低價
NBD:目前這種市場行情下,投資者做出怎樣的操作更為合理?
吳險峰:之前也說過可以在2000點附近逐步加倉,過去都是重倉去做,現在更是可以,目前則可以多做一些中線,當然也和股票的選擇有關系,符合“城鎮化”這個故事大背景的股票機會要多一些。
康浩平:現在只要是便宜的就可以參與了。
王亮:從安全角度講,每次大漲都應該是賣股票的時候,要想徹底買夠某個好股票,肯定是要在暴跌的時候,但這次行情有點逼空,把不少本來等待的資金也吸引進來了,不少人徹底改變熊市思維,打算真正進場,這也造成現在買不到大便宜貨的尷尬。
“訂悅2013”—— 《每日經濟新聞》大征訂活動,訂報有禮。http://www.huan00.com/corp/2013dingyue/index.html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