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2012-10-24 23:39:53
雖然24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3081,連續第四日小幅下跌,但即期匯率和中間價走勢背離的態勢還在持續。
數據顯示,24日即期市場上,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繼續高開,并一直在6.250上下小幅波動,最終收盤于6.2480的匯改以來最高水平。
近期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出現持續走高的趨勢。23日,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收報6.2480,創2005年匯改以來新高。
究其原因,從國際市場環境看,美國于9月中旬推出第三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QE3)后,美元對很多主要貨幣的匯率下行,為人民幣對美元雙邊名義匯率升值打開一定空間。
更為重要的一個影響因素是近期國際政經動向。尤其是美國大選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有關人民幣匯率低估的言論不斷,羅姆尼更揚言一旦當選將立即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在這種情況下,人民幣對美元出現一定程度的升值或將能夠避免人民幣成為美國大選之戰的攻擊目標。
從國內因素看,近期中國貿易順差回升顯著,經濟企穩回升的預期有所上升,也推動了人民幣匯率的走高。
根據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9月中國出口同比增長9.9%,單月出口規模創歷史新高。前三季度,中國貿易順差累計為1483.1億美元,相較于去年同期1000多億美元的順差額,有較大幅度增長。
金融專家趙慶明認為,從年中到現在,中國貿易順差不斷擴大。不出意外的話,今年中國貿易順差將突破2000億美元。貿易順差的擴大,無疑會增加外匯市場的美元供應,推高人民幣匯率。
盡管三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7.4%,連續第七個季度出現增速下滑,但環比增速回升,同時,9月份出口增速大幅反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連續四個月回落后首度回升,投資、消費等經濟指標均出現好轉,顯示中國經濟正由緩中趨穩向筑底企穩轉變。
招商銀行金融市場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認為,由于此前人民幣存在貶值預期,導致企業和居民持有大量外幣而不結匯,造成外匯占款顯著萎縮,也促使多家銀行下調外幣存款利率。但經過一段時間后,市場發現人民幣并未出現更進一步的貶值,因此在國慶前后,結匯客盤不斷涌出,而銀行不愿在國慶長假前持有美元的拋美元行為,則加劇了客盤的涌出。結匯盤的加大,增加了市場上美元的拋壓,促使人民幣匯價走高。
在全球流動性再趨泛濫的大背景下,人民幣不斷升值再度吸引國際短期資本涌入中國。數據顯示,9月份的金融機構外匯占款在7月、8月連續兩月負增長后的首次正增長,且月增長規模達1306.79億元,創出今年以來月度次高。
“不過從境內以及離岸市場對人民幣升值預期均再次出現回落來看,對于中國未來經濟的擔憂仍存以及資本流出的壓力仍在,人民幣匯率大幅升值的概率并不高。”招商證券宏觀研究主管謝亞軒指出。
劉東亮也認為,在經濟尚未明確見底,外貿剛剛隱現好轉端倪之際,人民幣并不具備可觀的升值空間,近期的迅猛升勢難以持續。
國際清算銀行(BIS)最新公布數據稱,2012年9月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指數為107.57,較8月環比續跌0.68%,為2011年11月來最低水準。而從遠期市場看,人民幣仍然存在貶值預期。
國家開發銀行研究院副院長曹紅輝說,近期中國經濟的積極因素正在逐步積累,經濟企穩回升以及外貿穩定增長的態勢有望實現。但歐美債務危機短期內難以結束,中國出口大幅增長的趨勢從中長期看難以維持,人民幣不具備大幅升值或大幅貶值的基礎。
中金公司在最新發布的報告中指出,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短期在風險偏好回升的推動下將維持強勢,但中長期面臨中國私人部門增加外匯資產配置帶來的資金流出壓力,人民幣對美元進一步升值的空間有限。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張明認為,今年4季度與2013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可能呈現出波動幅度加大,但總體上振蕩中小幅升值的局面。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年均升值幅度可能在2%上下。
“QE3對人民幣走勢的影響會持續一段時間還是短期內會消除仍然存在爭議。當前人民幣出現大幅升值或大幅貶值的可能性都比較小,預計人民幣匯率的波動性會進一步增大,今年將出現震蕩中小幅升值的態勢。”張明說。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宗良認為,目前人民幣匯率已經接近了一個均衡的水平,總體來講,未來的變動幅度會很小。未來人民幣匯率的趨勢可能保持一個基本穩定、有所升值、雙向波動的大致趨勢。
“人民幣匯率不光是一個經濟問題、金融問題,還和政治因素有關聯。判斷人民幣匯率未來趨勢,在以國內因素為主導的情況下,還得綜合考慮外匯供求關系等各種各樣的因素。”宗良說。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