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28 01:06:22
對于國家而言,擁有和掌握資源就是國家經濟安全的重要保障;對于企業和投資者來說,擁有資源就是擁有了不斷增值的財富。在中國,有代表性的、具有一定規模的資源型企業基本都是上市公司,產業集中度不高是這些領域的行業通病。對上市公司而言,這種產業集中度不高的狀況更多意味著機會。上市公司由于具備強大的融資渠道,其獲取和整合資源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這種整合往往獲得各級政府支持。研判上市公司時,資源儲量增加的預期在上市公司價值評估中很重要。
衡量資源類企業長期價值的最重要因素是其擁有的資源儲量,而一段時間內影響其盈利能力的主要因素是產品價格。在自然資源里,石油、鐵礦石和大部分的有色金屬都是全球定價的產品,煤炭、天然氣、稀土等少數有色金屬產品的定價也越來越國際化。產品定價的國際化,意味著相關企業的盈利能力更多與全球經濟走勢相關。世界經濟在美中兩國經濟觸底企穩的前提下,全球經濟重回上升通道只是時間問題。
資源產品相比其他類型產品,其產品價格彈性也是最大的。在當下全球經濟處于底部、資源產品價格俱已腰斬的時候,選擇資源儲備多、整合擴張能力強、經營管理優異的上市公司作為投資備選,以分享全球經濟復蘇后盈利水平的高彈性,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