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2-08-23 08:51:15
陜西榆林出臺方案,從減負、獎勵、貼息、擴需、促銷等5個方面,制定10項政策措施促進全市工業品銷售。
每經記者 楊柳晗 發自北京
剛剛公布的 《節能減排 “十二五”規劃》“繼續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業過快增長”的話音還未散去,個別地方政府卻出于經濟增速下行的壓力,不惜頂著“唱反調”的嫌疑,開始出臺一些引起爭議的舉措。
陜西榆林是全國第二產煤大市,高耗能行業依然是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8月20日,榆林市政府在煤炭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出臺《榆林市促銷增產穩市場工作實施意見》,從減負、獎勵、貼息、擴需、促銷等5個方面,制定10項政策措施促進全市工業品銷售,以帶動工業生產穩步增長。例如,該意見規定從9月份開始,將對鐵合金、電石、金屬鎂、水泥、玻璃等行業的用電補貼獎勵額度提高到每度0.05元。
“此舉的確與國家相關方針政策相悖。”中投顧問環保行業研究員盤雨宏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高耗能企業征收懲罰性電價沒有嚴格落實,反而增加補貼額度,以犧牲環境保護來帶動經濟增長的做法不可取。
補貼高能耗企業屢遭禁止
實際上,不僅是榆林市,此前寧夏經信委在《當前寧夏工業經濟運行情況及下半年形勢分析》中也提出,從7月1日起,對電解鋁、電石、鐵合金、碳化硅、單晶硅、多晶硅、金屬錳、鋼鐵等產品生產企業用電進行0.005元/千瓦時至0.025元/千瓦時不等的補貼。
而在2010年,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國家電監會聯合發布《關于清理對高耗能企業優惠電價等問題的通知》,指出凡是自行對高耗能企業(包括多晶硅)實行電價優惠,或未經批準以電力用戶與發電企業直接交易、雙邊交易等名義變相對高耗能企業實行優惠電價的,要立即停止執行。繼續對電解鋁、鐵合金、電石、燒堿、水泥、鋼鐵、黃磷、鋅冶煉8個行業實行差別電價政策,并進一步提高差別電價加價標準。
去年6月,國家發改委又發布《關于整頓規范電價秩序的通知》,再次提出地方政府及其相關部門超越價格管理權限,擅自制定調整電價管理政策,自行出臺并實施優惠電價措施的,要立即停止執行。
此前,陜西省還曾出臺措施,取消了一部分涉煤收費,如規定從8月起暫時免收省內煤炭生產企業每噸15元的煤炭價格調節基金;陜西省交通運輸廳還明確表示,對通過高速公路運煤的車輛,8~9月份暫時執行減半收費;包西鐵路復線陜西神木至關中段的鐵路運煤,運費減半等。
如何降低對煤炭的依賴,仍是像榆林這樣的資源優勢地區的主要顧慮。根據榆林市《現代產業體系規劃》,要重視經濟的轉型,研究制定發展非煤產業的扶持政策。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根據國家發改委的政策,對高耗能企業要征收高電價,而包括榆林在內的一些地方政府的政策剛好與此相反。但是在經濟形勢比較差的時候,地方政府通常會這樣做,主要還是為了鼓勵用電、鼓勵用煤。”
產煤大市的經濟憂慮
對于像榆林這樣的產煤大市而言,在今年煤炭經濟運行不景氣的情況下,整體的經濟發展很明顯會受到影響。
2011年,榆林市煤炭產量達2.8億噸,比前年增長了11.8%,這一產量約占陜西全省產量的70%。而在今年上半年,榆林市煤炭銷售額同比增速卻下降了40個百分點。
據統計,榆林原煤價格較去年同期每噸下降約200元,上半年全市煤炭庫存達到1000萬噸,導致煤炭企業普遍開工不足,部分企業出現虧損。傳統優勢產品蘭炭、電石等市場需求疲軟,產品滯銷,企業虧損,蘭炭每噸下降100元以上,電石每噸下降1100元左右。
盤雨宏認為:“在各產業萎靡不振的情況下,適當出臺一些政策幫助高耗能產業脫困,也是地方政府的分內工作,值得理解。”
由于對煤炭的依賴比較大,而今年煤炭價格卻下跌嚴重,榆林市不得不努力促進煤炭之外其他產業的發展。例如,對全市地方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年銷售收入在去年同期基數的基礎上,銷售稅金同步增長,增幅在10%~20%的企業獎勵10萬元、20%~30%的獎勵20萬元、30%以上的獎勵30萬元。同時,對全市規模以上農副產品加工企業流動資金貸款進行貼息,按照企業2012年以來新發生的實際貸款額,以人民銀行當前基準利率給予貼息,并對本年度新入統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戶獎勵5萬元。
榆林市政府還計劃,在下一階段,將加大促銷宣傳力度,按照“政府推動、企業為主”的促銷原則,舉辦以煤炭為主,兼顧其他工業產品的促銷展銷活動。
“就目前的煤炭價格而言,與前幾年煤炭價格低的時候相比,其實每噸600多元還是有很大的利潤空間的,只是收入比去年減少了。”林伯強告訴記者,從地方政府的角度來看,電力和煤炭發展不好的話,財政收入也將受到很大的影響。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