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5-10 01:47:16
盡管汽車銷量呈現低速增長,但是經銷商的規模仍然在不斷擴大。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祝賀 伍雨石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祝賀 伍雨石 發自北京
盡管汽車銷量呈現低速增長,但是經銷商的規模仍然在不斷擴大。5月8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在京發布“2011年度中國汽車流通行業經銷商百強排行榜”,21家中國汽車經銷商集團入主“百億俱樂部”。其中,廣匯汽車、龐大汽貿、國機汽車分別以2011年度640.88億元、554.55億元和508.21億元的營業額,位居行業前三。
按照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統計,2011年度百強經銷商集團的營業收入達到了8515.27億元,同比增長26%;百強經銷商的總銷量達到392萬輛,同比增長41%。
“這一增長高出產業銷量增速的38.5個百分點,2011年整個汽車產業增速僅僅為是2.45%。”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沈進軍表示。
不過,當行業資源愈發集中之時,中國汽車市場仍舊無可避免地陷入微增長的“困境”,這也令眾多經銷商集團的經營風險、盈利水平與生存環境面臨諸多的考驗。
資源強勢集中
按照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1年度經銷商百強企業營業收入已達8515.27億元,同比增長26%;銷量達392萬輛,同比增長41%;其中,百強經營商人力資源總額達32.94萬人,同比增長23%;此外,2011年度百強企業所包含的經營網店數量達到5665家,同比增長82%,其中授權4S店達3952家,同比增長27%。
除了經營規模不斷擴大,各汽車集團的整體營收水平也在迅速增長。從營業收入總額來看,2011年度營業收入達到百億的經銷商集團已達21家;營業收入超過500億元的企業已增至3家。
“榜首企業營業收入逐年提升,今年位列第一的經銷商集團廣匯汽車營業收入超過640億元,同比增長19.14%。”沈進軍表示。
“超過500億元營業收入的經銷商集團在2009年度是沒有的,2010年出現了2家,2011年涌現出3家。位居榜首集團在2009年是355億元,2010年是538億元,2011年達到641億元。”沈進軍表示。
此外,汽車經銷商集團整體銷售收入的提升趨勢也頗為明顯。從2009年至2011年,經銷商百強排行榜第50名銷售收入已由13億元增至2011的50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百億集團中的企業盈利能力強勁,成長快速,銷售增速更為突出:其中,百億集團銷售額占整體百強企業60%,2011年度百億集團收入增速為59%,銷量(含新車和二手車)增速為30%,凈利潤增長率更是高達61%,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整車銷售恐不再賺錢?
統計顯示,2010年度百強企業已上市5家,融資規模達到133.76億元;2011年,又有3家百強企業成功登陸上交所、深交所和香港聯交所,使得2011年度百強企業上市企業已達8家,總融資規模超過200億元,百強企業資本市場融資腳步仍然在加快。
通過融資不斷擴大經營規模,在眼下的市場環境中,對利潤的刺激作用明顯不如往日。
盡管從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統計數據來看,經銷商集團的盈利水平“穩中有升”,即2011年度百強企業整體毛利水平達7.62%,高出2010年度1個百分點;凈利率達2.31%,與2010年度持平;資產回報率水平提升至29.31%,比2010年度提升6.5個百分點。
事實上,經銷商集團的盈利能力已經急轉直下。剛晉級為2011年汽車經銷商“百強榜”第一名的廣匯汽車董事兼CEO王震表示,從凈利潤的角度來看,行業平均數據表明整車銷售已經不再賺錢。
此外,龐大集團(601258)日前公布的2012年第一季度報告顯示,一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8億元,同比下降33.26%。龐大認為,這或許與龐大集團經營戰略的調整有關。2011年報顯示,龐大2011年網點快速擴張,新增網點331家 (增幅35.7%),其中4S店264家(增速66.5%)。為此,龐大集團今年放緩了新店擴張速度。
龐大集團董事會秘書王寅表示,今年集團建店速度將繼續放緩,預計全年4S店建設規模將縮減至150~200家。
但是,行業的增速并未放緩,經銷商的投入仍然是水漲船高。來自中國進口汽車貿易中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高檔、豪華車品牌新增4S店99家店,這意味著競爭越來越激烈,經營成本越來越高。
一方面,經銷商在不斷通過融資來擴大經營規模,但是另一方面,汽車市場增長的放緩,也在不斷壓縮經銷商的利潤水平。
“今年經銷商集團的利潤會大幅下滑,經營高檔車、豪華車品牌的經銷商或受到較小的影響。”信達證券汽車行業分析師邢海芝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豪華車經營相對樂觀
有經銷商人士認為,造成高端車單車利潤率下滑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國家經濟走勢的影響。但是在解構和比較了各細分市場的經營利潤后,不少經銷商仍然將目光集中于豪華車這一高端領域。
中國正通汽車服務控股有限公司首席運營官莫國材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2006年到2011年的復合增長率來看,高端產品市場是40%左右,而超高端產品市場達到了56%。他預計,未來五年超高端產品市場的復合增長率還將達到40%以上,高端產品市場的增長率或許為20%以上。因此“集團在未來將重點關注高端和超高端產品市場。”
“從企業利潤和市場層面分別來看,首先,高端和超高端產品的毛利率遠高于中低端產品。其次,從市場來看,今年一季度,寶馬、奔馳、奧迪等高端車企業都取得了30%以上的增長,高端車和超高端車市場在未來還有較強的滲透空間。”莫國材表示。
不過他也坦率地承認,受去年汽車整體市場下滑的影響,高端車的經銷商的毛利率確實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今年對集團來講,高端車市場的利潤率要增長會很難,但還是能夠維持在去年的水平,并不會出現太明顯的下滑。”莫國材表示。
“雖然高端車單車利潤在下降,但由于量會增長,所以兩者之間的對沖,將不會對整體利潤產生太大的影響。”莫正材對于經營豪華車仍然相對樂觀。
湖北恒信德龍實業有限公司汽車事業部總經理熊更則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國家政策調控對高端車市場產生很大的影響。
“春節之后,國家實行了資金緊縮的政策,高端車市場的客戶,如來自于房地產行業以及金融行業的客戶,在高端車市場的資金投入量在縮減。其次,今年高端車企業在中國市場計劃的銷量規模都很大,給經銷商定了很高的銷量目標,經銷商的單車利潤被大幅壓縮。”熊更說。
與此同時,伴隨著汽車銷量增幅的放緩和經營利潤的下滑,汽車經銷商的并購整合的案例也在增多。
對此現象,莫國材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兩年,多家經銷商集團都實現了上市,在上市后,集團就更需要擴大經營規模。
“擴大經營規模的方式,一是擴大自建店網絡規模,新建自建店;二就是選擇并購整合。”莫國材說,“雖然現在很多集團都是選擇用兩條腿走路,擴大自建店網絡規模的同時,積極對其他經銷商進行并購整合。”
莫國材認為,現在并購整合已經形成了一個競爭的態勢,幾家大的經銷商集團不斷進行并購整合,其他的集團也會提高警惕性并積極參與進來,未來兼并的趨勢仍然會持續呈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