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4-13 01:47:44
每經編輯 王政楠 每經記者 祝賀 發自北京
王政楠 每經記者 祝賀 發自北京
日前,在本田中國汽車事業中期戰略發布會上,針對合資企業零部件采購的主導權,以及本田體系內零部件采購價格偏高等問題,倉石誠司認為可以通過本土化車型的開發,增大本土零部件的采購比例可以解決上述問題。
對于本田在中國市場增速低于整體市場的問題,倉石誠司坦言,是本田錯估了中國市場的增長潛力,同時沒有針對中國相關政策作出及時反應和調整;而更深層的原因,就是本田在中國的本地化程度不高所導致的。
加大本土零部件比例
本田封閉性的零部件供應鏈體系,被認為是本田在華難以輕裝上陣的一個弊端。本田在華的供應鏈體系中,日資供應商的話語權過于強勢,直接導致了主機廠在成本控制上缺乏自主決策、執行的能力。
倉石誠司解釋說,此前本田的車型都是針對其他市場開發的,比如北美等,零部件企業會在整車的研發過程中共同參與開發,所以導致在車型開發初期就決定了零部件采購的供應商,部分零部件還會涉及到知識產權的問題,所以導致了全球車型直接引入到中國市場之后,零部件供應商不會發生變化。這導致了主機廠采購零部件,并不是自己直接向供應商采購,而是向供應商提出需求,供應商與日方進行確認后,供應商才會向主機廠提供產品。
“這樣的話,即使想要提升中國本土供應商的比例也很操作,當車型研發和投放策略改變之后,本田就能進一步提高中國本土零部件采購的比例。”倉石誠司這樣解釋本田在華零部件采購的現狀。
倉石誠司指出,在這個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就是在開發初期階段就和零部件供應商一起推進開發工作。這樣做的目的是保證本田在初期階段就可以對中國本土的供應商進行更多指導和監督,從而高效地提高其在中國本土采購的比例。
“隨著中國專用車型以及中國主導車型的研發工作的加強,我們會進一步提高合資公司的研發能力。”倉石誠司說,“中國本土的零部件供應商可以在很早的階段就介入,參與到新產品的研發中來。”業內專家表示,如果本田不改變目前的做法,就很難提高在中國國內的競爭力;而本田若能在新產品開發早期與更多中國本土零部件商進行溝通、讓他們參與到產品的研發中的話,不僅產品質量有保證,價格上也有絕對優勢,這樣本田的成本競爭力必定會大大增強。
本田再提小型化戰略
從2013年到2015年,本田將連續投放10款以上的新車型和全新改款車型。到2015年,本田品牌車型的銷量將比2011年翻一番。
為配合新品投放,本田在產能方面已做好準備。今年7月,東風本田第二工廠將正式投產,新工廠將導入全球最先進的生產技術,將成為具備優良環保性能的人性化先進工廠。此外,廣汽本田也在籌劃建設第三生產線,計劃于2014年投產。
業內人士表示,能夠提供針對中國市場研發的新產品,證明本田在強化研發本地化方面已有不小的進展。據本田方面透露,未來本田在中國會以小型車為中心,廣汽本田和東風本田都已經擁有自己的研發團隊,積極致力于自主品牌車型的研發。
“我們希望在未來能構筑起由中國人主導的產品研發體制,以此提供超越中國顧客期待的新產品。”倉石誠司說。他還表示,本田未來會加快新產品的研發和投放,為中國市場打造專用車型,推出以中國市場為主導的車型,研發成果的第一步將在北京車展上展出。
此外,Acura發布全新中文品牌口號,并將攜三款中國首發新車型登陸北京車展。在本田占據優勢地位的小排量車型方面,搭載了較小排量發動機的Acura系列車型將從明年開始陸續引入中國。并且,在未來3年內,Acura將全面更新旗下所有車型的動力總成。
“車型數量增加的同時,我認為更為重要的是如何更好滿足中國顧客的需求。”倉石誠司說,“今后我們將增加投放專門針對中國市場研發的新產品,以更好地滿足中國顧客的需求。”
今后,包括本田的全球車型都會有更多中國元素和中國需求的體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