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2-04-11 14:32:05
正如一百多年前湖南書生曾國藩創立湘軍一樣,按照劉晝的計劃,他要將達晨創投打造成一支創投的精英部隊,下面一層層設置軍長、師長、團長,每一個員工都是精兵。
搞四化建設,跨出去“洋起來”
一家成立剛剛滿10年的機構,憑借著出色的業績和“以外資眼光看項目,以內資手法做項目”的方式確立了江湖地位。而劉晝總結的“六條軍規”和“10個DNA”更是讓達晨模式打上了鮮明的成功標簽。
不過,一直強調走在行業前頭的達晨顯然并不滿足于是一家“靠譜”的創投這樣的評價,這群湖南蠻子有著自己更深遠的想法。
正如一百多年前湖南書生曾國藩創立湘軍一樣,按照劉晝的計劃,他要將達晨打造成一支創投的精英部隊,下面一層層設置軍長、師長、團長,每一個員工都是精兵。在這樣的規劃下,對于下一步如何走,他們提出了自己的四化建設:
專業化,在投資領域,將專注于文化傳媒、消費服務、現代農業、節能環保,四大專業并駕齊驅。以文化產業投資為例,率先于2010年底成立的湖南文化產業投資基金已經落子八單,一定程度上確立了領先優勢。
渠道化,在投資渠道上,完成全國35個點的布局,密切與政府、銀行、中介、商會等聯系,進一步擴展渠道。
品牌化,越是在當前創投行業魚龍混雜的背景下,越是要愛惜羽毛,珍視品牌的作用。這一點,大多數本土機構還僅僅停留在日常宣傳的階段,達晨已經開始考慮危機公關等有可能對企業品牌的影響。
國際化,盡管合伙人里面只有一個人可以用英語交流,但依然不防礙他們國際化的追求。劉晝認為,創投資金流、人才流甚至技術模式的土洋結合、兼容并包是必然的發展趨勢,而一直被認為有點“土”的達晨下一步必須跨出去“洋起來”,第一期美元基金的成功募集和運作僅僅只是開始。未來將加大對移動互聯網項目的投資。
除此之外,對于未來的并購市場,達晨也有著自己的判斷和認識,“今年應該是創投的并購投資準備元年,隨著前幾年基金到期時間陸續到來,肯定有一些項目上不了市,這都為并購市場醞釀著機會。”劉晝透露,達晨正在籌劃設立相關基金。
采訪進行到最后,記者請劉晝給自己和達晨打分,他報出的答案是“75分”。剩下的25分,劉晝希望通過擴充團隊知識結構和寬廣面,以及加大對移動互聯網、新媒體、信息技術等行業的投資來補上,“這都是我們目前還欠缺的”。
“領先一步雖然可能成為先烈,但是后人一步就可能只能追隨。”劉晝說這話時雖然語氣不緊不慢,但吃得苦、霸得蠻、耐得煩的湖南人形象卻瞬間明朗起來。
(來源:證券時報)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