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4-21 01:04:56
每經編輯 郎曉俊 每經記者 趙陽戈
郎曉俊 每經記者 趙陽戈
在房地產市場遭遇空前嚴厲的調控政策之下,家居行業也被波及,遭遇了“嚴寒”。
但就在這樣的市場氛圍下,仍然有一家上市公司能保持高速的增長,它就是作為定制衣柜第一股的索菲亞(002572,收盤價39.08元)。什么是定制衣柜?這種產品與傳統產品之間有什么區別?為什么它能夠保持高速增長?《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定制衣柜加速攻城略地
據公開信息,索菲亞成立于2003年,2008~2011年的業績分別為2269.25萬元、4689.6萬元、9299.73萬元、1.35億元,呈現逐年增長的態勢。即使是在房地產調控政策重壓下的2011年,公司業績同比增長率仍達到44.87%的高位。這一成績在眾多同處家居行業的上市公司當中,儼然算得上是一個“優等生”。
作為索菲亞主營業務的定制衣柜又稱整體衣柜,是通過量身定做、個性化設計、標準化和規模化的生產,并按照用戶需求、根據居室格局專業安裝組合成的衣柜。與成品衣柜相比,定制衣柜能更充分合理地利用有效空間。另一方面,與手工打制衣柜大芯板、夾板的用材相比,定制衣柜多采用的E1級板材,環保優勢明顯。根據2009年的《中國整體衣柜市場前景調查與分析報告》的統計數據,在我國城市居民家庭中,定制衣柜的擁有率還不到7%,遠低于歐美發達國家70%以上的平均水平,未來發展空間大有可圖。
索菲亞招股說明書顯示,由于該細分行業起步較晚,定制衣柜市場份額僅為15%,遠遠低于成品衣柜的50%和手工打制衣柜的35%。
安信證券在其研究報告中提出,隨著定制衣柜搶占市場的不斷加速,預計到2014年,其市場容量將達到200億元,份額提升至40%。
東方證券分析師鄭愷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定制衣柜從2001年左右開始進入市場,歷經十多年的市場培育后,目前正處于市場導入期向高速成長期轉型的態勢。”
由此可見,在當前的市場大背景下,索菲亞這家首只定制衣柜上市公司無疑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產能瓶頸問題得到緩解
索菲亞的年報顯示,在2011年市場整體態勢不樂觀的情況下,公司通過提升整體的宣傳投入,以及成立研究院對產品技術進行設計,使得產品的市場認可度有了較大提升,間接帶來了銷量的大幅提升。目前公司產品的市場占有率排在第一位。
到2011年,索菲亞的現金流達到了1.4億元,同比增長38.89%。可以看出公司產品的銷量大增,而銷售的回款也較為迅速,整體的經營收益有很大的提升。
回款的迅速得益于定制衣柜的經營模式。有家居行業業內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定制衣柜產品需要預先進行室內空間測量,這時會收取消費者部分費用。如果消費者最終選擇產品,費用直接抵消相應貨款;如果不定制,則費用也不會退回。當消費者正式簽定合同后,還需要交納部分貨款,這時廠家收到訂單和貨款之后才會開始生產。因此,只要渠道夠廣,庫存和回款對于定制衣柜企業來說并不是問題。
在銷售態勢迅猛的情況下,索菲亞2011年增加了近700萬元的主材存貨,以應對市場對產品的大量需求,盡力保證產品的生產供應速度。
“由于產品需求量的增大,索菲亞原先承諾的從下訂單到發貨的15天時間已然無法達標,現在的情況基本上是1個月左右,但仍高于行業1個半月至2個月的效率。”上述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
如此供不應求的場面,原因還在于索菲亞成熟的經銷商體系。年報顯示,到2011年底,公司在全國的經銷商所開設的專賣店數量達到800家,2012年還要新開200家左右。更令人關注的是,索菲亞將在三、四線城市增加100家左右的新店。
“在目前一、二線市場覆蓋接近飽和、競爭激烈的情況下,三、四線市場的空間更加廣闊,具有前瞻性的戰略布局將有利于公司未來的高增長和銷量。”鄭愷表示。
索菲亞在上市后的首個募投項目為 “定制衣柜技術升級改造項目”,公司預計,此次技改完成后,產能瓶頸問題有望得到改善。
擬參與行業標準制定
另外,3月5日索菲亞發布公告,宣布收購四川寧基建筑裝飾材料公司為其控股子公司。“此舉是為了輻射西部大區,降低運輸成本,提高出貨效率,從而彌補公司在內地市場的產能不足問題。”安信證券分析師張龍告訴記者。
“公司現在組建了研究院,打算參與標準制定。”索菲亞證券事務代表陳曼齊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由于整個行業起步較晚,針對定制衣柜的行業標準并未建立,一些小企業也就不會受到技術、工藝等門檻的約束。這一情況對索菲亞來說顯然不利。針對這種情況,公司成立了自己的研究院,試著起草行業標準,并希望以起草人的身份向行業協會提出申請并制定標準,這對于公司自身的發展大有益處。
武漢建筑裝飾協會會長張智海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一旦行業標準出臺,門檻得以建立,行業將得到更好整合和良性發展,對索菲亞這種品牌產品將構成利好。
“目前對公司來說,人才儲備是關鍵。”陳曼齊表示,隨著公司的發展壯大,人才需求日益膨脹,不過公司對此已有部署。據索菲亞公告顯示,公司將通過內部人才激勵制度和外部招聘培訓的雙重機制來解決人才儲備問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