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減負”新政調查:國信、廣州證券截留“減負款”

2012-09-12 00:48:57

廣東證監局下發通知《將依法督促轄區證券機構落實下調證券交易費用》打響督促券商落實減負新政第一槍。

每經編輯 陳賢麗 每經記者 朱秀偉    

陳賢麗 每經記者 朱秀偉

《每日經濟新聞》此前曾報道《超過九成券商拒絕執行“減負新政”》,引起管理層高度重視。近日,廣東證監局下發通知《將依法督促轄區證券機構落實下調證券交易費用》,打響了全國各地督促券商落實減負新政的第一槍。隨后,四川省跟進要求券商落實股民減負政策。

在當地監管部門發布明文規定后,券商落實減負政策的情況是否有所改觀?對此,記者近日對廣東省的部分券商及其營業部進行了調查。但調查結果顯示,券商仍在截留投資者的減負款,尤其是在經手費的下調上,券商還在打政策的“擦邊球”。

陳賢麗 每經記者 朱秀偉

券商截留經手費 開戶時已埋下“伏筆”

證監會今年兩次下調經手費,先是從0.11‰下降到0.087‰,隨后再降到0.0696‰,全年將為投資者“減負”約6.25億元。如今誰享受了這部分優惠?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走訪調查,發現券商經紀業務在經手費的設定上存在“潛規則”:一,雖然口頭上說明費用包含了經手費,但在合同中卻往往不標明費用中包含經手費;二,券商可以隨意調整凈傭金和全傭金的收取方式,所以券商很有可能根據證監會上調或者下調經手費來設置所有客戶的收取方式,從而截留股民的優惠。

“減負款”被券商截留

從今年6月開始,證監會兩次下調了滬、深證券交易所A股交易經手費。第一次下調經手費是在6月1日執行,收取費率由此前的0.11‰下調到0.087‰,降幅為25%。第二次下調經手費是在9月1日執行,由0.087‰下降至0.0696‰,降幅為20%;中登公司上海分公司A股交易過戶費將按成交面額的0.3‰雙向收取,降幅為20%。

證監會稱:“在今年剩余的四個月內預計降低A股交易相關收費6億元,加上6月1日起實施的上次降費和市場監管費下調,七個月內合計降費42億元。”

雖然經手費是券商交給交易所的費用,但由于券商通常將這筆費用轉嫁給投資者,所以下降的經手費理應“歸還”股民。根據同花順數據,6月1日至8月底,A股總成交額為72500億元,6月1日的經手費率從0.11‰下降為0.087‰,三個月為股民節省了1.67億元。今年上半年,A股的成交金額為17萬億元,若以此估算,剩下4個月(9月~12月)的成交金額約為其三分之二,大概約為11.33萬億元。從原先的0.11‰下調至0.696‰,將為股民節約4.58億元的費用。也就是說,全年單單經手費,就為股民減少了6.25億元(1.67+4.58)。

那么這6.25億元是否實實在在地進入了股民的口袋?6月1日和9月1日開始實施的兩次費用下調執行情況如何呢?

《每日經濟新聞》曾經在證監會第一次下調費用后,發布報道《超過九成券商拒絕執行“減負新政”》,較為全面地反映了絕大部分券商未執行減負新政的情況。這一報道引起了管理層的重視,廣東證監局近期下發了《廣東證監局依法督促轄區證券機構落實下調證券交易費用通知要求》(以下簡稱《通知》),打響了地方監督的第一槍。

《通知》明確說明三點:第一,遵守與投資者的約定相應調整過戶費和經手費;第二,切實做好證券交易收費調整有關工作;第三,即時公示收費調整信息。

但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廣東證監局下發了“監督令”,但轄區內的券商如國信證券和廣州證券,均存在未降低全傭收取方式的投資者相關費用的情況。

“目前市場那么差,券商都認為經手費相當于是給他們發紅包。”南方某大型券商經紀業務部一位管理層人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券商不會告訴你的兩個秘密

記者在走訪調查中明顯感覺到,券商在收取經手費時,手段十分高明。

當投資者開戶的時候,券商們會口頭告知,采取全傭金的收取方式,里面包含了經手費。同時,客戶經理會讓投資者填寫一份類似《服務產品傭金審批表》的表格,證券交易傭金欄目中只寫明“交易傭金”為多少,但并不會標明里面包含經手費等規費。事實上,經手費本來就是券商交給交易所的費用,只不過券商通過這種方式把這筆費用轉嫁給了投資者。但當經手費下降的時候,券商則會告訴投資者,經手費是券商交給交易所的,這跟投資者無關,故拒絕給投資者下調經手費。

通過這種方式,投資者不僅為券商們交了經手費,而且證監會下調的經手費優惠也流進了券商們的口袋。

“券商明顯是在規避法律責任,但是如果股民要申訴的話,仍然可以。”證券律師張遠忠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說。他也評價稱,“目前市場不好,證監會可能也拿券商沒辦法。”

“幾乎所有券商的系統都可以隨意轉換凈傭金和全傭金收取方式,所以無論調高與調低,經手費大都會被券商拿了。”南方某大型券商經紀業務部的中層向記者透露。根據他的說法,如果經手費上調,券商很有可能調高股民的整體傭金;如果經手費下調,則可截留投資者優惠。由此看來,最終得益的,始終都是券商。

廣州證券部分客戶與減負“無緣”

廣東證監局下發了投資者減負新政監督令,作為 “土生”券商廣州證券,其是否嚴格按照規定下調了股民費用?《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調查發現,答案是否定的。

記者致電廣州證券番禺大崗證券營業部,營業部專員告訴記者,“經手費是交易所向券商收取的費用,與投資者無關。”當記者問及“全傭收費方式里包含了經手費,經手費下調的客戶的費用有無下調”時,該專員表示,“都沒有下調費用,因為當時就跟客戶說好了的。如果現在經手費上調了,我們也不會增加客戶的費用。”

“我們目前都采取全傭金的收取方式,已經幫凈傭金收取方式的客戶下調了費用,但是對于全傭金收取方式的客戶,我們并沒有下調。”廣州證券某經紀業務部中層人員透露。

“他們的管理層告訴我,他們只在一部分營業部公布最新的收費標準,而且還貼在了不顯眼的地方。”某位接近廣州證券經紀業務部中層干部的人士咨詢廣州證券后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廣州證券嚴格按照監管機構要求,已按照監管要求,于9月1日下調經手費等規費。”廣州證券辦公室負責人黎文回應記者說,“對于約定以凈傭金收取模式的客戶,經手費等規費已全部按規定下調。”

但是“對于高于行業平均成本傭金、以全傭金收取模式的客戶,經手費等規費已按相關規定進行了下調;對于由于歷史遺留原因,低于行業平均成本傭金,以全傭金收取模式的客戶,按照此前與客戶的約定,傭金水平不變。”黎文回應。這也表明,廣州證券也有部分客戶未享受到經手費下調帶來的好處。

但是廣東證監局的細則里并沒有規定:“低于行業平均成本傭金的,以全傭金收取模式的客戶,按照此前與客戶的約定,傭金水平不變。”

根據同花順的數據,廣州證券上半年的股基成交額為1441億元,占所有A股市場份額的0.85%。以此估算,廣州證券年內經手費支出將減少530萬元。在這530萬元的減負款中,有相當部分實際應當由投資者享有。

國信證券獨享數千萬“減負款”公司:“客戶提出要求才降”

盡管國信證券還沒有上市,但其在業內的名氣絕不亞于上市券商。在全國4000多家券商營業部中,前十大券商營業部(以交易量排名)國信證券就占了半壁江山。根據今年上半年成交情況計算,國信證券經紀業務的市場份額高達8.8%。

那么,國信證券這家龍頭券商目前的投資者減負政策執行情況如何?

誰動了國信客戶的優惠?

9月5日下午兩點左右,《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走訪了國信證券紅嶺中路營業部。以交易量排名,該營業部連續三年成為全國十大營業部之一,而且國信證券的總部也在此。對于熟悉A股市場的投資者,這家營業部定然是 “如雷貫耳”。

記者進入了股民炒股室,與以往股民非常認真地看盤不一樣,股民都聊起了天,而且還打起了麻將——4樓的炒股室里有兩桌“麻友”。

記者以股民的身份與其他投資者展開了交流。當談到國信證券有無下調經手費時,股民紛紛說沒有。“股市都跌成這樣了,券商怎么可能給我們降。”某股民顯得有點委屈,當記者問及是否知道經手費指的是什么,他表示非常清楚經手費的概念,也非常清楚國信證券的收取方式中包含了經手費。

隨即,記者以新客戶的身份,在樓上見到了紅嶺中路營業部的副總經理劉英霞,并向其咨詢了經手費下調的相關事宜。

劉英霞表示,“我們以全傭金的方式收取,傭金中不包含過戶費和印花稅,但包含規費 (包括經手費和證管費),”劉英霞說。“最近下調了那么一點點,誰在乎,我們沒下調(券商向股民收取的費用)。”

爾后,記者又以老客戶的名義致電劉英霞,咨詢為什么沒有幫客戶下調費用,劉英霞說,“國信的系統都是統一的,下降就那么一點點,系統都沒法設置。”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以老客戶的名義致電國信證券在北京、佛山等城市的營業部,營業部人員均告訴記者,目前采取全傭金的方式收取,雖然下調了經手費,但向客戶收的費用并無下調。

全傭金中包含了券商傭金和經手費、證管費,在證管費和券商傭金沒有變動的情況下,若經手費下調,那么全傭金的收費標準理應隨之下調。但記者調查發現,國信證券幾個營業部均稱,只要客戶選擇全傭收費方式,都沒有義務調低費用;6月1日和9月1日證監會兩次下調經手費,全傭收取方式的客戶均沒有得到減負。

國信證券:“客戶提出才下調”

就上述調查結果,《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聯系了國信證券副總裁、經紀業務部總裁陳革。陳革說:“我們9月1日起已經按照要求下調了。”

隨后,陳革讓人發了一份名為《關于證券交易經手費、證券交易監管費、上海市場A股交易過戶費等部分收費調整的執行情況說明》的文件(以下簡稱說明文件)給記者,該文件顯示:“我們已經通知各地分支機構,按照規定下調。”

國信證券下達給各部的說明文件中明確提出兩點:

1.與客戶約定凈傭收費方式的,按照要求已將證券交易經手費、證券交易監管費作了統一下調;

2.與客戶約定全傭收費方式的,證券交易經手費、證券交易監管費已經包含在既定的傭金里,這部分費用的上調或下調都由券商承擔,客戶傭金調整需要與雙方協商。協議需重新簽署。

凈傭金收取方式已經下調了費用,但全傭收費方式卻沒有。國信明確指出,“這部分費用的上調或下調都由券商承擔,客戶傭金調整需要與雙方協商。”國信證券媒體負責人趙磊對此的解釋是,“全傭收費的客戶提出下調才會下調。”

獨享數千萬“減負款”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國信證券下達的說明文件與廣東省證監局下發的細則有不小的差異。

首先,廣東省證監局在8月2日下發的細則中明確指出,全傭費用的收取分成幾種情況:對于名義上約定按全傭金(包含規費)方式收取證券交易傭金,但實際執行凈傭金收取方式的,也應當相應下調經手費收取標準;此外,對因歷史原因并未與客戶就傭金收取方式進行書面約定的,各營業部要按照客戶傭金實際收取方式,結合本次證券交易收費標準調整情況,作出相應調整。

國信證券則籠統地認為,按全傭收取方式的,此次下調經手費“由券商承擔”,與股民無關。而且認為只有客戶“提出下調才會下調。”

中國證監會下發文件《證券、期貨市場相關收費標準再度大幅降低》中明確強調:“確保讓投資者直接得到降費的好處。”而且證監會計算為投資者減負的成交額基數是所有A股的成交額,也就是說,只要有交易的股民,都應該是此次“減負”的對象。

其二,廣東省證監局出臺的細則第三條明確規定,券商應及時公示收費調整信息:廣東局責成轄區各證券營業部及時向投資者告知本次經手費、過戶費調整情況,并在營業場所及時公示新的證券交易傭金收取標準。

但國信證券廣州東風中路營業部并沒有公示新的收費調整信息,國信證券也未通知客戶。趙磊說:“下調的消息已經報道很久了,內部并無專門通知。”記者致電國信證券佛山某營業部,該營業部稱目前沒有張貼新的收費標準公告。

可見,證監會兩次下調經手費,但國信證券全傭收費方式的客戶并沒有享受到優惠,而這部分優惠被國信納入自己囊中。

根據同花順數據,國信證券上半年的股基總成交額為14956億元,而A股的總成交額為17萬億元,國信證券的市場份額為8.8%。按照上文的計算結果,經手費下調將減少6.25億元的成交費用,以此估算,國信證券今年在經手費上將少支出5500萬元。但在這5500萬元的減負款中,有相當部分本應當由投資者獲得。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AV秘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欧美视频77 | 永久免费AV无语国产电影 | 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亚洲第一区 | 三级乱子国语在线观看 | 免费观看国产v片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