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10 01:18:22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楊可瞻
每經記者 楊可瞻
總部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庫比提諾市的蘋果公司,正面臨一場空前的危機。
近一段時期,果粉們紛紛抱怨蘋果的新產品缺乏創意,不再令人眼前一亮;公司股價也從創紀錄的700美元上方的水平大幅回撤超過20%,漸漸進入熊市;而對于蘋果產業鏈上的一部分供應商來說,似乎也已然嗅到了一絲躁動。
股價跌幅觸及熊市標準
9月21日,蘋果股價在盤中攀至705.07美元的歷史新高后,收盤最終被釘在了700美元。但當時卻很少有人會意識到,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股價重返700美元上方將步履蹣跚。
這種針對蘋果的狂熱,一度曾蔓延在華爾街的各個角落。比如在見頂前幾天,美國投行PiperJaffray的分析師吉恩·蒙斯特就大力贊揚iPhone5,并比喻稱“從產品質量以及設計方面來說,如果iPhone5是一塊勞力士手表,那么其他智能手機就是廉價的天美時(Timex)手表。然而售價表明,你現在可以花與購買天美時手表相同的價錢來獲得一塊更加優秀的勞力士手表。”
彭博社的數據顯示,大約62個跟蹤蘋果的研究機構給出的平均目標價為763.63美元 (12個月),其中,TopekaCapitalMarket給出的1111美元目標價最高,Jefferies和PiperJaffray給出的價格也都達到了900美元,而ACIResearch是唯一建議賣空的機構,其目標價僅有270美元。但不容忽視的是,給出該評級的分析師在彭博綜合排名中位列第6名。
如今,人們必須要面對一個酸楚的現實,即蘋果股價可能已經邁入熊市。截至本周四收盤,蘋果自9月21日以來的累計跌幅達到23%,至537.75美元,已觸及20%的熊市標準。但同期,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僅下跌8%。而在過去1個月中,蘋果下跌接近16%,在其競爭對手中,跌幅超過它的只有HTC(-25%),此外宏碁與它的跌幅相仿。
市場憂心蘋果份額下滑
圍繞蘋果業績放緩的擔憂成為人們拋售蘋果的理由之一。資料顯示,在截至9月底的第四財季,蘋果營業收入為359.66億美元,同比增長27%,環比增長2.7%。但攤薄每股收益僅為8.67美元,不及分析師預期的8.75美元。另外,蘋果當季共售出1400萬部iPad,同比增長26%,但低于分析師最近下調后的1500萬臺的預期。需要警惕的是,自2010年二季度以來,蘋果有5個季度的凈利潤環比下滑,其中有3次都發生在今年。
這顯然不是一個好跡象, 特別考慮到部分產品的營業收入集體放緩就更是如此。比如在第四財季,蘋果的龍頭產品iPad收入為75.1億美元,環比下滑18%。另外,傳統的音樂播放產品iPod收入環比下滑了23%。雖然這種情況在歷史上也發生過,但投資者仍然恐懼蘋果的高速增長期將告一段落,并進一步拖累“高聳云端”的股價。數據顯示,2003年~2012年,蘋果無論是營業收入還是凈利潤,都實現了連續9年增長。
這種擔憂的深層次原因在于,后喬布斯時代的蘋果正在平板電腦等市場上面臨一群虎視眈眈的競爭對手,比如微軟發布了對抗iPad的10.6英寸Surface。在尺寸更小的平板市場上,谷歌發布了7英寸NEXUS7(200美元),亞馬遜則計劃銷售7英寸的新Kindle(160美元),兩者定價均低于iPadMini的起步價329美元。在智能手機市場上,諾基亞、谷歌欲以超低價推高端手機挑戰蘋果,比如兩年合約版的諾基亞旗艦機型Lumia920起始售價為99.99美元,不到同樣是合約機型的iPhone5價格的一半。
事實上,蘋果仍然保持著不俗的銷售業績。據外電報道,在iPadMini和iPad4上市的前三天時間里,該公司售出了創紀錄的300萬臺iPad,是今年3月份WiFi版第三代iPad首發銷量的兩倍。盡管如此,這依然無法阻擋蘋果在平板市場上的份額出現萎縮。據市場研究公司IDC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蘋果在平板電腦市場上所占份額已下降至50%,而對手三星所占份額則增長一倍以上,至18.4%。
供應商股價遭受拖累
市場的另一大噩夢在于,一旦投資者瘋狂拋售蘋果,很可能會牽連其供應商。
彭博社數據顯示,若按從蘋果所獲收入占自身收入的比重計算,最大的供應商是凌云半導體(CirrusLogic),其收入比例為59%,關系值
(關系中涉及金額調整為季節等同值)為1.53億美元。據巴克萊報告,該公司為蘋果供應音效晶片,包括音效編解碼晶片和消噪與回音的低耗電DSP晶片。然而,盡管在截至9月底的第二財季,凌云凈利潤同比暴增215%,但市場卻并不買賬。在過去1個月內,該股累計跌幅18%,遠超同期標普500指數的跌幅(-5%)。
遇到類似麻煩的還包括蘋果第二大供應商 (按收入比例)的GLUMOBILE。該公司從蘋果所獲收入占總收入的37.6%,關系值為810萬美元。GLU是蘋果的手機游戲供應商,排名前十,旗下產品包括《永恒戰士2》、《火線指令》等。但在過去1個月內,其股價下跌超過45%。與凌云半導體類似的是,人們并不能從公司的業績上找到更多瑕疵。在截至9月末的第三財季,GLU凈虧損356萬美元,較去年同期凈虧616萬美元有所收窄。
如果以關系值衡量,蘋果最大的5個供應商依次為鴻海精密(100億美元)、和碩聯合科技(Pegatron)(12.6億美元)、捷普科技(JabilCircuit)(5.6億美元)、偉創力(Flextronics)(4.9億美元)和三星電子(4.85億美元)。據了解,鴻海精密是富士康科技集團旗下的主要上市資產,是蘋果iPhone的組裝基地。相比之下,和碩聯合科技則是iPhone4S及新iPad的代工廠商。好消息是,在過去1個月內,這5家公司股價的最大跌幅都不超過2%。
蘋果熱或隨業績放緩降溫
但事實卻足夠引起人們的重視。在蘋果184家供應商中,有多達120家公司在過去1個月內股價走低,跌幅超過20%的有15家,其中日本存儲器生產商爾必達(ElpidaMemory)在過去1個月內暴跌99.7%。表現最好的公司包括芯片商AppliedMicro,漲幅達到40%,另外比亞迪股份(1211,HK)的累計漲幅也達到37%。據統計,上述184家公司近1個月的平均跌幅為5%,3個月跌幅為4%。
這些供應商所獲得的收入中,有51.4%都來自iPhone,20.7%來自iPad,剩下15%來自Macintosh系列電腦,3.6%來自iPod。可以預見的是,由于iPod營業收入連續兩年下滑,Macintosh中的臺式電腦在最新財年收入下滑,那些主要為這兩類產品供貨的公司仍將面臨不確定性。相比之下,考慮到iPhone、iPad和Macintosh筆記本電腦的收入仍保持強勁增長,其對應依賴度較大的供應商,仍有希望交出漂亮的財報。
一個有力的佐證是,蘋果所有供應商的EPS一年的增長率平均為254%,遠超過蘋果的22.9%。但另一方面,這些公司的平均市盈率達到32倍,遠超蘋果的12倍和標普500指數的13.9倍,表明蘋果熱可能隨著業績持續放緩而降溫。
股價仍面臨高度不確定性
現在,投資者需要時刻防備蘋果可能成為下一個諾基亞,或者任何一類被證明是泡沫的易碎品。
11月8日,享有“債券之王”的雙線資本(DoubleLineCapital)首席執行官杰夫·剛德拉克表示,“在我看來,蘋果是一只被過度信任的股票。它只不過是這樣的一種事物:無論你走到哪里,總會有人為之著迷。現在看起來的感覺是,我每參加一次會議,所有人都會拿著它的產品;而正如我以前說過很多次的那樣,蘋果的產品創新者已不復存在。”
剛德拉克進一步闡述說,他一直在做空蘋果,這種做空交易也對也錯,因為蘋果股價先是下跌,隨后有所回彈,而現在又再次呈現出跌勢。蘋果股價將繼續下滑的一個主要原因在于,這家公司最好的產品是以往的產品。而已故蘋果聯合創始人喬布斯是個創新天才。在他看來,蘋果股價明年將進一步下跌25%,至425美元。
與此相反的是,華爾街仍不乏看多的聲音。比如高盛就認為現在正是買入蘋果的好時候,預計見底后會有大的反彈。最近公司股價之所以下跌,與iPhone5供應不足有直接關系。另外,美國投資公司奧本海默則建議客戶,最近一段時間蘋果股票遭遇的大規模拋售表明其股票被超賣,并建議投資者可以在這一價格水平買入。
一個可衡量的指標是市盈率。彭博的分析認為,目前蘋果市盈率為12.17倍,創下了3年來新低。其歷史最低值為8.29倍,時間是1995年3月。有意思的是,蘋果最近12個月銷售增速(季)為44%,仍處于歷史較高水平。在過去20年內,銷售增速最快曾達到75%,時間是2011年二季度。
盡管蘋果看上去并不真正昂貴,但其股價的不確定性依然不容忽視。比如《紐約時報》就指出,iPadMini低利潤率等問題,以及奧巴馬提高資本收益稅率的提議都將施壓于蘋果股價。而《福布斯》雜志則直言蘋果已不再偉大,已淪落為“還不錯”。在某些領域,蘋果的主要競爭對手谷歌似乎已遙遙領先。如果蘋果能夠完善他們的地圖服務,也許它對于前面道路上的情況會觀察得更清楚。
“訂悅2013”—— 《每日經濟新聞》大征訂活動,訂報有禮。http://www.huan00.com/corp/2013dingyue/index.html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