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平安證券保薦39家創業板公司 17家去年業績下滑

2012-05-23 01:03:45

一樁樁“造假”、“隱瞞”甚至違規操作事件背后,頻頻見到平安證券身影。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朱秀偉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經記者 朱秀偉

又是平安證券!

巴安水務(300262,收盤價23.42元)近日發布公告稱,收到證監會上海稽查局的調查通知書,該局決定對公司涉嫌未按規定在 《招股說明書》中披露公司及其實際控制人與部分董、監、高及其其他核心人員所簽訂的相關服務期協議等事項進行立案調查。

如此重要的協議,巴安水務卻未在招股書中做任何形式的披露,隱瞞至今,這使得保薦人平安證券又一次被推到“風口浪尖”。

從勝景山河造假上市被否,未經許可擅自修改愛爾眼科、華測檢測的招股說明書,再到貝因美因高新技術資質造假而被處以罰款,一樁樁“造假”、“隱瞞”甚至違規操作事件背后,頻頻見到平安證券身影。

此外,多家平安證券保薦的上市公司業績大變臉,尤其是創業板公司。據《每日經濟新聞》統計,創業板316家上市公司中,2011年年報業績同比出現下滑,即“變臉”的公司共有88家,其中由平安證券保薦的有17家,占到五分之一;而整個平安保薦的創業板公司共為39家,也就是說,近半數平安證券保薦的公司業績出現了變臉。

其中2011年年報創業板唯一虧損的當升科技(300073,收盤價9.10元)亦由平安證券操刀上市。2012一季報凈利潤同比下滑最高的超圖軟件,也是平安投行保薦。

保薦項目業績遠遜平均水平

“過去三年全國IPO共有773家,其中創業板和中小板IPO大概占了九成,平安偏重中小板和創業板,在全部85家保薦上市企業中,有79家都是中小板和創業板。”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中國平安總經理任匯川報出了這一連串數字。

按任匯川的話說,“平安投行在過去幾年確實做得不錯”。

單從保薦數量來看,平安的確十分“強悍”。據《每日經濟新聞》統計,截至5月21日,創業板上市的316家公司中,平安保薦了39家,占比12.34%,比排名的第二的國信證券多出了9家,比中信證券、中信建投、興業證券、國泰君安4家大型券商的總和還要多。

大量的業務,也給平安證券帶來了不菲的承銷費用。2011年,平安證券以16.7億元的承銷費用拔得行業頭籌,成為承銷保薦數量與收入的雙料冠軍。

數量上去了,質量如何呢?

截至4月底,創業板上市公司年報已披露完畢。據《每日經濟新聞》統計,創業板316家上市公司2011年凈利潤總和為244.62億元,較2010年的209.36億元增長了16.84%。

但平安證券保薦的39家公司,2011年凈利潤合計24.26億元,同比僅增長3.4%,遠低于創業板整體16.84%的增幅。

創業板項目逾四成業績下滑

平安證券保薦項目總體業績增幅遠低于平均水平,關鍵在于有相當數量的公司拖了后腿——即業績變臉,增速為負。平安證券保薦的39家創業板公司中,2011年凈利潤同比下滑的共有17家,占比43.5%。

這一比例也高于創業板的平均水平。在316家創業板公司中,共有88家公司凈利潤同比下滑,占總數的比例27.84%。

創業板中,業績下滑比例超過50%的共有11家公司,其中屬于平安保薦的項目有3個,而其余8個分屬8個不同的券商,平安“獨占鰲頭”。

這三家公司分別是當升科技、國聯水產(300094,收盤價6.14元)、世紀鼎利 (300050,收盤價11.40元),下滑比例分別為102.13%、85.12%、52%。

其中當升科技創造了創業板開板以來的紀錄,是首家年報虧損的創業板上市公司。

根據中國證監會2009年發布的《證券發行上市保薦業務管理辦法》第72條規定,在持續督導期間,發行人公開發行證券并在主板上市當年營業利潤比上年下滑50%以上的,證監會將對保代采取3到12個月內不受理保薦材料的懲罰措施;情節特別嚴重的,撤銷相關人員的保薦代表人資格。該方案是否適用于創業板目前尚未可知。

在2011年上市、且當年凈利潤下滑的公司中,平安保薦了6家,是所有券商當中最多的。這其中就包括近來備受矚目的巴安水務,該股上市時間為2011年9月16日,2010年凈利潤為3113萬元,但到了2011年,其凈利潤只有2286萬元。方直科技、永清環保、理邦儀器、瑞豐高材等平安證券保薦的其他公司也都有類似情況。

創業板公司大都是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是投資者考量的重要指標。根據《每日經濟新聞》的統計,在316家創業板上市公司中,2011年主營業務收入同比減少的公司共有29家,其中下滑比例最高的5家中,有3家為平安證券保薦,分別為智云股份、當升科技、世紀鼎利,其主營業務分別同比下滑為22.41%、21.02%、18.96%。

2012年一季報數據也同樣如此。創業板2012年一季報凈利潤同比下滑的公司共有104家,其中平安投行貢獻了17家。

下滑比例最高的是超圖軟件,2011年一季度公司的凈利潤為76.10萬元,但2012年一季度卻由小幅盈利轉為大幅虧損,凈利潤為-584萬元,同比下滑867.39%,該公司保薦人依然是平安證券。

在2012年一季報凈利潤下滑超過100%的17家公司中,平安占據三席,同樣排在所有券商之首。

被質疑過度包裝

不論創業板開板以來首家虧損公司當升科技,還是今年一季報凈利潤下滑比例最高的超圖軟件,都由平安投行保薦。如果再往前追溯,平安證券保薦的公司業績變臉者更多。2010年1月8日登陸創業板的朗科科技,當年營業利潤下滑幅度達59.32%;平安主承銷的國聯水產上市的日期為2010年7月8日,上市僅僅8天即發布中期業績虧損報告,虧損幅度達1200~1400萬元。

為何平安證券保薦的公司,出現業績變臉的情況遠甚于其他券商?是巧合?還是另有原因?

以當升科技為例,該公司2010年4月上市,在上市不到兩年后,就成為創業板虧損第一股,且虧損的局面還在持續。2012年一季報顯示,當升科技當季虧損302.95萬元,凈利潤同比大幅下滑172.96%。

對于業績下滑的原因,公司的解釋是內部管理存在問題,“新產品研發進程遲緩,嚴重影響了市場化推進步伐;市場開發力度仍顯不足;公司基礎管理系統薄弱;現場生產管理水平有所下降。”除此之外公司業績下滑的原因還包括:傳統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公司傳統終端手機、筆記本電腦客戶受到新興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的沖擊,加上所處行業的過度投資和無序競爭,使公司傳統產品的毛利率繼續大幅下降。

但上市前公布的招股說明書,描繪的卻是另外一幅美妙前景。比如對于新產品研發進程緩慢這一情況,在當時的招股說明書的第114頁寫道:“當升科技屬于科技創新型企業,研發創新是當升科技成長的主要驅動力,公司成立之初就注重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的研發創新體系的建設,以研發理念、組織機構、研發流程和管理制度進行了系統的構建,這使得公司研發系統的綜合技術創新實力明顯優于國內同行”。

“招股說明書真不敢看,一看都是好的,結果一上市馬上就變了。”一位私募人士對此評價道。

“新股業績變臉可能跟行業,跟宏觀經濟不景氣有關系,但更重要的是保薦機構以及相關利益方過度包裝。”一位注冊會計師評論道。

平安證券:“螞蟻雄兵”式承銷致質量打折

針對巴安水務招股書涉嫌隱瞞重要信息以及保薦的公司業績屢屢變臉等問題,平安證券方面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的書面采訪。

《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巴安水務遭調查,理由是涉嫌隱瞞重要協議。如此重要的協議,巴安水務卻未在招股書中作任何形式的披露,平安投行之前是否知情?

平安證券:關于巴安項目的問題,請直接咨詢保薦項目組原來的同事。

NBD:我們統計發現,平安證券保薦的公司近半數去年業績變臉。請問公司認為保薦項目扎堆變臉的原因是什么?

平安證券:(1)上市公司業績出現下滑的情況,由各種不同的原因造成。平安這幾年因為保薦的中小企業與創業板企業比較多,這類企業客觀上業績即不太穩定,抵御外在風險的能力相對較弱。

(2)據我們內部掌握的數據,平安承保企業的業績波動情況,并沒有超出行業的平均水平。

(3)需要強調的是,平安投行的這一波事情,本身就具有發展階段的烙印。此前在平安證券,保薦人居于整個流程的核心地位,從承攬項目到后期服務均需要保代牽頭組織其自有團隊進行,以量取勝。而這種獨特放權的保代管理體制,也造就了“螞蟻雄兵”式的平安證券承銷特色。但平安投行在做大的過程中,必須要更好地兼顧保薦項目的“質”和“量”,變項目中心制為客戶中心制,徹底為客戶和投資者服務。

NBD:對于外界評價平安 “包裝”上市,公司對此作何評價?

平安證券:公司需要認真吸取過往的一些教訓,加強項目品質管理,不僅對客戶負責,還要對投資人負責。過去說投行成功上市,多少家融資多少金額,賺多少傭金就成功了。現在絕對不應該只對我們上市企業客戶負責,我們更多應該要對投資者負責,主要是二級市場的投資人,買平安證券投行推薦的股票是否很放心,公司的業績是不是會變臉,這個我們去年做了非常大的轉變,也因為轉變產生了很多沖突,產生很多矛盾,因為過去投行做項目還是作坊式多一點,就是小團隊的操作,我們現在要變成流水線,這個文化轉變是非常大的,不能否認我們也面臨一定的轉型壓力,過去某些小團隊、過分追求數量速度的業務模式,在投行更加重視項目品質、強化風險控制的轉變中出現了不適,而只能選擇離開,選擇其他發展模式與之匹配的公司。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記者朱秀偉 又是平安證券! 巴安水務(300262,收盤價23.42元)近日發布公告稱,收到證監會上海稽查局的調查通知書,該局決定對公司涉嫌未按規定在《招股說明書》中披露公司及其實際控制人與部分董、監、高及其其他核心人員所簽訂的相關服務期協議等事項進行立案調查。 如此重要的協議,巴安水務卻未在招股書中做任何形式的披露,隱瞞至今,這使得保薦人平安證券又一次被推到“風口浪尖”。 從勝景山河造假上市被否,未經許可擅自修改愛爾眼科、華測檢測的招股說明書,再到貝因美因高新技術資質造假而被處以罰款,一樁樁“造假”、“隱瞞”甚至違規操作事件背后,頻頻見到平安證券身影。 此外,多家平安證券保薦的上市公司業績大變臉,尤其是創業板公司。據《每日經濟新聞》統計,創業板316家上市公司中,2011年年報業績同比出現下滑,即“變臉”的公司共有88家,其中由平安證券保薦的有17家,占到五分之一;而整個平安保薦的創業板公司共為39家,也就是說,近半數平安證券保薦的公司業績出現了變臉。 其中2011年年報創業板唯一虧損的當升科技(300073,收盤價9.10元)亦由平安證券操刀上市。2012一季報凈利潤同比下滑最高的超圖軟件,也是平安投行保薦。 保薦項目業績遠遜平均水平 “過去三年全國IPO共有773家,其中創業板和中小板IPO大概占了九成,平安偏重中小板和創業板,在全部85家保薦上市企業中,有79家都是中小板和創業板。”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中國平安總經理任匯川報出了這一連串數字。 按任匯川的話說,“平安投行在過去幾年確實做得不錯”。 單從保薦數量來看,平安的確十分“強悍”。據《每日經濟新聞》統計,截至5月21日,創業板上市的316家公司中,平安保薦了39家,占比12.34%,比排名的第二的國信證券多出了9家,比中信證券、中信建投、興業證券、國泰君安4家大型券商的總和還要多。 大量的業務,也給平安證券帶來了不菲的承銷費用。2011年,平安證券以16.7億元的承銷費用拔得行業頭籌,成為承銷保薦數量與收入的雙料冠軍。 數量上去了,質量如何呢? 截至4月底,創業板上市公司年報已披露完畢。據《每日經濟新聞》統計,創業板316家上市公司2011年凈利潤總和為244.62億元,較2010年的209.36億元增長了16.84%。 但平安證券保薦的39家公司,2011年凈利潤合計24.26億元,同比僅增長3.4%,遠低于創業板整體16.84%的增幅。 創業板項目逾四成業績下滑 平安證券保薦項目總體業績增幅遠低于平均水平,關鍵在于有相當數量的公司拖了后腿——即業績變臉,增速為負。平安證券保薦的39家創業板公司中,2011年凈利潤同比下滑的共有17家,占比43.5%。 這一比例也高于創業板的平均水平。在316家創業板公司中,共有88家公司凈利潤同比下滑,占總數的比例27.84%。 創業板中,業績下滑比例超過50%的共有11家公司,其中屬于平安保薦的項目有3個,而其余8個分屬8個不同的券商,平安“獨占鰲頭”。 這三家公司分別是當升科技、國聯水產(300094,收盤價6.14元)、世紀鼎利(300050,收盤價11.40元),下滑比例分別為102.13%、85.12%、52%。 其中當升科技創造了創業板開板以來的紀錄,是首家年報虧損的創業板上市公司。 根據中國證監會2009年發布的《證券發行上市保薦業務管理辦法》第72條規定,在持續督導期間,發行人公開發行證券并在主板上市當年營業利潤比上年下滑50%以上的,證監會將對保代采取3到12個月內不受理保薦材料的懲罰措施;情節特別嚴重的,撤銷相關人員的保薦代表人資格。該方案是否適用于創業板目前尚未可知。 在2011年上市、且當年凈利潤下滑的公司中,平安保薦了6家,是所有券商當中最多的。這其中就包括近來備受矚目的巴安水務,該股上市時間為2011年9月16日,2010年凈利潤為3113萬元,但到了2011年,其凈利潤只有2286萬元。方直科技、永清環保、理邦儀器、瑞豐高材等平安證券保薦的其他公司也都有類似情況。 創業板公司大都是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是投資者考量的重要指標。根據《每日經濟新聞》的統計,在316家創業板上市公司中,2011年主營業務收入同比減少的公司共有29家,其中下滑比例最高的5家中,有3家為平安證券保薦,分別為智云股份、當升科技、世紀鼎利,其主營業務分別同比下滑為22.41%、21.02%、18.96%。 2012年一季報數據也同樣如此。創業板2012年一季報凈利潤同比下滑的公司共有104家,其中平安投行貢獻了17家。 下滑比例最高的是超圖軟件,2011年一季度公司的凈利潤為76.10萬元,但2012年一季度卻由小幅盈利轉為大幅虧損,凈利潤為-584萬元,同比下滑867.39%,該公司保薦人依然是平安證券。 在2012年一季報凈利潤下滑超過100%的17家公司中,平安占據三席,同樣排在所有券商之首。 被質疑過度包裝 不論創業板開板以來首家虧損公司當升科技,還是今年一季報凈利潤下滑比例最高的超圖軟件,都由平安投行保薦。如果再往前追溯,平安證券保薦的公司業績變臉者更多。2010年1月8日登陸創業板的朗科科技,當年營業利潤下滑幅度達59.32%;平安主承銷的國聯水產上市的日期為2010年7月8日,上市僅僅8天即發布中期業績虧損報告,虧損幅度達1200~1400萬元。 為何平安證券保薦的公司,出現業績變臉的情況遠甚于其他券商?是巧合?還是另有原因? 以當升科技為例,該公司2010年4月上市,在上市不到兩年后,就成為創業板虧損第一股,且虧損的局面還在持續。2012年一季報顯示,當升科技當季虧損302.95萬元,凈利潤同比大幅下滑172.96%。 對于業績下滑的原因,公司的解釋是內部管理存在問題,“新產品研發進程遲緩,嚴重影響了市場化推進步伐;市場開發力度仍顯不足;公司基礎管理系統薄弱;現場生產管理水平有所下降。”除此之外公司業績下滑的原因還包括:傳統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公司傳統終端手機、筆記本電腦客戶受到新興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的沖擊,加上所處行業的過度投資和無序競爭,使公司傳統產品的毛利率繼續大幅下降。 但上市前公布的招股說明書,描繪的卻是另外一幅美妙前景。比如對于新產品研發進程緩慢這一情況,在當時的招股說明書的第114頁寫道:“當升科技屬于科技創新型企業,研發創新是當升科技成長的主要驅動力,公司成立之初就注重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的研發創新體系的建設,以研發理念、組織機構、研發流程和管理制度進行了系統的構建,這使得公司研發系統的綜合技術創新實力明顯優于國內同行”。 “招股說明書真不敢看,一看都是好的,結果一上市馬上就變了。”一位私募人士對此評價道。 “新股業績變臉可能跟行業,跟宏觀經濟不景氣有關系,但更重要的是保薦機構以及相關利益方過度包裝。”一位注冊會計師評論道。 平安證券:“螞蟻雄兵”式承銷致質量打折 針對巴安水務招股書涉嫌隱瞞重要信息以及保薦的公司業績屢屢變臉等問題,平安證券方面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的書面采訪。 《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巴安水務遭調查,理由是涉嫌隱瞞重要協議。如此重要的協議,巴安水務卻未在招股書中作任何形式的披露,平安投行之前是否知情? 平安證券:關于巴安項目的問題,請直接咨詢保薦項目組原來的同事。 NBD:我們統計發現,平安證券保薦的公司近半數去年業績變臉。請問公司認為保薦項目扎堆變臉的原因是什么? 平安證券:(1)上市公司業績出現下滑的情況,由各種不同的原因造成。平安這幾年因為保薦的中小企業與創業板企業比較多,這類企業客觀上業績即不太穩定,抵御外在風險的能力相對較弱。 (2)據我們內部掌握的數據,平安承保企業的業績波動情況,并沒有超出行業的平均水平。 (3)需要強調的是,平安投行的這一波事情,本身就具有發展階段的烙印。此前在平安證券,保薦人居于整個流程的核心地位,從承攬項目到后期服務均需要保代牽頭組織其自有團隊進行,以量取勝。而這種獨特放權的保代管理體制,也造就了“螞蟻雄兵”式的平安證券承銷特色。但平安投行在做大的過程中,必須要更好地兼顧保薦項目的“質”和“量”,變項目中心制為客戶中心制,徹底為客戶和投資者服務。 NBD:對于外界評價平安“包裝”上市,公司對此作何評價? 平安證券:公司需要認真吸取過往的一些教訓,加強項目品質管理,不僅對客戶負責,還要對投資人負責。過去說投行成功上市,多少家融資多少金額,賺多少傭金就成功了。現在絕對不應該只對我們上市企業客戶負責,我們更多應該要對投資者負責,主要是二級市場的投資人,買平安證券投行推薦的股票是否很放心,公司的業績是不是會變臉,這個我們去年做了非常大的轉變,也因為轉變產生了很多沖突,產生很多矛盾,因為過去投行做項目還是作坊式多一點,就是小團隊的操作,我們現在要變成流水線,這個文化轉變是非常大的,不能否認我們也面臨一定的轉型壓力,過去某些小團隊、過分追求數量速度的業務模式,在投行更加重視項目品質、強化風險控制的轉變中出現了不適,而只能選擇離開,選擇其他發展模式與之匹配的公司。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在线成年视频人网站观看新 | 亚洲日韩久热中文字幕 | 日韩一级欧美动漫国产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aⅴ | 一级免费国产视频 | 最新日韩中文有码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