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評論

每經網首頁 > 評論 > 正文

張茉楠:中小企業轉型壓力大于融資難

2012-04-14 01:10:36

張茉楠 (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副研究員)

央行12日發布的一季度金融數據顯示,3月份我國新增人民幣貸款自去年1月份以來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達到1.01萬億元,遠超市場預期。與之形成鮮明相對的是,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企業的資金成本依然居高不下,這說明實體經濟與銀行金融系統流動性分化的局面依舊嚴重。筆者有兩點疑問,中小企業“回歸實體”到底有多難?中小企業還有比資金壓力更大的壓力嗎?

當前,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發達國家,“回歸實體”都是一個熱門詞。近些年,由于勞動力、資金、原材料、土地和資源環境成本不斷攀升,人民幣進入戰略性升值通道,我國已經進入了高成本時代。這對于依賴于“成本驅動”以及處于全球產業鏈低端的中小企業而言,利潤空間越來越小,被淘汰出局的越來越多,做實業變得越來越難。特別是面對著金融危機以來,發達國家再工業化的新趨勢,中國的中小企業結構調整壓力要遠遠大于資金的壓力。

除了融資難,中小企業感到“實業難做”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傳統制造業利潤被成本上漲因素抵消殆盡。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保持了高速增長,其中農村勞動力轉移和勞動人口占比持續上升,這不僅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也通過高儲蓄率保證了資本存量的不斷增加,但這一增長動力在2004年之后開始弱化。2004年前后,東南沿海出現了低端勞動力供給緊張的問題,制造業成為“用工荒”重災區,隨后在一些中部地區,如湖南、河南等農村勞動力流出省份,也出現了用工緊張的現象。

從趨勢性的角度上看,跨越“劉易斯”拐點之后的勞動力成本上升、金融屬性推動的大宗商品原材料價格上漲,形成中小企業利潤水平的長期擠壓效應。2011年初,阿里巴巴對江蘇、廣東、湖北、吉林和四川5省588個制造業企業進行抽樣調查顯示,原材料在總成本總占比最高,超過了62%,其余依次是銷售、人工和財務成本,占比分別超過13%、12%和4.5%;原材料和人工成本在2008年~2010年間呈不斷上升趨勢。此外,我國中小企業承擔著高稅負是個不爭的事實。中小企業稅收占銷售收入的負擔率為6.81%,高于全國各類企業6.65%的平均水平;稅收占資產總額的負擔率為4.9%,高于全國1.91%的平均水平。過重的稅負不但增大了企業的負擔,而且降低了企業的投資能力和競爭能力。

而從國際大環境看,中小企業正在遭遇全球“再工業化”下的新挑戰。國際金融危機后,美歐意識到需要改變過去那種 “債務推動型”增長模式,重歸實體經濟愿望強烈,“再工業化”思想在美歐國家盛行,而中小企業也成為美歐“再工業化”戰略實施的主要經濟載體。

從當前美歐制造業回流的政策和影響來看,國際金融危機后,美國把過去大量的工業生產環節轉移到海外的“去工業化”,轉變為現在的“再工業化”政策調增。這一動向對我國中小企業會產生巨大影響,美國產業轉移政策,如海外產業國內化以及圍繞科技創新、產業創新及產業化的全球制高點的競爭將更加激烈。2010年1月27日,美國總統奧巴馬發起“國家出口倡議”,通過保護知識產權等,為本國中小企業自由公平進入國際市場保駕護航。近期,奧巴馬正在實施“金鑰匙”計劃,擬推動4000家中小企業進入中國。盡管美在華投資回報開始下滑,然而企業盈利率仍然保持高位,增幅達到30%以上,而美國中小企業涌入中國淘金,有可能掀起一輪“鯰魚效應”。

美國為實現“再工業”戰略而強化其中小企業出口競爭力的舉措,比如可能會以專利、知識產權、技術標準等手段,加大對高新技術的控制和市場壟斷,提出更高的標準,這勢必對我國中小企業出口競爭持續產生重大挑戰。中小企業“回歸實體”,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內外雙重考驗,中小企業必須加快創新和轉型來應對挑戰。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在线中 | 日韩精品一本中文在线 | 在线观看日本免费a∨下 | 五月亭亭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免费的日本精品视频 | 亚洲综合色区另类小说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