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01 00:55:54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朱秀偉 韓海龍 許金民 劉明濤 實習記者 李映泉
每經記者 朱秀偉 韓海龍 許金民 劉明濤 實習記者 李映泉
深滬兩市上市公司2012年上半年業績報告8月31日披露完畢。據同花順統計數據顯示,兩市2477家上市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收約11.65萬億元,同比增長約7.4%;實現凈利潤約1.02萬億元,同比微跌0.5%。從中報的情況看,股市晴雨表已經顯靈——大多數行業和企業的業績,都與整個國民經濟形勢一樣出現增速放緩甚至下滑。從宏觀經濟面上看,三季度經濟扭轉的局面并不樂觀。當然,在這樣的逆境中,仍然有部分上市公司增長勢頭良好。今天,《每日經濟新聞》再次為投資者梳理出11家這樣的公司,以供讀者參考。
深圳惠程:
特種材料爆發初顯聚酰亞胺9月量產
每經記者 朱秀偉 韓海龍
中報指標
基本每股收益:0.0342元凈利潤增長率:2.62%股東總戶數:下降為52491戶
關注看點
1、聚酰亞胺(PI)隔膜預計在9月實現規?;a2、特種工程材料銷量爆發式增長態勢初顯
深圳惠程(002168,收盤價8.00元)曾經的“聚酰亞胺(PI)故事”,如今迎來PI隔膜9月的量產;同時,特種工程材料上半年營收同比增142%。曾經的大牛股是否已然踏上回歸之旅?
靜待PI隔膜9月量產
想象一下沒有電的生活,印度大停電讓我們不得不去正視這個可能存在的現實。就在今年4月份,深圳市民同樣經歷了短暫停電的困擾。據了解,深圳電網計劃2012年投資近40億元,新建7座、擴建4座變電站,投產線路長度約175千米。
公司2012年上半年電力行業營業收入為1.46億元,同比增長10.74%,占總收入的95.2%。凈利潤方面,深圳惠程上半年為2587.8萬元,同比增2.62%。公司認為,上半年利潤有所增長主要原因系本期中壓分支箱銷售增長所致。
中報還顯示,在傳統業務領域,公司將進一步提高主導產品的市場份額,加大新型復合管母線、真空絕緣電氣控制設備等新產品的市場力度。
深圳惠程董秘張國剛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家電網建設力度加快、加大一旦實現,整個市場的量大了,對公司無疑也會產生正面影響,而公司的產品主要集中在配網領域,這方面的投資機會也會更大一點。
深圳惠程2012年中期報告稱,江西PI隔膜預計在2012年9月實現規?;a。
高華證券相關研究報告認為,采取聚酰亞胺納米纖維作基材將為鋰電池隔膜及超級電容隔膜帶來革命性突破。
國海證券研究報告顯示,鋰電池隔膜是鋰電材料中技術壁壘最高的一種高附加值材料,約占鋰電池成本的20%~30%,而隔膜價格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制作隔膜的關鍵技術,此前一直被日本和美國壟斷。
據張國剛透露,目前PI隔膜的設備還在安裝調試,預計會在9月量產,而按照此前的估計如果正常生產,單日產量在1萬平方米左右,至于價格肯定略高于市面上的同類產品。
特種工程材料營收同比增142%
今年上半年,深圳惠程在特種工程材料上的營業收入為664萬元,同比增長142%。公司已兌現“積極向電力系統以外的領域擴展”的承諾。張國剛表示,圍繞著聚酰亞胺新材料的產業正在有序推進中。
深圳惠程目前以聚酰亞胺為基礎的產品線包括聚酰亞胺纖維、聚酰亞胺樹脂、聚酰亞胺薄膜、聚酰亞胺納米纖維等。
其中纖維產能在逐步擴大中且銷售順利,已經接受約100噸訂單。深圳惠程中報顯示,聚酰亞胺絕緣紙工藝生產上獲得突破,年產300噸絕緣紙生產線已經在吉林安裝,預計今年四季度試產。
事實上,聚酰亞胺薄膜在我國有著黃金薄膜的美稱。國海證券研究表明,隨著中國電子工業的快速發展,預計未來幾年我國PI薄膜市場將以年均12%以上的速率快速增長,2013年其需求量將達到5000噸左右。
而《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的出爐對于正在推進先進材料領域發展的深圳惠程無疑是再添助力。規劃顯示,要大力推進新材料產業中的高新技術纖維產業化應用發展,未來五年市場平均復合增長率達到50%。
國海證券認為,深圳惠程力推的聚酰亞胺系列材料處于金字塔頂端,技術壁壘較高,屬于國外寡頭競爭的格局,并事關國家產業安全和可持續發展,因此將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紫光古漢:養生精內外開花 產品靜待提價
中報指標
每股收益:0.247元凈利潤增長率:84.15%股東總戶數:減少至22130戶
關注看點
1、古漢養生精省內外推廣擴張2、古漢養生精提價預期3、公司西藥類產品減虧預期
每經記者 劉明濤
一個經典、一段傳奇、一次涅槃。與清華大學整合、有著湖南省乃至國內目前最大的中藥、西藥綜合制藥企業之稱的紫光古漢(000590,收盤價12.97元),2009年之前鮮被市場關注,原因是其業績不佳。然而,近年來,該公司業績突飛猛進,繼2011年實現凈利潤7213萬元,同比增長52.98%后,今年上半年,公司又實現凈利潤5007萬元,同比增長幅度上升至84.15%。目前,上調古漢養生精最高零售價已經過湖南省物價局現場核查,今年下半年,紫光古漢或將繼續書寫奇跡。
養生奇葩穩步增長
紫光古漢是一家以漢代養生專著《養生方》為依托研發推廣中藥養生產品,同時涉及部分西藥、血液制品的上市公司。核心產品古漢養生精在湖南省內擁有很高的名牌知名度。
2011年紫光古漢收入達3.44億元,凈利潤達7213萬元,同比增長52.98%。而今年上半年,公司業績進一步釋放。根據公司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紫光古漢營業收入為1.98億元,同比增長21.57%,實現凈利潤5007萬元,同比增長84.15%。其中,主導產品養生精上半年繼續維持較快速增長,實現收入1.33億元,同比增長17.45%。
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古漢養生精收入歷年都是前低后高,上半年收入僅占全年的35%~45%左右,隨著下半年公司可能實施的提價及全國推廣,該產品全年實現20%以上的增速問題不大。
擴展養生精空間
養生精未來是否還具備高速增長潛質?答案是肯定的。
眾所周知,養生精對于中老年體弱、精神食欲不振、目眩耳鳴等病有著顯著療效,自其20世紀80年代上市以來,就頗受患者歡迎,而古漢養生精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作為紫光古漢的拳頭產品,古漢養生精是國家中藥保護品種,秘密級產品,公司現有廠房生產量能達到約2億支,而自2001年以來,該產品整體毛利率呈現提升的態勢,目前約有65%水平。
雖然該產品已經占據湖南省內市場主導地位,但是公司未來的目標并不局限于此。紫光古漢證券事務代表顏立軍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公司正加大對省內外市場進行開拓,湖南本地有9家專賣店左右,而重慶、北京、湖北、廣東等地亦設有專賣店。實際上,專賣店僅僅起到對公司產品的展示、宣傳作用,藥店銷售才占據著最大的份額。但要提醒的是,古漢養生精在外省尚處于籌建推廣階段,沒有成行的銷售渠道,沒有廣泛的知名度,外延擴張不容易,進程也相對緩慢,今年省外市場規模應該不到5000萬元。”
紫光古漢銷售公司工作人員也證實,“紫光古漢為了開拓市場,目前成渝分公司已經成立,負責西南地區的銷售業務。”
中投證券指出,紫光古漢未來計劃將組建全國性的營銷網絡,重點在湖北、四川、重慶等與湖南氣候飲食習慣相似的地區進行大力推廣,爭取進入部分省醫保目錄,推動銷售逐漸上量。
提價預期值得期待
據了解,公司在7月已小幅上調養生精的出廠價,并與湖南零售企業聯盟達成養生精終端價格維護協議。
顏立軍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上半年,紫光古漢就養生精已上報湖南省物價局申請調整古漢養生精的最高零售價,6月省物價局已進行過現場核查,能否通過還不好確定。目前,12支裝養生精出廠價大概為30元,零售價在35元左右。其中,上半年中藥材的原料成本紛紛下降,但公司產品價格是沒有下調的,因而毛利繼續高位維持,接近70%。”
對于紫光古漢的未來,長期跟蹤公司的華泰證券表示樂觀,其分析認為,紫光古漢與湖南零售企業聯盟達成養生精終端價格維護協議,這將有助于公司理順渠道利益,進一步打開養生精省內的空間;與此同時,養生精省外的推廣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下半年更加值得期待。
另外,上海證券分析師趙冰同樣表示,“從總體情況來看,養生精今年全年收入增速將維持在20%左右。”
元力股份:抄底并購屢屢得手 行業洗牌催肥公司
中報指標
每股收益:0.182元凈利潤增長率:71.13%股東總戶數:下降至4476戶
關注要點
1、收購木質活性炭企業2、滿洲里活性炭扭虧3、提升主業競爭力、降低生產成本
每經記者 許金民
“去年國內市場真的不錯,說供不應求一點也不為過,今年就要差一點,公司上市計劃可能有所推遲。”鑫森活性炭銷售經理陳家棋昨日(8月31日)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鑫森活性炭是家活性炭生產企業,位于福建,成立于2005年9月,目前產能約2萬噸/年,其中木質活性炭8000噸/年。2007年~2010年,全國木質活性炭總產量分別為11萬噸、11.6萬噸、12.5萬噸、13.4萬噸。
今年國內經濟形勢不佳,活性炭市場受沖擊明顯。陳家棋預計,隨著環境保護的力度日益加大,一些設備簡陋、工藝落后的企業將被淘汰,兼并重組將是未來趨勢,產能會逐漸向幾家大的企業集中,比如鑫森活性炭、元力股份(300174,收盤價9.13元)以及建甌芝星活性炭等。
借兼并重組實現擴張
在兼并重組方面,已經上市、擁有融資優勢的元力股份無疑走在了最前列。今年3月,元力股份宣布收購*ST鑫富(002019,收盤價6.40元)擁有的滿洲里活性炭公司100%的股權,交易價3120萬元。因合并成本小于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即抄底收購,此項交易為元力股份帶來1320.12萬元的營業外收入。這也就難怪,《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調研*ST鑫富時,該公司董事會秘書周群林感嘆:“他們撿了大便宜。”
其實,這已非元力股份首次用抄底的手法兼并同行。上市7個月后,元力股份就斥資4170萬元收購江西懷玉山三達活性炭100%股權。此項并購又為元力股份帶來42.38萬元的營業外收入。
兩項收購完成之后,公司的產能增至5.8萬噸/年,在行業內排行第一,排在第二位的建甌星芝活性炭產能尚不及其的一半。最關鍵是,公司已跳出江西、福建,將市場拓展至東北。
7月31日,元力股份披露2012年半年報。報告顯示,公司今年1~6月實現銷售收入1.59億元,同比增長56.12%;實現凈利潤2475.86萬元,同比增長71.13%;單季凈利潤為2034.87萬元,同比增長78.6%;基本每股收益0.182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元力股份之所以實現增長,除了并購帶來營業外收入1320.12萬元外,公司還收到2011年度銷售以農林剩余物生產的活性炭的增值稅退稅864萬元;兩項合計2184.12萬元,占上半年公司利潤總額的88%。
品嘗到了兼并重組的甜頭,元力股份毫不諱言還將繼續收購。另據了解,滿洲里活性炭進入元力股份之后,因為仍舊停產,2012年4~6月虧損金額為139.61萬元。元力股份表示,公司將加快滿洲里活性炭的復產進度,爭取下半年扭虧為盈。
主業經營尚須加強
元力股份披露半年報后,次日國海證券分析師代鵬舉即將該公司的評級定為“中性”。代鵬舉的依據就是,元力股份的凈利潤增長難以掩蓋主業下滑,上半年公司毛利率從31%下降到23%,無疑戳中了元力股份的“要害”。
元力股份沒有投資收益,以“營業利潤”衡量其經營情況最為直觀。進入2012年,元力股份的營業利潤下滑勢頭愈演愈烈,一季度營業利潤為404萬元,二季度已經出現虧損,虧損金額為140.13萬元。對此,該公司表示,下半年將重點實施開拓新市場、調整產品結構、降低生產成本、增加經濟效益。
元力股份的主業尚需改進,好在市場也為其提供了機會。海關數據顯示,今年1~7月,我國活性炭出口總量為3.38萬噸,出口金額5330.79萬美元,均價1577.16美元/噸;去年同期出口總量則為3.16萬噸,出口金額4701.16萬美元,均價1487.71美元/噸。足見國外經濟發達體經濟衰退,對活性炭出口的影響暫未顯現。
今年上半年,元力股份出口收入為5597.69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67.11%。
寶利瀝青:
訂單飽滿保“豐收”異地布局有看點
中報指標
基本每股收益:0.14元凈利潤增長率:51.05%股東總戶數:增加至12178戶
關注看點
1、核心產品改性瀝青技術領先,毛利率優于同行2、上半年來屢獲訂單,湖南省訂單大豐收,新疆地區是看點
每經實習記者 李映泉
總金額12.21億元!今年以來,寶利瀝青(300135,收盤價8.35元)僅在湖南省境內簽下的6條高速公路瀝青供貨合同,就已超過去年全年11.2億元的營業收入,可謂是“風調雨順”,訂單飽滿。順應西部開發的政策環境,公司在新疆的布局也頗具看點。
凈利增五成 改性瀝青貢獻大
8月18日,寶利瀝青中報出爐,上半年營業收入達到5.53億元,同比增長32.91%;實現凈利潤4440.8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1.05%。其中,核心產品通用型改性瀝青實現營業收入2.93億元,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54.11%,但貢獻了70.9%的主營利潤。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公司核心產品通用型改性瀝青的毛利率為23.08%,不僅較去年上半年的12.47%上升了10.6個百分點,同時還顯著高于A股僅有的兩家同行業上市公司:同樣是生產改性瀝青產品,國創高新(002377,收盤價6.35元)的毛利率為11.21%,路翔股份(002192,收盤價14.80元)的毛利率為19.46%。
對于這一現象,寶利瀝青董秘陳永勤告訴記者,改性瀝青是瀝青中的高等級產品,一般用于高速公路及高等級公路。公司在改性瀝青產品上能夠取得如此高的毛利率,得益于兩點原因:一是公司在原料價格較低的冬季進行原料儲備,降低了原材料成本;二是公司具有領先的技術水平,通過不斷優化生產工藝降低了生產成本。
陳永勤還特別指出,廢橡塑改性瀝青是公司自主研發的新型產品。
“這項技術在國內處于非常領先的水平。”陳永勤說,“目前它還是我們公司獨有的技術。”《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公司上半年廢橡塑改性瀝青取得的收入為2542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80%,幾乎與去年全年的收入2738.5萬元旗鼓相當。
看好新疆地區市場
據統計,上半年公司共簽訂了11筆供貨大單,除湖南境內六條高速公路之外,河南、江蘇、深圳、江西等地區也分別與公司簽訂了瀝青供貨合同。
其中,重交瀝青超過5萬噸,改性瀝青超過15萬噸。合同金額共計12.21億元,已經達到寶利瀝青2011年全年年收入的109%。陳永勤向記者表示,公司在年內就可以完成湖南境內的六大訂單。
有研究報告顯示,公司在本部江蘇之外,分別設立了陜西寶利、湖南寶利、吉林寶利、新疆寶利和四川寶利五家區域性全資子公司。
對于這樣的布局,陳永勤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解釋,現在行業的周期性風險來源于國家公路建設規劃,而目前公司本部江蘇所在的東部地區,道路建設已趨于飽和,公司的業務重心已經向中西部傾斜。“我們公司今年的主要增長都來自于湖南地區。”陳永勤說。
陳永勤同時表示,“我們的新疆項目計劃今年10月建成,明年正式投產。公司經過充分調研,從去年國務院新疆工作的部署中,明確了新疆未來10年的大發展前景,尤其在于道路建設。新疆地勢廣闊,高速公路、高等級道路保有量很少,基礎設施亟須改善,未來一定會出現龐大規模的道路瀝青需求量。”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