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10 01:05:55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徐學成 發自廣州
每經記者 徐學成 發自廣州
開發商瘋狂涌入旅游地產領域的現象雖然一直受業界質疑,但不可否認的是,近年來確實有一些項目取得了較好的銷售業績,恒大海上威尼斯和碧桂園十里銀灘即是突出的案例。
如何成功打造旅游地產項目,業界雖然眾說紛紜,但從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觀察來看,低價策略往往是撬動旅游地產項目銷售的重要杠桿。有業內人士指出,對于一個個開發周期往往上十年的項目來說,低價入市既可制造轟動效應,也可為后續開發迅速回籠資金。但“頭炮”打響之后,旅游地產項目如何保持持續的吸引力,是更具挑戰性的問題。
低價促成熱銷
恒大今年的“重點項目”海上威尼斯為其賺足了人氣。數據顯示,海上威尼斯7月7日開盤共推出總數約3500套房源,截至7月8日就已售出超過2500套,成交金額超過20億元。雖然截至目前的銷售數據不詳,但據記者了解,海上威尼斯熱銷的局面仍在持續。
早在去年就已入市的碧桂園十里銀灘也不甘示弱。今年6月23日,十里銀灘二期開盤的首日就售出超過3300套。而去年首期開盤時,該項目更是成交近4000套,成交金額超過30億元,創下中國房地產開盤成交紀錄。碧桂園2012年半年報顯示,十里銀灘項目錄得了16.8億元的銷售金額。
上述兩個項目能取得這樣的銷售業績,與價格不無關系。
海上威尼斯于7月8日入市的都是公寓產品,均價低至5000~6000元/平方米,除去別墅之外,首次發售的洋房均價也僅為7000~8000元/平方米。十里銀灘同樣具備這樣的特征,不僅去年首期發售時的價格讓外界 “大跌眼鏡”,今年推出的二期產品總價多為二三十萬元,折算下來并不比去年的價格高多少。
持續開發仍待考驗
低價策略一方面可以迅速打開市場,形成市場影響力和品牌效應,另一方面,低價促成的快速銷售可以幫助開發商實現快速回款,從而為后續開發儲備足夠的資金。
在總結碧桂園十里銀灘的經驗時,該項目的代理機構世聯地產指出,價格是吸引客戶的重要工具,但價格的影響力需要聚焦,時間不可以太長。
恒大和碧桂園的經驗能否復制?從低價策略來說,似乎并不難。但一些業內人士認為,銷售價格是運營能力和模式的最終體現。定價關系到成本,如拿地成本、建筑成本,還關乎項目定位。十里銀灘熱銷的背后是碧桂園履行的“規模開發,配套先行”的開發理念,同時,碧桂園多年來在拿地以及大盤開發方面的經驗,其他開發商在短時間內未必能積累。
滿堂紅研究中心高級主任肖文曉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旅游地產說到底應該是旅游先行,所以是否擁有獨特的旅游資源,所建項目是否與當地的旅游資源相契合,也是項目成功的關鍵所在。
“從客戶的角度來看,購買旅游地產產品追求的是長線投資,要考慮到項目的長期升值潛力,還要看目前熱銷的項目是否具備持續的吸引力”,肖文曉指出。
據了解,多數旅游地產項目都屬長周期開發項目,未來考驗開發商的是在這個領域的持續開發能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