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28 00:40:02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李智
每經記者 李智
毫無疑問,監管層出臺退市新規的本意,是將一些問題公司清理出資本市場。但從目前情形看,第一個被“掃地出門”的閩燦坤B,并非是一家應該享受退市待遇的公司。而這場退市危機引發的暴跌,損害的是真正的價值投資者。
一組數據可以說明一些問題:
閩燦坤B是一家盈利公司,2009年~2011年間連續盈利,累計實現凈利潤1.27億元,每股凈資產為0.48元;閩燦坤B是一家熱衷分紅的公司,在長達19年的B股上市生涯中,累計派現21860萬元,高于當初21120萬元的IPO融資總額,如果以后復權來看,公司目前股價為5.16港元,僅從數值上看,還高于19年前4.71港元的發行價;閩燦坤B還是一家經常送股的公司,曾經9次送股、轉增股本,令股價反復除權,才釀成了今天的仙股。
連續多年盈利、熱衷慷慨分紅、目前經營正常……或許閩燦坤B算不上出類拔萃,但與一些在A股上市后業績立刻 “變臉”、長期跌破發行價或是依靠變賣資產茍延殘喘的*ST公司相比,它至少算得上是一家合格的上市公司。
作為資本市場邊緣的B股公司,與瘋狂的題材炒作無緣。然而,閩燦坤B顯現出來的投資價值,卻讓一批真正的投資者甘于忍受B股的寂寞,毅然投身其中。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雖然近年閩燦坤B的股價出現了劇烈波動,但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卻十分穩定,最為典型的就是陳永泉 (一季度末持有1001.25萬股)、陳麗娟(607.67萬股)和陳永清(588.96萬股)三位自然人,以及上海香港萬國證券(481萬股)。上述自然人和證券公司不僅持股數量較大,而且最早的從2006年開始就投資公司,并一直堅定持有。除了他們,相信閩燦坤B三萬余股東中的絕大多數,也不可能是A股市場上處處可見的投機客,因為在這只股票上,并沒有神奇的概念,上市公司也沒有涉礦、涉網等故事。
然而,橫空出世的退市新規,卻讓這些價值投資者陷入了一場災難。最令人詫異的是,在公布的《征求意見稿》中,明文規定純B股公司不適用于低于面值這條退市標準,但是在最終方案中,純B股公司卻又被包含在內。而當后知后覺的閩燦坤B開始提示風險,留給三名投資者的反應時間只剩下短短10個交易日,而本周連續5個跌停板,這最直接地說明了,10個交易日可能還不夠宣泄恐慌的情緒。
除非出現奇跡,閩燦坤B退市大局已定,就算在剩下5個交易日中天天漲停,1元面值的“生死線”依舊高高在上。因此,現在擺在閩燦坤B股東們面前只有兩條路,一是割肉離場,一是等待退市后的場外交易。而無論是走哪一條路,這些遍體鱗傷的投資者可能始終都沒有想通:我們為什么躺著也會中槍?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