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專欄

每經網首頁 > 專欄 > 正文

“中國玉如意”誰讓它不再如意

2012-07-13 01:05:22

很顯然,地方政府的執政理念,是導致“中國玉如意”遭受嚴重損壞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被形容為“中國玉如意”的海南博鰲萬泉河出海口玉帶灘,曾以“分隔海、河最狹窄的沙灘半島”收錄于“吉尼斯之最”。但如今,一排排鋼筋水泥建筑無視生態破壞強行上馬,讓這個曾經“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海灘折損了數百米。這些建筑物的大批“誕生”,不僅使“玉如意”只剩下殘缺之美,而且使生態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自然災害對老百姓生命財產安全的影響也越來越大了,2010年的洪災就是最好的例證。

(7月12日《每日經濟新聞》)

誰有膽量敢將被收錄于“吉尼斯之最”的“中國玉如意”自然環境破壞呢?

很顯然,地方政府的執政理念,是導致“中國玉如意”遭受嚴重損壞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眾所周知,中國的博鰲,很大程度上類似于瑞士的達沃斯,都是以召開重要的國際性會議、特別是經濟論壇而聞名于世。但是,達沃斯卻沒有像博鰲那樣,出現大量人為破壞自然環境和生態環境的現象。達沃斯的人造景觀、建筑物等,都是依景造景、以物襯景,使自然環境和生態環境更美、更吸引人。每個去過達沃斯的人,都被小鎮的經營理念所嘆服。而在博鰲,短短的幾年時間,就“長”出了那么多的高樓,與之相對應的,就是自然環境遭受破壞,以至于像“中國玉如意”美妙的自然景觀也變得殘缺不全、美感盡失。

不錯,大量的商品房開發,確實為地方政府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GDP快速增長,甚至當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也一下子提高了。但是,生態環境卻遭受了巨大的破壞,失去了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雖然博鰲的“年齡”比達沃斯短得多,但是,卻已經散發出了很重的老邁氣息,變得沒有了生氣;相反,達沃斯卻活得越來越年輕、越來越有生命力,這就是執政理念、經營理念的差別。更大的差別,則是一個只圖眼前利益,一個則更多的著眼于未來,著眼于打造“小鎮文化”、“小鎮品牌”。而類似現象,在我國很多地方都存在。凡是自然生態環境好的城市和區位,幾乎都被大量的高層建筑所占領了。

也正是因為地方政府只看到眼前利益,只追求眼前的政績,給了同樣只追求個體利益、短期利益的開發商很多投機機會。從博鰲的情況來看,中信地產所開發的千舟灣房地產項目,竟然從動工到開盤,都沒有通過環境影響評價,就能順利地“拿”到預售證。而這一切,按照有關人士透露的情況,都是上級政府和有關部門批準同意的。因為已經出了“名”的博鰲,無論是博鰲鎮還是瓊海市,都沒有權力審批和監管。能夠在博鰲這樣的“名地”開發地產項目的,也絕不是一般的開發商。

不需多說,這些在博鰲“淘金”的開發商,哪個不是賺得缽滿盆溢呢?以中信千舟灣項目為例,該項目總建筑面積28萬平方米,總投資為15億元,以該項目目前19000元/平方米的均價計算,可取得的銷售收入將達到53.2億元,利潤空間之大,令人咋舌。

可憐的是“中國玉如意”,在某些人的鼠目寸光中,被嚴重破壞了。而在這種悲哀中,不僅可供欣賞的自然景觀越來越少,大自然對人類的懲罰也會越來越多。2010年博鰲發生的洪災,或許就是大自然的一次警告。如果再這樣不顧一切地把環境破壞下去,誰也無法保證不會引發更大的災難。只是,那些懷揣著巨額利益的開發商走了,支持開發商破壞自然景觀的官員,也因為政績斐然升官走了。為開發商和官員錯誤的決策買單的,是需要繼續在博鰲生活的老百姓。

能不能制定一種長效機制,讓開發商或者官員對每個項目終身負責,出了問題就要嚴厲追究責任?這樣或許能減少“中國玉如意”被破壞,開發商賺錢走了、官員升遷走了,留下當地老百姓買單的現象。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日本永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一区在线 | 亚洲免费爽视频在线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 日本精品二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