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18 01:33:09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張昊 樊國棟
每經記者 張昊 樊國棟
近期工信部發布了2012年19個工業行業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名單(第一批),《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在上述第一批名單中,水泥、鉛蓄電池、味精等三大行業上市公司成為淘汰大戶,其中尤其水泥行業淘汰量最大。
水泥行業淘汰落后產能,哪些上市公司將因此獲益,哪些將受損?行業過剩的局面是否能因此有效扭轉?
區域龍頭有望直接受益
7月9日,工信部發布2012年19個工業行業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名單,其中水泥行業上榜企業多達1053家,再度成為落后產能淘汰大戶。
在上市公司中,涉及此次產能淘汰的公司分別有冀東水泥、海螺水泥、ST金頂、ST獅頭、西水股份以及四川雙馬等六家,其中冀東水泥子公司三河冀東水泥與奎山冀東水泥分別淘汰落后產能40萬噸與30萬噸,海螺水泥全資子公司泰州海螺水泥淘汰落后產能30萬噸,ST金頂淘汰410萬噸,ST獅頭旗下太原獅頭水泥朔州分公司與陽曲縣獅頭水泥則分別淘汰11萬噸以及20萬噸,西水股份旗下內蒙古西水創業淘汰50萬噸,四川雙馬淘汰34萬噸,雙馬旗下綿陽分公司淘汰38萬噸。
對于淘汰落后產能后水泥行業的走向,某業內資深研究員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淘汰產能之后,營收方面所受影響對大型企業來講可以說是微乎其微,通過近幾年的跑馬圈地,眾多區域市場的龍頭已形成,但由于部分中小企業的存在,龍頭企業還無法形成對該區域的絕對控制力,價格戰導致水泥行業的盈利水平逐年下滑,實施落后產能淘汰后,眾多小型落后水泥企業將被淘汰出局,這必將提高水泥生產集中度,控制區域水泥產量供給,從而提高企業盈利水平。實際上很多地域龍頭企業是歡迎落后產能淘汰的。”
就同一問題,記者聯系了祁連山方面,公司證代楊宗峰肯定了上述分析師的觀點。楊宗峰表示:“淘汰落后產能,從公司角度來說是歡迎的。原先受地方保護情緒影響,很多地方政府不愿進行落后產能淘汰,如果產能淘汰順利實施,區域內大企業無疑會擁有更大的市場控制權和議價空間。公司就曾經多次就淘汰落后產能向有關部門反映了自己的觀點。”
下半年或迎轉機
眾所周知,固定資產投資對水泥的需求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今年5月下旬,受基建投資項目審批速度加快以及國務院常務會議推進“十二五”規劃重大項目按期實施影響,水泥股迎來一波強勢上漲。但是在6月初,在發改委澄清新一輪經濟刺激計劃傳言后,水泥板塊再度出現大幅下滑。
隨著一系列統計數字的發布,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預期在投資者腦海中不斷強化,近期不斷出臺的降準、降息,以及加大基建項目審批力度等政策,讓資本市場對作為GDP主要組成部分的固定資產投資的預期繼續升溫。有業內分析師向記者表示表示:“盡管不太會出現2008年4萬億那樣大規模的刺激方案,但為了確保經濟平穩增長,貨幣政策趨松、基建投資力度加大、房地產投資回暖則是大概率事件。”
如果下半年基建投資力度加大,對于水泥行業而言,無疑將迎來打破寒冬的春雷。業內分析師對記者表示:“今年水泥行業新增產能預計有2.5億噸左右。按照年初國家對今年水泥行業淘汰落后產能的規劃來看,預計今年全年將淘汰水泥產能2.19億噸左右。隨著落后產能淘汰,行業新增產能的壓力將大幅減小。與此同時,下半年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速會加快,保守估計全年增速會達到20%以上,這將在很大程度上刺激對水泥的需求。在需求好轉、供給壓力降低的情況下,水泥行業很有可能見底回升。”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