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4-21 01:04:04
每經編輯 李智 每經記者 楊蘇
李智 每經記者 楊蘇
2011年,高送轉題材意外遭遇了滑鐵盧,但對于一些個股來說,誘人的送轉方案仍是股價上行的巨大動力。這些個股抓住了填權階段的機會,成為了2011年高送轉行情當中的“星星之火”。今年這樣的情形又會否重現?
曾經,高送轉是一個足以令資金瘋狂的話題,“10轉10”的出現往往是股價大漲的開始,山東黃金、中兵光電等一只只牛股的橫空出世,讓高送轉被貼上了“A股永恒炒作題材”的標簽。然而,當高送轉的稀缺性逐漸消失之時,這一題材在2011年走進了10年的最低谷。
進入2012年4月,上市公司年報高潮正式到來,高送轉預案比比皆是,但是在走勢上能讓人留下深刻記憶的公司屈指可數。當然,這并不代表高送轉“傳奇”的就此終結,陸續實施的分配方案和蠢蠢欲動的資金,讓各方對填權行情的到來更加期待。
高送轉題材光環漸褪
對于追逐高送轉概念的資金來說,2011年無疑是一段不愿回憶的歷史。在這一年,A股市場上市公司的慷慨程度空前,提出高送轉分配方案之多,送轉股份比例之高,足以令大批闖蕩股市多年的老股民瞠目結舌。曾經難得一見的高送轉方案,在一夜之間成了隨處可見的“大路貨”。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的數據顯示,在2010年年報中提出轉股、送股方案的上市公司超過了500家,其中能被稱為高送轉的(每10股送轉股在8股以上)的就有接近230家,而10轉(送)15股以上的有同仁堂、迪康藥業及中瑞思創等10家公司,梅花集團更是以每10股轉增16.86股派5元的分配方案,成為2010年報的送轉之王。而在2011年半年報中,又有超過40家上市公司提出了高送轉方案。
在過去的幾年中,高送轉概念孵化出了一只只大牛股,是歷年年報或者中報行情中的絕對主角。但是,當大批投資者按照曾經的炒作方式在去年重金布局高送轉板塊之時,卻意外地遭遇了滑鐵盧。科倫藥業(10轉10派5)、機器人(10送5轉7派1元)等一大批個股公布的高送轉方案,并沒有成為大漲的導火索,反倒成為了股價毒藥。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去年披露高送轉方案當日遭遇“見光死”的公司并不在少數,超日太陽、三安光電、碧水源、合康變頻等一大批公司均有類似的遭遇。
除了2010年年報高送轉概念遭遇滑鐵盧之外,去年中報高比例分配的上市公司也頻頻遭遇資金的冷眼,比如以10轉15榮登中報送轉榜單首位的龐大集團為例。去年8月29日,在公司提出驚人的分配方案當日,股價就大跌8.84%,從此股價一蹶不振,股價區間跌幅一度接近六成。
華泰證券公布的數據顯示,自2001年以來,A股年報高送轉個股在每年一季度均獲得較高的超額收益,平均值達15.30%,其中僅2002年、2004年和2005年低于10%,2006年一季度高送轉個股平均超額收益達57.85%。但是,高送轉概念股的“優良傳統”在去年被無情打破。數據顯示,2010年年報公布后一季度的超額收益為-6.91%,多年以來一直是賺錢法寶的高送轉概念,卻突然之間成為虧錢陷阱。
填權行情成亮點
2011年,高送轉題材遭遇滑鐵盧是不爭的事實,但是對于一些個股來說,誘人的送轉方案依舊是股價上行的巨大動力,只是在炒作階段上與過去有著巨大的不同而已。
要知道,高送轉題材的炒作一般分為四個階段,一是方案公布前的朦朧期,二是方案公布后的利好兌現期,三是股權登記之前的搶權期,最后則是除權之后的填權期。對于絕大多數的投資者來說,可能因為難以把握哪些個股會出現高送轉而錯失朦朧期。從去年的走勢來看,高送轉方案的兌現往往成為股價見光死的“毒藥”,搶權期更是表現平平。
不過,一些個股依舊抓住了最后的填權階段的機會,成為了2011年高送轉行情當中的“星星之火”,曾一度掙扎于暫停上市邊緣的迪康藥業,就成為了其中一顆最為耀眼的明星。
2011年3月3日,迪康藥業出人意料地公布了每10股轉增15股的分配方案,立刻成為股價暴漲的“導火索”,方案披露后8個交易日區間漲幅超過了45%,隨后其股價也正如大家預期的一般開始震蕩下跌。
然而令人沒有想到的是,平靜的股價之下隱藏的是資金的蠢蠢欲動。在迪康藥業2011年4月8日實施了10轉15的高送轉方案當天,蓄勢已久的資金便將公司推向了漲停板,而這只是瘋狂的開始。在隨后的8個交易日中,迪康藥業連拉大陽,先后四次觸及漲停板,總的來看,自除權算起共計9個交易日,迪康藥業累計漲幅高達76%,將填權行情的瘋狂演繹得淋漓盡致。
當然,在去年強勢上演填權行情的個股遠遠不止迪康藥業一只,正是在它的刺激下,一大批高送轉個股走出了填權行情,10轉10的冠福家用,在5月31日除權后的一個多月時間中穩步上漲,區間漲幅超過90%,距離成功填權僅一線之隔;同樣也是10轉10的天業股份,在5月25日除權后曾經歷了小幅下挫后股價掉頭向上,在整整兩個月的填權之路上,其股價最大區間漲幅也接近9成。除此之外,塔牌集團、康得新、恒泰艾普、大禹節水、南風股份也都有著令人眼前一亮的表現。實際上,從《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數據來看,即使在行情格外慘淡的2011年,也有不少高送轉公司表現出來填權的傾向,只是走勢有強有弱而已。
按照規定,上市公司必須在2月至4月之間披露年報,分配方案自然也會在這個時間段披露,在經過股東大會審議之后,5、6和7月份就迎來了除權高峰期。巨靈財經終端顯示,2010年度有接近230家上市公司提出了10轉(送)8以上(含8)的高送轉方案,而在5月、6月、7月和8月單月,分別約有30家、160家、150家和80家出現了不同幅度的上漲。而在這四個月間,上證指數除了在6月份有小幅上漲外,其余三個月均出現了下跌。也就是說,在高送轉題材陷入低谷的2011年,在填權期到來時卻有著明顯強于大盤的表現,并且在6、7月份達到一個高峰。
·關注個股◆成都路橋
成都路橋 (002628,收盤價13.21元)
2011年年報分配方案為,以總股本1.67億股為基數,每10股派1.2元轉增10股。成都路橋于3月29日除權除息,但此后股價僅微幅上漲0.11元。不過,自2012年1月6日創出7.6元的“地板價”后,成都路橋股價一路狂奔,截至昨日累計漲幅達到74%。
值得注意的是,受益于四川省特別是成都市的交通建設,2012年4月6日以來,成都路橋連續六次公告框架協議或中標合同。記者根據公告統計出,成都路橋上市后公布重大合同金額累計38.84億元,其中2012年已達到25.82億元,這已經超過了2011年全年25.5億元的營業收入。
對此,國泰君安認為,成都路橋在中小型項目與成都周邊市場公司存在傳統優勢,上市后先后取得超30億施工合同,12年完成40億新增目標可能性較大。那么公司是否會延續4月合同密集公布的情況呢?成都路橋工作人員在電話中稱,業務部門了解情況更為準確,公司正在積極參與成都的建設和招標工程中。
成都路橋2012年一季報顯示,公司未來業績持續增長,上半年將同比增長10%~40%。原因一是“近年大幅增長的中標合同帶來的營業收入增長在本年有所體現”,二是“深化精確管理,嚴格控制成本費用支出,提高了盈利能力,凈利潤相應增加”。
◆東方電熱
東方電熱(300217,收盤價29.67元)主營業務主要集中在民用電加熱器和工業用電加熱器兩大方面,2011年均實現了較快的增長。公司2011年報分配方案為以8988萬股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12股派2元。
對于投資者提出分配比例過高的質疑,東方電熱解釋為,公司經濟效益在2011年實現了良好的增長,為了回報廣大投資者,因此公司才在2011年年報中提出高送轉分配方案。不過,3月28日年報公布當天,公司股價即告跌停,此后一直橫盤整理,并未有啟動。值得注意的是,東方電熱是名副其實的“袖珍”股,流通盤僅有2300萬股,今年以來累計漲幅約10%。
記者還注意到,東方電熱2011年報顯示毛利率有所提升,主要是工業電加熱毛利率較高并且比重增加。2011年度營業收入7.16億元,同比增長20.87%,而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0.77億元,同比增加41.26%。
此外,董事長譚榮生在投資者關系互動平臺上自信地表示,公司經營處于同行業的第一梯隊。2012年,公司將堅持民用和工業用電加熱器雙重發展的策略,并在這兩個方面加強各細分市場的滲透和擴張,例如民用方面的水加熱,工業用方面的石油化工、天然氣等領域,力求分散風險,保障公司未來業績的良性穩定增長。
◆中海達
中海達(300177,收盤價10.51元)半年內兩次推出10轉10的高送轉方案。2011年10月31日,中海達以總股本5000萬股為基數,每10股轉增10股;2012年4月9日,中海達以總股本1億股為基數,每10股派1元轉增10股。不過,中海達除權除息日后,股價僅略微上漲0.8元,而今年以來累計漲幅也僅在10%左右。
中海達主營業務為高精度衛星導航定位系統(GNSS)軟硬件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提供基于高精度GNSS技術的系統工程解決方案及相關服務。2011年營業收入3.1億元,同比增長25.7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6229.41萬元,同比增長31.79%。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高管近期持續增持股份,不過許多投資者在網絡平臺上頻頻質疑此舉為小非減持鋪墊。而招商證券在3月8日調研報告中透露,中海達稱國信弘盛持有的限售股份2月15日解禁后,已經全部撤出,大小非累計已經出貨約1000多萬股。
◆東軟載波
以電力線載波通信技術作為研發方向的東軟載波 (300183,前收盤價60.16元),2011年年報分配方案為,以總股本1億股為基數,每10股派10元轉增12股。
2011年2月22日上市以來,東軟載波股價處于強勁上升通道。而在3月29日年報公布當天,東軟載波跌停,此后股價波動不大。
不過,東軟載波凈利潤增速大幅超過營收,幅度幾近翻倍。2011年公司營業收入3.77億元,同比增長62.24%。而營業利潤高達2.12億元,同比增長108.66%;凈利潤為2.04億元,同比增長96.96%。
對于2012年一季報,浙商證券稱,公司一季度EPS為0.52元,由于增值稅退稅原因,公司業績略高于預期。主要原因是公司各項業務進展順利,公司四代芯片正式開始銷售。由于四代芯片相比三代芯片集成度更高,性能更穩定,性價比更好,取得良好的效益,贏得了客戶的廣泛贊譽。
值得注意的是,東軟載波未來或將受益稅率優惠。東軟載波稱,公司一季報中收到的稅費返還為2011年增值稅即征即退稅款,2011年公司所得稅稅率為15%,如果重點軟件企業獲批后,所得稅稅率將按照10%稅率執行,所得稅將統一匯算清繳。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