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資金監測

每經網首頁 > 資金監測 > 正文

現金牛與鐵公雞 掃描A股上市公司分紅全景圖

2012-05-11 01:45:25

相比成熟市場,A股上市公司熱衷于圈錢,卻不喜歡分紅。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郭氏改革再念緊箍咒。5月9日,證監會網站發表三篇關于上市公司分紅的文章,進一步落實上市公司現金分紅;5月10日,證監會網站又刊登《上市公司2011年現金分紅水平顯著提高》的文章,將關注點鎖定在上市公司分紅上。

相比成熟市場,A股上市公司熱衷于圈錢,卻不喜歡分紅。不過,隨著監管層對上市公司分紅越來越重視,將各種考核與“分紅”掛鉤,“分紅”日益成為市場價值投資的指標之一。

進入5月以來,隨著上市公司2011年利潤分配高潮期到來,“搶權”行情正在A股上演。昨日是江鉆股份、涪陵榨菜、東軟載波、通裕重工、雙塔食品、碧水源、湘鄂情等多只股票的“股權登記日”,而近期這些股票均大幅上漲。 任世磊 郎曉俊 每經記者 趙笛

/政策/

分紅從掛鉤再融資到“長線投資”

早在1996年,證監會就發文“規范股利發放的形式”。2001年,證監會將上市公司分紅與再融資“綁定”,隨后,監管層對于上市公司分紅和再融資的政策越來越嚴,越來越細。如今,監管層已將“分紅”與“長線投資”關聯起來,擬上市企業在披露招股書(申報稿)時,都必須清楚寫明公司上市后利潤分配的規劃。

分紅政策越來越細

1996年7月24日,證監會發布《關于規范上市公司若干問題通知》,對上市公司發放股利的程序進行了規范,保證了不同股東具有同樣形式和數量的股利政策,規范了股利發放的形式。

2001年3月28日,證監會發布《上市公司新股發行管理辦法》,規定上市公司申請再融資時,若最近3年未有分紅派息,董事會需合理解釋,主承銷商應在盡職調查報告中予以說明。

不過,由于此時“分紅”與“再融資”的掛鉤并非強制性,其收效甚微。

2004年12月,證監會發布《關于加強社會公眾股股東權益保護的若干規定》表示,上市公司最近三年未進行現金利潤分配的,不得向社會公眾增發新股、發行可轉債或向原有股東配售股份。由于該規定沒有明確分紅比例,為了“達標”,上市公司往往象征性分紅。比如,2004年年報,成城股份每股分紅0.005元(含稅)。

2006年,《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發布,該辦法明確,上市公司發行新股須符合 “最近三年以現金或股票方式累計分配的利潤不少于最近三年實現的年均可分配利潤的20%”。

至此,關于“分紅”與“再融資”掛鉤中的分紅比例問題得以明確。

2008年,證監會進行了大量的制度性建設工作。2008年8月,證監會推出“分紅新政”,提出分紅標準。要求“最近三年以現金或股票方式累計分配的利潤不少于最近三年實現的年均可分配利潤的百分之三十”。

與此同時,監管層也打消上市公司高比例分紅的后顧之憂,允許上市公司若進行中期現金分紅,其財務會計報告可以不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

分紅目的轉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01年以來關于分紅制度的內容,是越來越細,越來越嚴。不過,上述政策都是與再融資相掛鉤的。如今,監管層對于分紅有了新的認識。

在5月9日證監會《關于進一步落實上市公司現金分紅有關事項的通知》一文中,明確寫明“現金分紅是實現投資回報的重要形式,更是培育資本市場長期投資理念,增強資本市場活力和吸引力的重要途徑”。

證監會表示,對于“凈利潤為正、現金流情況較好但未分紅公司”,監管部門將對其重點關注,“核實其對外披露的不分紅原因及未用于分紅的資金留存公司的用途與實際情況是否相符”。相比當初將“分紅”與“再融資”掛鉤,如今監管層已經將“分紅”與“長線投資”明確起來,與上市公司的誠信經營聯系起來。

此外,相比過往的分紅政策,郭樹清上任以來推動的 “分紅新政”主要的亮點包括明確要求上市公司,特別是擬上市公司制定 “利潤分配計劃”和“長期回報規劃”,并在招股書中以“重大事項提示”的方式予以披露;明確要求借殼上市、重大資產重組等時,應在報告書中明確未來現金分紅的政策等。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目前,擬上市公司在招股書(申報稿)中已經實現了對 “未來分紅回報規劃”的披露。有表示“每年以現金形式分配的利潤不少于當年實現的可供分配利潤的20%”的,如利德曼等;也有表示“每年以現金方式分配的利潤不少于當年實現的可分配利潤的百分之三十五”的,如青青稞酒等。

/正面/

現金分紅 藍籌最慷慨

在A股市場上,哪些公司在上市之后進行了持續分紅,而分紅較多的“現金牛”又是哪些股票?

當然是“藍籌股”!日前,證監會有關負責人就上市公司現金分紅情況表示,大型藍籌公司成為現金分紅的中堅力量。相關數據顯示,2008~2010年,現金分紅金額超過10億元以上的公司分別為39家、38家和53家。

連續5年分紅公司達450家

在A股市場上,哪些公司在上市之后每年都進行了分紅呢?

巨靈財經數據顯示,貴州茅臺、張裕A、力生制藥、盤江股份、重慶百貨、航天信息、獐子島、上海家化、中國人壽、金地集團、山東黃金等公司都在上市之后連續多年分紅。

事實上,近三年現金分紅的上市公司比例呈上升趨勢。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至2010年,實施現金分紅的上市公司家數分別為856家、1006家和1321家,占所有上市公司家數的比例分別為52%、55%和61%。

此外,巨靈財經數據顯示,在過去5年都進行分紅的上市公司一共有450家,除了貴州茅臺、張裕A外,還包括瀘州老窖、中國神華、江鈴汽車、片仔癀、上海機場等公司。

從每股現金分紅金額看,貴州茅臺可謂是最大的“現金牛”,2009年至2011年,其每年每股分紅金額分別為1.185元、2.3元和3.997元。身為兩市“第一高價股”的貴州茅臺,其2011年年報分紅方案將共計派發股利達41.5億元,3.997元的每股分紅金額創下A股分紅史上每股分紅的最高紀錄。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靠高分紅創下紀錄,但由于股價最貴,貴州茅臺的股息率并不高。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除貴州茅臺外,酒類個股中張裕A、瀘州老窖2011年的分紅金額也十分誘人。兩者2011年每股分紅金額分別達到1.52元和1.4元,遠遠超過證監會統計的2008年至2010年間平均每股現金分紅金額0.08元、0.09元和0.13元的水平。

藍籌股成分紅“中堅力量”

在每年都分紅或連續五年分紅的公司中,藍籌股的表現最為搶眼。

日前,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以代表大型藍籌公司的滬深300指數成分股為例,2010年進行現金分紅的公司占上述公司家數比例為86%,現金分紅金額占上述公司實現凈利潤的比例為30.5%。

巨靈數據顯示,建行、招行、交行、華夏銀行等銀行股在上市之后都持續保持了分紅,而工行、興業、民生、浦發也在2007~2011年間連續分紅。

其中,2011年,工商銀行派現總額達到人民幣709億元,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中國石油、中國神華、中國石化的派現金額也都超過了百億元。證監會的統計數據也顯示,2008~2010年實施現金分紅的上市公司中,金融保險業和采掘業兩大行業公司分紅金額平均占比分別為50%和22%,合計占比為71.52%。

但是在藍籌股中,也有上市公司連續多年不分紅,深發展就是其中一個。2011年深發展雖然實現凈利潤超過百億元,但卻連續三年無任何分配。

/反面/

“鐵公雞”家族 超400家公司連續五年不分紅

縱觀A股市場,既有像貴州茅臺這樣“不差錢”的分紅王,但也有這么一批連續多年、甚至是自上市以來就從未進行過現金分紅的“鐵公雞”。是囊中羞澀?還是一毛不拔?讓我們來了解一下A股中的這些“鐵公雞。”

422家連續5年不分紅

在A股上市公司中,三五年不分紅的公司比比皆是,十年甚至上市后從未進行分紅的公司也十分普遍。A股“鐵公雞”到底有多“鐵”,看了統計數據一目了然。

根據巨靈統計顯示,截至2011年,在所有已上市的公司中,*ST泰復、英特集團、銀潤投資、中原環保、光華控股、ST東海A等50家企業自上市以來從未進行過現金分紅。這其中包括了像ST金杯、SST中紡這樣早在1992年就已登陸A股市場的公司,創下了不分紅的時間紀錄。

除了這些從未進行過現金分紅的上市公司之外,ST寶麗來,ST寶誠、三普藥業、綠景地產等54家公司在超過10年的時間里(截至2010年)都沒有向股東進行過分紅。

此外,2006年至2010年連續五年未進行現金分紅的上市公司更是達到了422家,酒鬼酒、中關村、青島雙星、深深寶A、華聯控股等榜上有名。

“鐵公雞”眾生相

作為上市公司,為何不進行現金分紅。從公司的財務狀況來看,主要是三點原因:

其一,是因為公司經營虧損或是累計未分配利潤為負,“囊中羞澀”沒能力進行分紅。根據證監會的統計,在2010年未進行現金分紅的公司中,有近一半公司不具備現金分紅條件。而在連續五年未進行現金分紅的公司中,累計未分配利潤連續五年均為負數的占到了53%。

巨靈財經統計得出的50家自上市以來從未進行過現金分紅的公司中,有16家是“披星戴帽”的ST股,如*ST科健、*ST西軸等。

其二,部分公司雖然經營狀況較好,但公司處于發展期或擴張期,出于對公司未來發展考慮,將收益留存公司用于持續發展,導致了多年的不分紅或者是象征性的分紅。

其三,在累計凈利潤為正、現金流情況較好,且無充分合理的說明的情況下,連續多年未分紅。

根據巨靈統計數據,截至2011年底,有170家上市公司連續10年不分紅,剔除沒有分紅能力的ST股,仍有94家上市公司10年來未分過紅。這其中,有45家公司十年間累計凈利潤為正卻從未進行過現金分紅。

其中,海德股份、山大華特、中紡投資、英特集團、匯通能源、國恒鐵路、多倫股份、自儀股份、金山開發等公司,十年間每年的凈利潤均為正,但卻沒有進行分紅。以國恒為例鐵路,2001年至2010年十年間,凈利潤最低為264萬元,最高為5118萬元,累計利潤為26593萬元,但卻一直沒有給股東任何現金分紅回報。

與國恒鐵路類似,多倫股份在長達13年的時間里沒有進行分紅。

英特集團是另一只不折不扣的“鐵公雞”,自1996年上市以來,其從未向股東派現。11年來公司累計凈利潤已過億元,但即使是在2005~2010年凈利潤持續增長的情況下,公司依舊“一毛不拔”。

已上市20年卻連續10年沒有分紅的匯通能源,在2011年還進行了再融資,定向增發不超過4800萬股,投向巴音錫勒風電場的二期項目。

再如三普藥業,在1996~2010年15年間,沒有派發一分錢的現金紅利,也沒送轉股本。即使是在公司2010年實現凈利潤3.02億元、2010年未分配利潤高達7.03億元的情況下,依然“不分配、不轉增”,真可謂是“一毛不拔”。在證監會宣布將對長期未分紅公司采取監管措施后,三普藥業立刻公布了2011年 “每10股派10元(含稅)轉增10股”的分紅方案。

/機會/

分紅體現投資價值中證紅利指數跑贏大盤

上市公司“分紅”的多寡,是選股的核心指標之一。近段時間來,市場對分紅企業的關注度加強,不少股票在“股權登記日”前遭到資金瘋狂炒作,上演了一輪搶權行情。

成熟市場分紅比例高

在成熟市場,由于投資者經驗和知識程度足夠高、機構投資者比較多,價值投資盛行且可行,判斷一家公司是否具備投資價值,分紅水平無疑是最重要的指標之一。

國信證券數據統計顯示,2001年以來,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日本等成熟股票市場的股息率 (每股派息與股票價格之比)呈現上升的態勢。比如,2001年,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日本主要指數的股息率分別為1.35%、2.57%、2.65%、1.9%、0.84%,而到了2011年,上述國家的主要股指股息率分別為2.12%、3.89%、4.11%、4.91%、2.28%,上升趨勢明顯。

相反,印度、俄羅斯等新興市場的股息率升幅不夠明顯。2001年,印度主要股指股息率為1.52%,俄羅斯主要股指2003年的股息率為4.08%。2011年,印、俄主要股指的股息率分別為1.53%、2.26%。

A股分紅波動大

和印度、俄羅斯等新興市場類似,A股市場2001年以來的股息率波動較大,既有2005年3.16%、2008年2.03%較高的股息率,也有2007、2009、2010分別為0.64%、0.68%、0.99%較低的股息率。2011年,A股滬深300指數股息率為1.43%,遠低于一年期存款利率。

從具體數據來看,證監會統計顯示,2011年,滬深兩市2403家上市公司中,有1613家上市公司提出現金分紅方案,占全部上市公司家數的67.12%,比上年提高6.39個百分點。根據方案,預計現金分紅金額為6067.64億元,比上年增長21.21%,占全部上市公司2011年實現凈利潤的31.35%,現金分紅增幅高出凈利潤增幅8.07個百分點。

國信證券統計顯示,從行業數據來看,交通運輸行業的分紅無論是盈利公司占比還是分紅公司占比都顯著地高于其他公司,其次則是金融服務。

中證紅利指數跑贏大盤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雖然A股股息率每年波動較大,且股息率漲幅不明顯,但若從股票投資的角度看,長期投資熱衷分紅的上市公司,往往能夠帶來超額收益。

2005年5月26日,中證紅利指數正式發布,該指數挑選了上海、深圳交易所中現金股息率高、分紅比較穩定、具有一定規模及流動性的100只股票作為樣本,以反映A股市場高紅利股票的整體狀況和走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將中證紅利指數與上證綜指進行疊加后發現,中證紅利指數表現整體優于大盤。

2006年4月14日~2007年10月16日,中證紅利指數上漲453.11%,同期上證綜指漲幅360.42%,漲幅前者更大。

2007年10月16日~2008年11月4日,中證紅利指數跌幅72.72%,上證綜指跌幅72.14%,跌幅相當。

2008年11月4日至今,中證紅利指數漲幅68.18%;上證綜指漲幅41.27%,中證紅利再次跑贏。

關注“搶權”行情

目前管理層頻頻出爐政策鼓勵上市公司分紅,日信證券分析師徐海洋指出,從2011年年報分配方案入手,預計低估值、高分紅的公司可以獲得制度紅利。

徐海洋指出,在對低估值高分紅公司的篩選中,應關注多個指標。比如是否連續三年分紅——只有連續分紅的企業,才能展現持續較強的盈利能力;股息率是否超過1%——息率越高,類債券的性質越大,投資的邊際效應越強;估值是否較低——估值越低,安全邊際越高;行業是否成熟,公司是否且具有一定壟斷性等。

實際上,近段時間以來,A股的確涌現出一波“搶權行情”。

5月10日是江鉆股份、涪陵榨菜、東軟載波、通裕重工、雙塔食品、碧水源、湘鄂情等多只股票的“股權登記日”。從日線圖上看,這些股票在“股權登記日”數天前,均被資金大肆炒作。

統計顯示,5月份以來,江鉆股份的漲幅超過34%,分配方案為10派2元 (含稅);東軟載波漲幅超過32%,分配方案為10轉12派10(含稅);碧水源最大漲幅達15%,分配方案為10轉10派5(含稅)。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根據巨靈數據統計發現,5月14~17日,A股共有73只股票將進行利潤分配前的股權登記。這其中,股息率大于1%的股票共有35只。這其中,股息率最大的五只股票是日發數碼、天山股份、桂林三金、長榮股份、武漢健民,股息率依次為3.5%、3%、2.9%、2.7%、2.6%。這其中,日發數碼10轉5派10(含稅),天山股份10轉8派7(含稅)。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郭氏改革再念緊箍咒。5月9日,證監會網站發表三篇關于上市公司分紅的文章,進一步落實上市公司現金分紅;5月10日,證監會網站又刊登《上市公司2011年現金分紅水平顯著提高》的文章,將關注點鎖定在上市公司分紅上。 相比成熟市場,A股上市公司熱衷于圈錢,卻不喜歡分紅。不過,隨著監管層對上市公司分紅越來越重視,將各種考核與“分紅”掛鉤,“分紅”日益成為市場價值投資的指標之一。 進入5月以來,隨著上市公司2011年利潤分配高潮期到來,“搶權”行情正在A股上演。昨日是江鉆股份、涪陵榨菜、東軟載波、通裕重工、雙塔食品、碧水源、湘鄂情等多只股票的“股權登記日”,而近期這些股票均大幅上漲。任世磊郎曉俊每經記者趙笛 /政策/ 分紅從掛鉤再融資到“長線投資” 早在1996年,證監會就發文“規范股利發放的形式”。2001年,證監會將上市公司分紅與再融資“綁定”,隨后,監管層對于上市公司分紅和再融資的政策越來越嚴,越來越細。如今,監管層已將“分紅”與“長線投資”關聯起來,擬上市企業在披露招股書(申報稿)時,都必須清楚寫明公司上市后利潤分配的規劃。 分紅政策越來越細 1996年7月24日,證監會發布《關于規范上市公司若干問題通知》,對上市公司發放股利的程序進行了規范,保證了不同股東具有同樣形式和數量的股利政策,規范了股利發放的形式。 2001年3月28日,證監會發布《上市公司新股發行管理辦法》,規定上市公司申請再融資時,若最近3年未有分紅派息,董事會需合理解釋,主承銷商應在盡職調查報告中予以說明。 不過,由于此時“分紅”與“再融資”的掛鉤并非強制性,其收效甚微。 2004年12月,證監會發布《關于加強社會公眾股股東權益保護的若干規定》表示,上市公司最近三年未進行現金利潤分配的,不得向社會公眾增發新股、發行可轉債或向原有股東配售股份。由于該規定沒有明確分紅比例,為了“達標”,上市公司往往象征性分紅。比如,2004年年報,成城股份每股分紅0.005元(含稅)。 2006年,《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發布,該辦法明確,上市公司發行新股須符合“最近三年以現金或股票方式累計分配的利潤不少于最近三年實現的年均可分配利潤的20%”。 至此,關于“分紅”與“再融資”掛鉤中的分紅比例問題得以明確。 2008年,證監會進行了大量的制度性建設工作。2008年8月,證監會推出“分紅新政”,提出分紅標準。要求“最近三年以現金或股票方式累計分配的利潤不少于最近三年實現的年均可分配利潤的百分之三十”。 與此同時,監管層也打消上市公司高比例分紅的后顧之憂,允許上市公司若進行中期現金分紅,其財務會計報告可以不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 分紅目的轉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01年以來關于分紅制度的內容,是越來越細,越來越嚴。不過,上述政策都是與再融資相掛鉤的。如今,監管層對于分紅有了新的認識。 在5月9日證監會《關于進一步落實上市公司現金分紅有關事項的通知》一文中,明確寫明“現金分紅是實現投資回報的重要形式,更是培育資本市場長期投資理念,增強資本市場活力和吸引力的重要途徑”。 證監會表示,對于“凈利潤為正、現金流情況較好但未分紅公司”,監管部門將對其重點關注,“核實其對外披露的不分紅原因及未用于分紅的資金留存公司的用途與實際情況是否相符”。相比當初將“分紅”與“再融資”掛鉤,如今監管層已經將“分紅”與“長線投資”明確起來,與上市公司的誠信經營聯系起來。 此外,相比過往的分紅政策,郭樹清上任以來推動的“分紅新政”主要的亮點包括明確要求上市公司,特別是擬上市公司制定“利潤分配計劃”和“長期回報規劃”,并在招股書中以“重大事項提示”的方式予以披露;明確要求借殼上市、重大資產重組等時,應在報告書中明確未來現金分紅的政策等。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目前,擬上市公司在招股書(申報稿)中已經實現了對“未來分紅回報規劃”的披露。有表示“每年以現金形式分配的利潤不少于當年實現的可供分配利潤的20%”的,如利德曼等;也有表示“每年以現金方式分配的利潤不少于當年實現的可分配利潤的百分之三十五”的,如青青稞酒等。 /正面/ 現金分紅藍籌最慷慨 在A股市場上,哪些公司在上市之后進行了持續分紅,而分紅較多的“現金?!庇质悄男┕善?? 當然是“藍籌股”!日前,證監會有關負責人就上市公司現金分紅情況表示,大型藍籌公司成為現金分紅的中堅力量。相關數據顯示,2008~2010年,現金分紅金額超過10億元以上的公司分別為39家、38家和53家。 連續5年分紅公司達450家 在A股市場上,哪些公司在上市之后每年都進行了分紅呢? 巨靈財經數據顯示,貴州茅臺、張裕A、力生制藥、盤江股份、重慶百貨、航天信息、獐子島、上海家化、中國人壽、金地集團、山東黃金等公司都在上市之后連續多年分紅。 事實上,近三年現金分紅的上市公司比例呈上升趨勢。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至2010年,實施現金分紅的上市公司家數分別為856家、1006家和1321家,占所有上市公司家數的比例分別為52%、55%和61%。 此外,巨靈財經數據顯示,在過去5年都進行分紅的上市公司一共有450家,除了貴州茅臺、張裕A外,還包括瀘州老窖、中國神華、江鈴汽車、片仔癀、上海機場等公司。 從每股現金分紅金額看,貴州茅臺可謂是最大的“現金?!?,2009年至2011年,其每年每股分紅金額分別為1.185元、2.3元和3.997元。身為兩市“第一高價股”的貴州茅臺,其2011年年報分紅方案將共計派發股利達41.5億元,3.997元的每股分紅金額創下A股分紅史上每股分紅的最高紀錄。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靠高分紅創下紀錄,但由于股價最貴,貴州茅臺的股息率并不高。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除貴州茅臺外,酒類個股中張裕A、瀘州老窖2011年的分紅金額也十分誘人。兩者2011年每股分紅金額分別達到1.52元和1.4元,遠遠超過證監會統計的2008年至2010年間平均每股現金分紅金額0.08元、0.09元和0.13元的水平。 藍籌股成分紅“中堅力量” 在每年都分紅或連續五年分紅的公司中,藍籌股的表現最為搶眼。 日前,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以代表大型藍籌公司的滬深300指數成分股為例,2010年進行現金分紅的公司占上述公司家數比例為86%,現金分紅金額占上述公司實現凈利潤的比例為30.5%。 巨靈數據顯示,建行、招行、交行、華夏銀行等銀行股在上市之后都持續保持了分紅,而工行、興業、民生、浦發也在2007~2011年間連續分紅。 其中,2011年,工商銀行派現總額達到人民幣709億元,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中國石油、中國神華、中國石化的派現金額也都超過了百億元。證監會的統計數據也顯示,2008~2010年實施現金分紅的上市公司中,金融保險業和采掘業兩大行業公司分紅金額平均占比分別為50%和22%,合計占比為71.52%。 但是在藍籌股中,也有上市公司連續多年不分紅,深發展就是其中一個。2011年深發展雖然實現凈利潤超過百億元,但卻連續三年無任何分配。 /反面/ “鐵公雞”家族超400家公司連續五年不分紅 縱觀A股市場,既有像貴州茅臺這樣“不差錢”的分紅王,但也有這么一批連續多年、甚至是自上市以來就從未進行過現金分紅的“鐵公雞”。是囊中羞澀?還是一毛不拔?讓我們來了解一下A股中的這些“鐵公雞?!? 422家連續5年不分紅 在A股上市公司中,三五年不分紅的公司比比皆是,十年甚至上市后從未進行分紅的公司也十分普遍。A股“鐵公雞”到底有多“鐵”,看了統計數據一目了然。 根據巨靈統計顯示,截至2011年,在所有已上市的公司中,*ST泰復、英特集團、銀潤投資、中原環保、光華控股、ST東海A等50家企業自上市以來從未進行過現金分紅。這其中包括了像ST金杯、SST中紡這樣早在1992年就已登陸A股市場的公司,創下了不分紅的時間紀錄。 除了這些從未進行過現金分紅的上市公司之外,ST寶麗來,ST寶誠、三普藥業、綠景地產等54家公司在超過10年的時間里(截至2010年)都沒有向股東進行過分紅。 此外,2006年至2010年連續五年未進行現金分紅的上市公司更是達到了422家,酒鬼酒、中關村、青島雙星、深深寶A、華聯控股等榜上有名。 “鐵公雞”眾生相 作為上市公司,為何不進行現金分紅。從公司的財務狀況來看,主要是三點原因: 其一,是因為公司經營虧損或是累計未分配利潤為負,“囊中羞澀”沒能力進行分紅。根據證監會的統計,在2010年未進行現金分紅的公司中,有近一半公司不具備現金分紅條件。而在連續五年未進行現金分紅的公司中,累計未分配利潤連續五年均為負數的占到了53%。 巨靈財經統計得出的50家自上市以來從未進行過現金分紅的公司中,有16家是“披星戴帽”的ST股,如*ST科健、*ST西軸等。 其二,部分公司雖然經營狀況較好,但公司處于發展期或擴張期,出于對公司未來發展考慮,將收益留存公司用于持續發展,導致了多年的不分紅或者是象征性的分紅。 其三,在累計凈利潤為正、現金流情況較好,且無充分合理的說明的情況下,連續多年未分紅。 根據巨靈統計數據,截至2011年底,有170家上市公司連續10年不分紅,剔除沒有分紅能力的ST股,仍有94家上市公司10年來未分過紅。這其中,有45家公司十年間累計凈利潤為正卻從未進行過現金分紅。 其中,海德股份、山大華特、中紡投資、英特集團、匯通能源、國恒鐵路、多倫股份、自儀股份、金山開發等公司,十年間每年的凈利潤均為正,但卻沒有進行分紅。以國恒為例鐵路,2001年至2010年十年間,凈利潤最低為264萬元,最高為5118萬元,累計利潤為26593萬元,但卻一直沒有給股東任何現金分紅回報。 與國恒鐵路類似,多倫股份在長達13年的時間里沒有進行分紅。 英特集團是另一只不折不扣的“鐵公雞”,自1996年上市以來,其從未向股東派現。11年來公司累計凈利潤已過億元,但即使是在2005~2010年凈利潤持續增長的情況下,公司依舊“一毛不拔”。 已上市20年卻連續10年沒有分紅的匯通能源,在2011年還進行了再融資,定向增發不超過4800萬股,投向巴音錫勒風電場的二期項目。 再如三普藥業,在1996~2010年15年間,沒有派發一分錢的現金紅利,也沒送轉股本。即使是在公司2010年實現凈利潤3.02億元、2010年未分配利潤高達7.03億元的情況下,依然“不分配、不轉增”,真可謂是“一毛不拔”。在證監會宣布將對長期未分紅公司采取監管措施后,三普藥業立刻公布了2011年“每10股派10元(含稅)轉增10股”的分紅方案。 /機會/ 分紅體現投資價值中證紅利指數跑贏大盤 上市公司“分紅”的多寡,是選股的核心指標之一。近段時間來,市場對分紅企業的關注度加強,不少股票在“股權登記日”前遭到資金瘋狂炒作,上演了一輪搶權行情。 成熟市場分紅比例高 在成熟市場,由于投資者經驗和知識程度足夠高、機構投資者比較多,價值投資盛行且可行,判斷一家公司是否具備投資價值,分紅水平無疑是最重要的指標之一。 國信證券數據統計顯示,2001年以來,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日本等成熟股票市場的股息率(每股派息與股票價格之比)呈現上升的態勢。比如,2001年,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日本主要指數的股息率分別為1.35%、2.57%、2.65%、1.9%、0.84%,而到了2011年,上述國家的主要股指股息率分別為2.12%、3.89%、4.11%、4.91%、2.28%,上升趨勢明顯。 相反,印度、俄羅斯等新興市場的股息率升幅不夠明顯。2001年,印度主要股指股息率為1.52%,俄羅斯主要股指2003年的股息率為4.08%。2011年,印、俄主要股指的股息率分別為1.53%、2.26%。 A股分紅波動大 和印度、俄羅斯等新興市場類似,A股市場2001年以來的股息率波動較大,既有2005年3.16%、2008年2.03%較高的股息率,也有2007、2009、2010分別為0.64%、0.68%、0.99%較低的股息率。2011年,A股滬深300指數股息率為1.43%,遠低于一年期存款利率。 從具體數據來看,證監會統計顯示,2011年,滬深兩市2403家上市公司中,有1613家上市公司提出現金分紅方案,占全部上市公司家數的67.12%,比上年提高6.39個百分點。根據方案,預計現金分紅金額為6067.64億元,比上年增長21.21%,占全部上市公司2011年實現凈利潤的31.35%,現金分紅增幅高出凈利潤增幅8.07個百分點。 國信證券統計顯示,從行業數據來看,交通運輸行業的分紅無論是盈利公司占比還是分紅公司占比都顯著地高于其他公司,其次則是金融服務。 中證紅利指數跑贏大盤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雖然A股股息率每年波動較大,且股息率漲幅不明顯,但若從股票投資的角度看,長期投資熱衷分紅的上市公司,往往能夠帶來超額收益。 2005年5月26日,中證紅利指數正式發布,該指數挑選了上海、深圳交易所中現金股息率高、分紅比較穩定、具有一定規模及流動性的100只股票作為樣本,以反映A股市場高紅利股票的整體狀況和走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將中證紅利指數與上證綜指進行疊加后發現,中證紅利指數表現整體優于大盤。 2006年4月14日~2007年10月16日,中證紅利指數上漲453.11%,同期上證綜指漲幅360.42%,漲幅前者更大。 2007年10月16日~2008年11月4日,中證紅利指數跌幅72.72%,上證綜指跌幅72.14%,跌幅相當。 2008年11月4日至今,中證紅利指數漲幅68.18%;上證綜指漲幅41.27%,中證紅利再次跑贏。 關注“搶權”行情 目前管理層頻頻出爐政策鼓勵上市公司分紅,日信證券分析師徐海洋指出,從2011年年報分配方案入手,預計低估值、高分紅的公司可以獲得制度紅利。 徐海洋指出,在對低估值高分紅公司的篩選中,應關注多個指標。比如是否連續三年分紅——只有連續分紅的企業,才能展現持續較強的盈利能力;股息率是否超過1%——息率越高,類債券的性質越大,投資的邊際效應越強;估值是否較低——估值越低,安全邊際越高;行業是否成熟,公司是否且具有一定壟斷性等。 實際上,近段時間以來,A股的確涌現出一波“搶權行情”。 5月10日是江鉆股份、涪陵榨菜、東軟載波、通裕重工、雙塔食品、碧水源、湘鄂情等多只股票的“股權登記日”。從日線圖上看,這些股票在“股權登記日”數天前,均被資金大肆炒作。 統計顯示,5月份以來,江鉆股份的漲幅超過34%,分配方案為10派2元(含稅);東軟載波漲幅超過32%,分配方案為10轉12派10(含稅);碧水源最大漲幅達15%,分配方案為10轉10派5(含稅)。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根據巨靈數據統計發現,5月14~17日,A股共有73只股票將進行利潤分配前的股權登記。這其中,股息率大于1%的股票共有35只。這其中,股息率最大的五只股票是日發數碼、天山股份、桂林三金、長榮股份、武漢健民,股息率依次為3.5%、3%、2.9%、2.7%、2.6%。這其中,日發數碼10轉5派10(含稅),天山股份10轉8派7(含稅)。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上海:021-61283003深圳:0755-83520159成都:028-86516389028-86740011無錫:15152247316廣州:020-89660257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日本 | 开心五月欧美激情在线 | 亚洲一国产欧美在线看 | 中文字幕日本久久2019 | 在线小视频亚洲 | 日韩精品欧美专区国内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