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重慶推離岸金融業務 尚需政策突破

每日經濟新聞 2012-08-22 08:37:45

重慶市長黃奇帆指出,重慶得到國家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在國內率先開展離岸金融結算。

每經記者 張寒 發自北京

日前,在“中國銀行服務重慶內陸開放論壇暨簽約儀式”上,重慶市長黃奇帆指出,重慶得到國家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在國內率先開展離岸金融結算。但因目前國內的銀行還未開展相關業務,只能與外資銀行合作。

有專家表示,重慶建設離岸金融中心,還需市場、技術、體制和政策等方面的一系列配套措施進行配合。

離岸金融中心建設剛起步

中國的金融系統、法律系統一直以來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法人和自然人不得開設離岸金融賬戶,而且我國幾大國有銀行也還沒有開展離岸金融業務的權力。

黃奇帆曾表示,重慶不可能做總部中心,也不可能做要素市場中心,只能在結算類中心上努力。

目前,重慶的離岸金融結算往往只能交給匯豐、渣打、花旗的重慶分行進行。黃奇帆說,重慶還會吸引更多的跨國公司國際結算落戶重慶,并推動中國境內各類法人銀行、保險機構發展離岸金融業務。

重慶大學金融系陳其安教授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離岸金融中心是完全自由的市場經濟產物,資金流、物流和商品流的暢通是其形成的一些必要條件。目前,重慶的離岸金融中心建設仍處于論證和起步階段,還需市場、技術、體制和政策等方面一系列配套措施予以配合。

尚需政策突破

招商銀行重慶分行相關負責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重慶這幾年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許多企業“走出去”實施并購等業務,產生了對離岸金融業務的大量需求。目前,國內只有招行、交行、深圳發展銀行(現已更名平安銀行)和浦發銀行具有開辦離岸金融賬戶的牌照。

有專家指出,發展離岸金融市場最主要還是需要國家在政策上有突破。例如,國家要允許相關銀行在保稅區開展離岸金融業務;要有寬松的外匯管理政策,允許離岸賬戶內交易貨幣實行自由兌換等。

一位銀行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其他未取得開辦離岸賬戶資格的銀行可利用境外機構境內外匯賬戶為非居民提供金融服務,而外管局正在醞釀外匯改革,以及推進銀行全球現金管理試點,但改革何時成型并不確定。

交通銀行重慶分行員工表示,在離岸金融業務發展中,主要困難來自政府政策及融資方面。現在,一些中資企業對離岸業務的需求越來越多,但重慶離岸金融業務的整體開展規模暫時不及上海、青島等地。

與中行簽署合作備忘錄

根據中行和重慶市政府8月15日簽署的合作備忘錄,中行將在重慶引進外資、企業“走出去”、轉變進出口貿易模式、建設國際性物流集聚渠道等方面,提供項目融資、貿易結算、資金交易、投資銀行、保險銀行、現金管理、財務顧問等領域的合作,并進一步推動銀政企三方在財稅、社保、公積金、工商管理等政府服務領域的合作,拓展與政府部門及國有經濟體系、民營經濟體系服務領域的合作,配合重慶市“內陸開放高地”建設。

中行董事長肖鋼認為,當前正是民企“走出去”的大好時機,不僅可以很好地拓展發展空間,促進結構調整,還可以通過兼并收購獲取人才、技術資源,實現跨越式發展。

責編 劉燕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 | 亚洲香蕉综合在线 | 亚洲福利欧美午夜福利 | 亚洲天堂在线视频观看综合网 | 日韩乳水性爱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