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2-09-26 16:07:00
每經記者 胡群 發自北京
地方商業銀行IPO自2007年寧波銀行、北京銀行、南京銀行三家上市之后,一直被按在“暫停”鍵上,但關于地方商業銀行上市的傳聞卻從未間斷過。截至目前,證監會已披露十數家地方商業銀行的上市計劃,隨著2013年1月1日銀監會實施《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漸近,銀行IPO進入資本市場的意愿更為強烈。
銀監會銀行監管二部處長張海川在2011年年底稱,城商行上市符合各方利益,只要符合標準銀監會就放行。但“暫停”鍵仍未放松。某股份制銀行資深人士稱,現在銀行板塊權重過高,城商行經營不規范,持股未厘清。“現在銀行批量上市不可能,兩到三年內,有一兩家就不錯了。”
傳言許久,終未見身影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明確提出上市計劃的有包商銀行、哈爾濱銀行等17家城商行,上海農商行、東莞農商行等也明確提出上市計劃,甚至青島銀行已接受上市輔導。
“地方商業銀行重啟IPO的傳聞已非一年兩年,接受上市輔導的城商行太多了,我知道的就有二三十家接受上市輔導。”國際金融問題專家趙慶明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指出,地方商業銀行能否上市,取決于市場狀況,如果明年市場狀況不好,可能還不會有銀行上市。
趙慶明表示,監管層過去幾年首先是保大銀行先上市,農行2010年上市之后,資本市場整體狀態不好。自2010年后,城商行風險被高度重視,一方面是平臺貸款,一方面是房地產貸款,兩方面貸款資產質量值得質疑。而且城商行人才缺乏令人不太樂觀,人才缺乏關系到風險防范能力。
雖然媒體稱,地方商業銀行上市熱情不減,但據記者采訪的情況看,大都表示暫無上市計劃。哈爾濱銀行方面稱,今年沒有上市計劃,將在合適的時候公布上市方面信息。東莞農商行董秘葉云飛則指出,東莞市政府希望其近幾年上市,但近期無上市計劃表。上海農商行雖然一直有準備,但近期無計劃。
“目前二級市場并不是上市的好時機,但城商行對資金的渴求不減,而且很多銀行為上市已謀劃多年,大面積上市仍有可能。”上海財經大學現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稱。上海銀行、浙商銀行、杭州銀行、江蘇銀行等最有可能開啟城商行IPO破冰之旅。
股權價值回落
隨著上市預期升溫,城商行股權轉讓變得異常活躍,今年年初至今,已有十數家未上市地方商業銀行進行了股權掛牌轉讓,但溢價過高導致屢次流拍已非孤例。
“估值在下移,現在和前幾年相比城商行估值都在下移。對于既有股東,希望獲取較高投資回報,而進行股權轉讓的多數股東是中小股東,對銀行的控制力較弱,投資回報并沒有想象中好。但市場投資者不買賬。”趙慶明指出,如果城商行大面積的上市,市場估值很好的話,既有股東不會轉讓,未進場在搶,現在恰恰相反。
“誰傻去買城商行股票,現在股東都想套現。”一位銀行業資深人士對記者表示,現在銀行板塊權重過高,城商行經營不規范,持股未厘清。銀行以后如何健康發展都是未知數,上市銀行尚未解決圈錢問題,城商行如何上市?除非去香港。目前監管層不批,是明擺的事。
但趙慶明認為,銀行比一般企業更加規范,發展離不開資本市場,從金融改革來說也都需要,但短期的問題需要增強市場信心,如果搞幾個龐然大物圈錢,市場可能會更加脆弱。城商行的規模比一般較大規模的企業還要大,一旦開閘上市,供應多了,自然就不值錢,不看好二級市場的表現。目前IPO處于停滯狀態,是管理層對股市的呵護。
IPO最佳時期已錯過
隨著利率市場化推進,地方融資平臺貸款不良的暴露,地方商業銀行的利潤可能已收到影響。
“城商行IPO最佳時期已錯過。”奚君羊稱。
今年6月8日,銀監會發布《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并于2013年1月1日起實施。管理辦法對監管資本要求、資本充足率計算、資本定義、信用風險加權資產計量、市場風險加權資產計量、操作風險加權資產計量、商業銀行內部資本充足評估程序、資本充足率監督檢查和信息披露等進行了規范。
在奚君羊看來,城商行如果達不到資本金的要求,則勢必影響其發展。不可能通過原有股東增資擴股,現在市場對銀行股的未來前景有所擔憂。
上市一直是某些銀行的最佳選擇,但有意愿未必就能實現。奚君羊認為上海銀行謀劃多年,但終未能上市,如果前幾年行情比較好時上市,對銀行來說,發行價比較理想,融資規模比較理想,融資成本相對較低,銀行則有豐厚的資金來拓展業務。但現在市場對整個銀行業業績預期有所擔憂。
“但銀行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如果不上市,可能面臨發展拐點。錯過發展機遇。”所以,它們還將爭取上市,哪怕去香港謀求H股。”奚君羊最后指出。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