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評論

每經網首頁 > 評論 > 正文

保護投資者利益才是市場存續的根本

2012-10-20 00:57:18

一個漠視投資者利益的市場,投資者必將逐漸遠離;只有厚待投資者,把投資者權益放在首位,才能樹立起投資者對市場的信心。

每經編輯 熊錦秋    

一個漠視投資者利益的市場,投資者必將逐漸遠離;只有厚待投資者,把投資者權益放在首位,才能樹立起投資者對市場的信心。

上市公司應該充分尊重和維護投資者利益。無論是大股東,還是小股東,都是企業的“主人”。上市公司最能在市場樹立好的口碑的做法,無疑就是為股東創造最大價值,同時讓這些價值為股東所分享。為此,上市公司主要應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完善公司治理,建立健全經營管理者的約束激勵機制,讓公司人盡其才、人盡其用,充分發揮公司高管員工各方面潛能,創造更多財富。其次,要加強與投資者關系的管理。上市公司要建立與投資者準確、及時和清晰的雙向溝通機制,充分保障投資者知情權。若上市公司遭到不實利空傳言,更要及時予以澄清。第三,上市公司應主動厚報投資者。在不影響公司持續發展的前提下,上市公司要盡可能提高現金分紅比例。

從監管者層面來講,更要把保護投資者利益作為重中之重。要嚴厲打擊上市公司向大股東、高管輸送利益行為,對其中責任主體要嚴格追責,當然,為此也需完善有關法規制度。另外,要建立約束性較強的強制分紅制度,當前A股市場還沒有發展到可以由上市公司自定分紅方案的階段,否則多數上市公司可能會“一毛不拔”。

為保障中小股東權益,證監會曾提出要加大對中小股東權利的司法救濟,以司法的力量防止大股東濫用公司控制權。另外,今年年初,證監會投資者保護局成立,其主要職責包括研究投資者投訴受理制度、推動建立完善投資者受侵害權益依法救濟的制度等八大職責。筆者認為,普通投資者在市場處于弱勢地位,僅靠自身維權或給予司法救濟,其權益仍難得到有效保護。筆者建議,應賦予證監會投資者保護局對違法違規者提起民事公訴的權力,讓握有公權力的證監會去直接應付市場中的強勢利益主體,代受害人尋求賠償,追回不法者的不當得利,如此才能扭轉目前違法者與受害者之間的不平等地位。

從投資者角度而言,也應加強自我保護。對于一些持續大比例現金分紅厚報投資者的上市公司,可以買入捧場,反之,對于一些業績看似靚麗但一毛不拔或業績平平甚至虧損的公司,最好遠離。而且投資者不能抱著投機目的,要理性投資。

“訂悅2013”—— 《每日經濟新聞》大征訂活動,訂報有禮。http://www.huan00.com/corp/2013dingyue/index.html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宅女的午夜福利视频 | 亚洲人成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综合在线天堂 | 日本免费人成视频播放120秒 | 页面升级亚洲综合久久 | 日本在线a综合免费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