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27 01:05:18
隨著“平深整合“的順利完成,越來越多的投資目光開始投向正步入發展快車道的平安銀行(000001,SZ)。如何在快速發展的同時,切實保障投資者的權益,成為投資者最關心的問題之一。
對此,平安銀行方面表示,將繼續依托“綜合金融”優勢,鞏固三大戰略核心業務,加強風險控制,通過分紅規劃和完備的保障體系,在確保資本充足率滿足監管法規的前提下,使投資者能夠分享銀行每一階段業績增長的成果。
“綜合金融”縱深發展
10月10日,平安銀行的臨時股東大會高票通過了關于選舉孫建一、邵平為第八屆董事會董事的議案。
在當天的臨時股東大會上,即將擔任平安銀行董事長的孫建一就曾對銀行未來戰略進行表態:“新管理層到任后,將根據平安銀行的發展戰略,在綜合金融上構建出有別于同業的發展模式,以實現超越市場的發展速度?!?/p>
事實上,平安銀行今年7月完成兩行整合以后,就已宣布邁向快速發展之路,一方面是業務戰略強力推進,另一方面則是大力開設新的分支機構。然而,平安銀行的“綜合金融”夢想顯然并不止于此。
目前,依托平安集團的廣闊平臺,平安銀行“綜合金融”戰略正向更深層次推進。例如,平安銀行日前全新推出的客戶權益體系,不僅包含費率優免、專業理財資訊等服務在內的基礎權益,還囊括高額保障、健康關愛、車行天下等服務的特色增值權益以及 “邀約式客戶回饋活動”三大板塊。該體系在保證客戶享受銀行基礎服務的同時,更附贈了額外的高額保險福利,被看成是充分利用“綜合金融”優勢的業務模式創新。
同時,新體系還打通了借記卡、信用卡權益體系,標志著兩行的客戶信息已實行統一管理。此外,有消息稱,平安銀行的私人銀行業務也正在醞釀之中,它的有力支撐則來自于對平安信托私人財富管理部門的劃轉。毫無疑問,借力集團層面的“綜合金融”,將成為平安銀行提速發展最重要的王牌。
目前,平安銀行擁有5100萬零售客戶、200萬公司客戶以及3500萬個分銷網點,其60%的信用卡業務客戶直接來自平安集團旗下壽險渠道。孫建一認為,“平安銀行現有的規模僅能共享集團15%的客戶資源,但是整體合并完成后,現在保險客戶資源的利用率有望提升至80%。”
業界人士表示,依托平安集團國際領先的一站式金融服務平臺,平安銀行不但能更快地獲取優質的客戶,更能為客戶提供獨一無二的組合性金融產品,這將成為平安銀行零售業務的核心競爭力和領先業界的制勝法寶。
回饋投資者
平安銀行的業務擴張和提速發展,也讓投資者獲得了實際收益。該行2012年半年度權益分派已在10月中旬順利完成。按照此輪分配方案,平安銀行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1元人民幣現金,合計分紅5.12億元。
平安銀行方面表示,秉持“創造價值、回饋社會”的社會責任理念,該行兼顧股東、存款人和其他利益相關者利益,始終以對股東負責、實現股東資產增值和穩定回報為重要使命。
受限于銀行資本充足水平,雖然銀行過去三年連續盈利,但為滿足監管要求的資本充足率,平安銀行未實施現金分紅。隨著公司的成長和發展,平安銀行將給股東合理的投資回報,為股東提供分享經濟和公司增長成果的機會。
目前,平安銀行董事會已制定《未來三年 (2012~2014年)股東回報規劃》。按此規劃,平安銀行每年以現金方式分配的利潤在當年實現的可分配利潤的10%至30%之間。股利的分配方案可以采取現金、股票或者現金與股票相結合的方式。
切實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隨著今年以來證監會切實加大對內幕交易的打擊力度,“內幕交易”逐漸走入公眾投資者的視野,成為市場各方關注的焦點。在現有管控模式下,平安銀行如何有效防控 “內幕交易”事件,切實保障投資者利益呢?
平安銀行方面表示,該行目前已經通過不斷健全信息披露體系,不斷提升信息披露工作水平,有效防控內幕交易,完善公司治理。該套體系也已逐漸獲得監管機構和廣大投資者的認可和好評。
據了解,兩行整合前的深圳發展銀行,就早已制定并實施了《深圳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披露事務管理制度》,強調了信息披露的責任人,明確了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信息披露義務。
在兩行合并階段,平安銀行按照公允的市場價格進行交易、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及規范性文件履行決策程序,嚴格遵循公平信息披露的原則,切實依法踐行了信息披露義務。同時,公司還制定了 《內幕信息及知情人管理制度》,嚴格控制內幕信息知情人員范圍?!秲饶恍畔⒓爸槿斯芾碇贫取返膶嵤┎粌H規范了外部信息使用人范圍,更確保了信息披露的規范性,為信息披露奠定了良好的制度保障。
目前,按照中國證監會、中國銀監會、證券交易所等多家監管部門關于信息披露的有關要求,銀行信息披露事務由董事會秘書處、證券事務部聯合負責。
作為投資者溝通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平安銀行的信息披露體系目前運作正常,保障著平安銀行能夠及時、準確地向投資者傳遞銀行有關信息,有效促進了銀行內部的規范運作。(王文/文)
“訂悅2013”—— 《每日經濟新聞》大征訂活動,訂報有禮。http://www.huan00.com/corp/2013dingyue/index.html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