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評論

每經網首頁 > 評論 > 正文

“封殺”華為中興 冷戰思維與貿易保護主義的聯姻

2012-10-10 01:06:08

美國國會對華為和中興的“定調”很無端,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是冷戰思維與貿易保護主義的聯姻產物。

白明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

近些年來,隨著中國成為世界上的貿易大國,美國頻繁找中國企業的茬兒,針對中國企業設置的反傾銷、反補貼、特保等貿易壁壘越來越多。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美國又開始熱衷于“再工業化”,對中國企業的“找茬”又更多向技術壁壘、綠色壁壘、碳排放等隱性措施發展。如今新一輪美國總統大選在即,自然又會拿中國說事兒。

10月8日,美國國會眾議院情報委員會公布的一份報告認為,美國應該以懷疑的目光審查中國電信公司在美電信市場的持續滲透,不管是政府還是私營部門,都不應該和華為、中興合作。不難看出,在推行貿易保護主義方面,這一次,美國感到貿易保護主義“工具箱”不夠用,于是借助于曾經用過的冷戰思維,直接對中國發難,甚至連“隱性”都省了。

眾所周知,華為和中興在“做大”方面已經被全世界公認,在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不過,如果沒有在美國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無論是華為還是中興,都很難稱之為 “做強”。遺憾的是,由于美國方面不斷設置障礙,迄今為止,華為和中興都還沒有機會在美國市場上放開手腳真正表現一番。

山姆大叔又一次出手“封殺”華為和中興,意欲何在?上述報告認為,美政府應避免使用這兩家公司設備,美國企業也應尋找可替代供應商。難道今天的華為和中興已經強大到讓美國懼怕?事實肯定不是這樣。

應當看到,盡管華為和中興的業務近些年發展很快,但與美國的同行業企業相比,都處于提升競爭優勢過程中,并不能稱擁有絕對的競爭優勢。不過,美國看重的是動態發展。也許華為和中興今天不足以構成競爭優勢,但并不代表未來就不會超越。與其等這兩家通訊設備制造商“做強”后再封殺,不如現在就阻擋于美國市場之外。

從表面上看,美國將冷戰思維植入貿易保護主義的理由冠冕堂皇。以安全為由,似乎合理。不過,華為方面表示,“我們相信我們一直只是被深深地誤解。”中興方面則表示,“對于這個結果,我們并不意外。”現在看來,美國此番卻傲慢得很,對華為和中興的解釋不屑一顧,甚至連“反駁”的語言都沒有發出。因此,現在看來,美國的出發點就是要阻擋中國企業進入美國市場,美國國會對華為和中興的“定調”很無端,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是冷戰思維與貿易保護主義的聯姻產物。

近些年來,美國口頭上倡導貿易自由化,但盡是讓其他國家貿易自由化,而自己卻經常搞貿易保護主義。通過這次對華為和中興的“封殺”不難看出,山姆大叔總喜歡選擇性失明。反過來看,中國對美國的通訊設備制造商給予的待遇十分符合自由貿易,并沒有過多設置障礙。事實上,近些年來,蘋果、摩托羅拉、IBM、微軟等美國IT企業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中國市場的開放。

對于中國企業來說,面對走向國際市場中遇到的種種障礙,我們要堅持實施“走出去”戰略,但一定要做好相關調研工作,將各種可能出現的障礙估計充分,提早做好相關預案。事實上,對于包括通訊設備領域在內的中國制造業走向國際來說,提升自身技術水平與適應國際市場環境均是重要環節,兩者缺一不可。面對美國的冷戰思維與貿易保護主義間的聯姻,我們不能僅僅看到某一樁交易的成與敗,得與失,而是要考慮大思路,謀劃大手筆,尋求大突破。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從被動走向主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白明(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 近些年來,隨著中國成為世界上的貿易大國,美國頻繁找中國企業的茬兒,針對中國企業設置的反傾銷、反補貼、特保等貿易壁壘越來越多。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美國又開始熱衷于“再工業化”,對中國企業的“找茬”又更多向技術壁壘、綠色壁壘、碳排放等隱性措施發展。如今新一輪美國總統大選在即,自然又會拿中國說事兒。 10月8日,美國國會眾議院情報委員會公布的一份報告認為,美國應該以懷疑的目光審查中國電信公司在美電信市場的持續滲透,不管是政府還是私營部門,都不應該和華為、中興合作。不難看出,在推行貿易保護主義方面,這一次,美國感到貿易保護主義“工具箱”不夠用,于是借助于曾經用過的冷戰思維,直接對中國發難,甚至連“隱性”都省了。 眾所周知,華為和中興在“做大”方面已經被全世界公認,在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不過,如果沒有在美國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無論是華為還是中興,都很難稱之為“做強”。遺憾的是,由于美國方面不斷設置障礙,迄今為止,華為和中興都還沒有機會在美國市場上放開手腳真正表現一番。 山姆大叔又一次出手“封殺”華為和中興,意欲何在?上述報告認為,美政府應避免使用這兩家公司設備,美國企業也應尋找可替代供應商。難道今天的華為和中興已經強大到讓美國懼怕?事實肯定不是這樣。 應當看到,盡管華為和中興的業務近些年發展很快,但與美國的同行業企業相比,都處于提升競爭優勢過程中,并不能稱擁有絕對的競爭優勢。不過,美國看重的是動態發展。也許華為和中興今天不足以構成競爭優勢,但并不代表未來就不會超越。與其等這兩家通訊設備制造商“做強”后再封殺,不如現在就阻擋于美國市場之外。 從表面上看,美國將冷戰思維植入貿易保護主義的理由冠冕堂皇。以安全為由,似乎合理。不過,華為方面表示,“我們相信我們一直只是被深深地誤解。”中興方面則表示,“對于這個結果,我們并不意外?!爆F在看來,美國此番卻傲慢得很,對華為和中興的解釋不屑一顧,甚至連“反駁”的語言都沒有發出。因此,現在看來,美國的出發點就是要阻擋中國企業進入美國市場,美國國會對華為和中興的“定調”很無端,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是冷戰思維與貿易保護主義的聯姻產物。 近些年來,美國口頭上倡導貿易自由化,但盡是讓其他國家貿易自由化,而自己卻經常搞貿易保護主義。通過這次對華為和中興的“封殺”不難看出,山姆大叔總喜歡選擇性失明。反過來看,中國對美國的通訊設備制造商給予的待遇十分符合自由貿易,并沒有過多設置障礙。事實上,近些年來,蘋果、摩托羅拉、IBM、微軟等美國IT企業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中國市場的開放。 對于中國企業來說,面對走向國際市場中遇到的種種障礙,我們要堅持實施“走出去”戰略,但一定要做好相關調研工作,將各種可能出現的障礙估計充分,提早做好相關預案。事實上,對于包括通訊設備領域在內的中國制造業走向國際來說,提升自身技術水平與適應國際市場環境均是重要環節,兩者缺一不可。面對美國的冷戰思維與貿易保護主義間的聯姻,我們不能僅僅看到某一樁交易的成與敗,得與失,而是要考慮大思路,謀劃大手筆,尋求大突破。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從被動走向主動。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在线看AV永久免费 | 亚洲天堂AV女优一区 | 日本免费最新高清不卡视频 | 一级激情AV在线播放 | 亚洲日韩乱码人人爽人人澡人人 | 亚洲日韩国产成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