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三季度草甘膦、TDI爆炒接力 化工行業期待星火燎原

2012-09-22 00:59:40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許金民 鮑春妹 李映泉    

每經記者 許金民 鮑春妹 李映泉

還有一周多時間,2012年三季度便將成為歷史,滬深兩市上千家公司又要開始忙碌,準備披露三季報。

與其他行業公司業績難以捉摸不同,因產品價格公開透明,9月底,化工行業數百家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已基本“水落石出”。

受原油價格跌而復漲影響,三季度石化類上市公司凈利潤將有明顯改善;春耕已過,秋收將至,農化類尿素公司業績下滑幾乎已成定局;制冷劑、純堿頹勢依舊;有機硅、磷銨已稍有起色……

2012年三季度由爆炒草甘膦開始,又在TDI的漲聲中結束。四季度,化工行業冀望星火燎原。

化肥:磷酸二銨價格堅挺

每年從7月1日開始,化肥行業便步入淡季,該行業主要品種尿素開始由內銷轉為外銷。今年政府并沒有調整尿素淡季出口關稅,故外圍需求直接決定其價格走勢。海關數據顯示,今年7月,國內出口尿素35.32萬噸,出口金額1.43億美元,均價0.40美元/公斤;去年同期,尿素出口量為27.98萬噸,出口金額1.20億美元,均價0.43美元/公斤。雖然8、9月出口數據尚未出爐,但今年尿素出口量遜于去年已基本沒有懸念。

國內方面,卓創咨詢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9月19日,三季度大顆粒尿素均價為2142.02元/噸,較二季度下跌10.1%,較去年同期下跌4.5%。小顆粒尿素三季度均價為2137.15元/噸,二季度為2366.84元/噸,去年為2246.4元/噸。

由于今年中石油、中石化并沒有調整天然氣價格,氣頭尿素上市公司的尿素業務毛利率環比、同比預計將出現下滑。

尿素淡季出口時間為7~10月,而磷銨淡季出口大門從6月便開啟,并一直持續到9月底。

海關數據顯示,今年6月、7月,磷酸二銨出口量分別為9.09萬噸、7.35萬噸,均價皆為0.49美元/公斤;去年同期,該品種的出口量為1.15萬噸、11.69萬噸,均價分別為0.48美元/公斤、0.46美元/公斤。

出口價格同比出現上漲,導致國內價格表現堅挺。今年二季度,安徽地區57%、61%的磷酸二銨均價為2945.16元/噸、3146.04元/噸;截至9月19日,三季度均價已上漲至3054.63元/噸、3280元/噸。

產品價格出現上漲,有投資者認為六國化工(600470,收盤價10.42元)的毛利率會出現改善,其實并不確定。磷酸二銨的主要原料為磷礦石、硫酸、液氨,其中磷礦石主要來自貴州、湖北。二、三季度,湖北30%的磷礦石價格持平,但6月貴州磷礦石廠家曾上調價格,幅度超過10%。

農藥:草甘膦一騎絕塵

三季度農化表現較好的當屬農藥,尤其以草甘膦為最。

本周,95%草甘膦原藥的上市公司對外報出了4萬元/噸的高價,而7月1日,該品種的報價僅為26500元/噸。《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曾以客戶身份致電該公司,被告知無貨。卓創資訊農藥行業分析師王立晨表示,目前草甘膦的報價并不具備參考意義,不排除有貿易商在囤貨炒作。

卓創咨詢數據顯示,截至9月19日,三季度95%的草甘膦原藥均價為31561萬元/噸,環比上漲23.6%,同比上漲44.3%。今年三季度草甘膦價格的持續攀升,相關上市公司如江山股份(600389,收盤價14.78元)、揚農化工(600486,收盤價19.34元)、新安股份(600596,收盤價8.04元)等的業績向好當屬預料之中,其股價大幅上漲是最好的體現。

對于后市,王立晨認為,四季度預計草甘膦繼續上漲較為困難,10月份農展會之后,草甘膦價格下滑的預期將增加。

相較于草甘膦的暴漲,吡蟲啉的上漲比較溫和。今年三季度吡蟲啉的均價為146957元/噸,較二季度的均價146825元/噸上漲132元;去年三季度,該品種的均價為120600元/噸,照此測算,同比漲幅為21.8%。

吡蟲啉是長青股份 (002391,收盤價15.90元)的第一大殺蟲劑品種,包括募投項目在內,產能為2200噸/年,相信產品價格出現上漲,公司應受益頗多。

三季度農藥品種中,敵敵畏、麥草畏表現平庸。其中,敵敵畏的均價為18000元/噸,麥草畏的均價為130000元/噸,價格與去年三季度和今年二季度變化不大。

農藥中也有下跌品種,如毒死蜱、多菌靈。

從2010年12月開始,毒死蜱原藥價格節節攀升,僅一年時間便從3萬元/噸上漲至4.2萬元/噸,此后便開始走軟。去年三季度,毒死蜱的均價為40306元/噸,今年三季度則為38020元/噸,每噸已下跌2286元。

多菌靈價格更為疲軟,近五個季度,該品種的均價分別為33500元/噸、33500元/噸、31500元/噸、30000元/噸 、29700元/噸 。 藍 豐 生 化(002513,收盤價13.92元)的主要產品便是多菌靈,產能為1萬噸/年,目前在國內排在前三位。

至于百草枯,今年三季度均價為14500元/噸,與去年同期持平,比今年二季度下跌200元/噸。此品種紅太陽(000525,收盤價11.51元)擁有9000噸/年的產能,沙隆達A(000553,收盤價5.43元)有3000噸/年的產能。

聚氨酯:TDI、MDI一“苯”萬利

今年三季度,化工行業里能與草甘膦媲美的是苯。

6月29日,WTI原油期貨暴漲7.27美元,收于84.96美元/桶,引爆了本輪純苯價格上漲。7月,中石化五次上調價格,累計漲幅1000元/噸,如火上澆油。經過近三個月的運行,9月19日鎮海煉化純苯報價為9800元/噸,較7月初的7300元/噸上漲34.2%。甲苯與苯一樣,主要來自原油催化重整。7月初,該產品的價格為7650元/噸,目前已升至9800元/噸,漲幅為28.1%。

上述兩個品種的暴漲,令身處下游的苯乙烯、苯酐、苯酚、TDI、MDI、己二酸等成本壓力陡增,價格也出現不同程度地上漲,其中尤其以TDI升勢最猛。8月初,華東、華北、華南地區的TDI價格皆為20250元/噸,9月20日已漲至26500元/噸、25500元/噸、28500元/噸,為2009年以來的高點。

ICIS分析師沈唯潔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TDI價格出現飆漲,除了受原料甲苯價格上漲推動以外,還有兩個重要原因,一是旺季到來,二是供應商裝置問題頗多,多家公司在6~9月進行了停產檢修。

資料顯示,我國70%的TDI用于聚氨酯軟泡生產,軟泡主要用于家具、墊材、復合面料、涂料等,與房地產高度相關的這些行業素有“金九銀十”的說法。供應方面,目前國內TDI總產能為82萬噸/年,分別來自上海拜耳、上海巴斯夫、滄州大化(600230,收盤價12.79元)、甘肅銀光、煙臺巨力、北方錦化以及太原藍星。

MDI、TDI同屬聚氨酯行業,MDI的原料則為苯,其生產工藝、技術難度頗高,目前國內供應商僅煙臺萬華(600309,收盤價12.97元)一家,其余則為外資企業。一年來,煙臺萬華先后多次檢修。

7月初,聚合MDI的價格為17550萬元/噸,目前已漲至23500元/噸,漲幅為33.9%。

聚氨酯行業中,以苯為原料的還有己二酸。經過一年的調整,己二酸價格開始出現恢復性上漲,目前價格為11650元/噸,7月初該品種價格約為9800元/噸,漲幅為18.9%。上市公司中,天利高新、華魯恒升皆可生產,產能分別為7萬噸/年、8萬噸/年。去年天利高新的己二酸毛利率尚為22%,今年上半年該業務已入不敷出。考慮到己二酸漲幅較原料苯遜色,預計虧損局面仍將持續。

三季度中,聚氨酯行業中的環氧丙烷曾出現一波凌厲的上漲,與原料丙烯的價差一度擴大至2175元/噸,令下游的聚醚不得不被動提價。隨著原油價格回調,環氧丙烷、聚醚亦雙雙開始走軟。化工品價格傳導逐漸削弱,三季度,從事環氧丙烷生產的濱化股份、方大化工、沈陽化工,該業務的毛利率將有提升;從事聚醚業務的

紅寶麗(002165,收盤價4.56元)、聯創節能(300343,收盤價28.32元),預計毛利率變化不會太大。

至于BDO、DMF,前者產能急劇擴張,后者受下游制鞋出口受阻,行情仍極度低迷,相關上市公司如山西三維(000755,收盤價5.54元)、江山化工(002061,收盤價8.67元)三季度業績不容樂觀。

氟化工:重蹈有機硅先漲后跌覆轍

自去年上半年遭遇爆炒之后,氟化工便正式步入調整,且調整態勢異常慘烈。

以行業最具代表的制冷劑R22為例,2011年三季度,該品種均價尚為17749元/噸,四季度已跌至14375元/噸;進入2012年以后,一、二季度均價分別為14014元/噸、11964元/噸,三季度R22頹勢依舊。截至9月19日,該品種三季度均價僅9853元/噸,與去年同期相比幾乎腰斬。

氟化工行業中,跌幅最大的并非R22,而是PTFE(聚四氟乙烯)。2011年三季度,PTFE(懸浮中粒)均價約為14萬元/噸,今年已降至55464元/噸。與此同時,螢石粉料的跌幅為35.6%。產品價格跌幅比原料跌幅更大,兩者的價格差逐漸收窄,可以預計,主要生產有機氟化物的巨化股份(600160,收盤價8.00元)、三愛富(600636,收盤價13.46元)的利潤、毛利率仍將繼續下挫。

氟化工行業另一家上市公司多氟多(002407,收盤價16.05元)情況稍有不同。多氟多主要生產冰晶石、氟化鋁,為無機品種;其中冰晶石產能約10萬噸/年、氟化鋁產能約19.5萬噸/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冰晶石、氟化鋁的價格也在持續下跌。卓創資訊氟化工行業分析師孫海霞解釋稱,“以氟化鋁為例,其原料除了螢石粉料以外,還有硫酸、氫氧化鋁,投資者在判斷多氟多毛利率時,還應該考慮這兩種原料的價格影響。”

氟化工目前的現狀正是有機硅行業曾經的經歷。

在連續上漲多年之后,2007年有機硅行業景氣度升至頂點,當年行業內上市公司新安股份(600596,收盤價8.04元)有機硅產品毛利率高達44.01%。隨著行業產能持續擴充,有機硅行業拐點出現。2008~2011年,新安股份的有機硅毛利率分別為34.81%、29.75%、27.89%、17.59%;到2012年中,該產品毛利率僅10.88%。

今年7月以后,有機硅產品價格不再下跌。8月,部分產品價格甚至出現小幅上調。數據顯示,截至9月19日,三季度107膠均價為18111.86元/噸,較二季度上漲0.3%;硅油則環比下跌1.8%。9月21日,藍星新材(600299,收盤價5.00元)旗下的江西星火有機硅廠宣布上調中間體DMC價格至17200元/噸,此舉令該品種三季度環比跌幅收窄至1.2%。

相比氟化工、有機硅的疲軟,磷化工行業依舊呈現上游熱、下游冷的態勢。可以預計,澄星股份(600078,收盤價9.92元)的日子仍舊不太好過;興發集團(600141,收盤價19.51元)手握磷礦石資源,業績收放自如。

石化:油價回升改善相關公司業績

隨著QE3的推出,國際原油價格也呈現緩慢回升態勢。萬德統計數據顯示,6月28日,國際原油價格降至今年最低點77.69美元/桶,進入三季度后,原油價格開始回升,9月14日油價更是突破100美元/桶。以萬德數據計算,截至9月13日,三季度原油的價格為91.97美元/桶,與2011年三季度88.16美元/桶的價格相比,同比上漲4.32%。

對于原油后期的走勢,化工行業分析師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隨著經濟增速的放緩,對原油的需求有所回落,后期再創新高的可能性不大,主要還是看各國經濟發展及相關政策的推出。

對于油價的緩慢上升,分析師表示這對石化行業來說屬于利好消息,原油價格的緩慢上漲意味著需求的回暖,利潤空間的回升。隨著石油價格的理順、化工業務的減虧,三季度石化業績有望環比改善。

該分析師還表示,原油價格回升帶動成品油價格上調將有利于煉油毛利的改善,且對整個產業鏈價值起到提升作用。

9月11日,我國上調汽柴油價格,最高零售限價每噸分別上調550元和540元,與此相關的油氣類公司將從中獲益。泰山石油(000554,收盤價5.13元)作為中國石油產品和主要石化產品最大的生產商和供應商,預計將從中獲益;此類相關的石化類上市公司還包括S上石化(600688,收盤價5.25元)、廣聚能源(000096,收盤價3.88元)、東華能源(002221,收盤價9.28元)、大慶華科(000985,收盤價10.65元)、遼通化工(000059,收盤價5.81元)、廣匯能源(600256,收盤價13.93元)。

化工類企業多為成本推動型公司,具有較強的轉移成本的能力。如沈陽化工(000698,收盤價4.22元),9月14日,丙烯價格報1.1萬元/噸,30天上漲3.6%,90天上漲12.77%,隨著公司丙烯酸盈利能力大幅增強,沈陽化工也將從油價的回升增加利潤空間。

氯堿:價格下挫擠壓利潤空間

對于大多數制堿類上市公司而言,今年三季度的日子恐怕不是很好過。

卓創資訊數據顯示,截至9月19日,純堿 (重灰)的三季度價格為1502.54元/噸,環比下滑11.3%;純堿(輕灰)的價格為1518.21元/噸,環比下降5.8%。產品價格的下滑直接壓縮了純堿類上市公司利潤空間。如青島堿業(600229,收盤價6.28元),今年二季度毛利率為7.64%,遠低于去年同期的18.02%。三季度純堿價格的進一步下滑更是壓縮了公司的利潤空間。再如雙環科技(000707,收盤價5.68元),去年三季度毛利率達31.11%,但隨后四季度回落至17.96%,今年前兩個季度的毛利率分別僅為19.2%、18.51%。

相對于純堿價格的走勢,燒堿三季度價格環比上升2.3%,達到819.15元/噸。對于后市,化工行業分析師表示,純堿和燒堿主要受下游需求影響較大,保守估計四季度和三季度持平。

在化工類占據一席之地的PVC生產商,三季度業績恐怕也無法讓廣大投資者滿意。主力合約PVC1301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PVC期貨價格呈現逐步下降趨勢。一季度,PVC平均價格為7290元/噸,二季度下滑至6815元/噸,截至9月21日,三季度PVC的平均指數進一步下滑至6620元/噸。與此相對應,主要的PVC生產商三季度業績也無法樂觀,如英力特(000635,收盤價8.38元)、天原集團(002386,收盤價6.51元),產品毛利率均呈現下滑趨勢。

而堿類中原鹽三季度的價格微漲0.3%,單價為235元/噸。此外,截至9月19日,鹽酸價格近20天上漲4.89%。但鹽類相關產品的價格未見提升。原材料的微漲也蠶食了鹽類上市公司的利潤空間,云南鹽化(002053,收盤價7.22元)深受其害。

橡膠:下游歡喜上游憂

今年,橡膠價格延續了去年下半年以來的頹勢,據上海期貨交易所的期貨數據顯示,橡膠價格在一季度經歷小幅上漲后,便開始步入長達5個月的大幅下跌過程。期貨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橡膠均價為23492.5元/噸,二季度為26025元/噸,下滑趨勢頗為明顯。

中信建投研究員胡彧表示,近期膠價在底部出現回升是在相對弱勢的需求下,主要產膠國減少供給、全球流動性釋放推漲的共同結果,預計橡膠價格將企穩并出現溫和上漲,但漲幅有限。

膠價的持續下跌對橡膠生產商海南橡膠(601118,收盤價5.82元)來說實屬噩耗。受此影響海南橡膠今年中報業績下滑66%,且毛利率大幅下降,在三季度膠價繼續下跌的情況下,其業績以及毛利率恐怕將繼續惡化。

而低廉的橡膠價格對橡膠制品企業卻是一個好消息,生產橡 膠 輸 送 帶 的 雙 箭 股 份(002381,收盤價13.28元)、寶通帶業 (300031,收盤價8.47元)以及生產橡膠零配件的海達股份(300320,收盤價17.38元)、中鼎股份(000887,收盤價9.00元)和美晨科技(300237,收盤價15.02元)等均將從橡膠價格下降中獲益。

另外,生產輪胎的風神股份(600469,收盤價8.30元)、雙錢股份(600623,收盤價8.79元)、S佳通(600182,收盤價7.79元)、黔輪胎A(000589,收盤價4.90元)、青島雙星(000599,收盤價3.53元)等同樣將受益于膠價下降。

塑料方面,PP(聚丙烯)、PVC(聚氯乙烯)和PET(聚對苯二甲酸類塑料)價格則表現不一。

據廣東塑料交易所數據顯示,PP價格在近期出現上漲,其三季度均價為11497元/噸,而二季度為11166元/噸,環比上漲3%左右。一位化工行業分析師認為,鑒于廠家減產保價決心堅定,預計短期內PP價格仍會有小漲。

對于依賴PP原料的塑料薄膜生產廠家中達股份(600074,收盤價2.95元)、大東南(002263,收盤價6.45元)而言,其原料成本將會有小幅上升,對三季度業績將構成一定影響。

對于寶利瀝青 (300135,收盤價8.90元)、國創高新(002377,收盤價6.67元)和路翔股份(002192,收盤價15.41元)三家主營瀝青生產的上市公司而言,由于其主要原料來自于原油,再加之其銷售模式單一,主要依賴地方政府的道路供貨訂單,在瀝青銷售價格上缺乏主動提價的能力,故原油價格上漲將對其構成利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一区二区日韩动漫AV | 亚洲人成欧美中文字幕午夜 | 综合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宅男最新一区二区 | 免费国产免费色色国产 | 亚洲欧美另类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