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大股東出人出錢“力挺”券商看好亞盛集團轉型

2012-03-03 01:05:01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張昊    

每經記者 張昊

亞盛集團有兩方面的根本性轉變,一是公司管理體制的改變,由以前歸屬省政府管理變為國資委管理,公司經營好壞直接與高管收入掛鉤;二是經營模式的轉變,即從家庭承包的分散經營轉變為農場統一經營。

亞盛集團(600108,收盤價5.55元)最近好事不斷,而這些好事都和公司大股東直接相關。一方面,大股東在二級市場大力增持公司股票;另一方面,大股東慷慨解囊,讓公司募投項目先期進行。

大股東在二級市場大力增持,甚至后期還將增持,是否意味著亞盛集團目前具備投資價值?

“公司管理體制及經營模式的轉變,是亞盛集團的‘根’,大股東增持、借錢僅僅是事件性的,即為‘枝葉’。”某券商分析師指出,“我們看好亞盛集團在于它的 ‘根’,只要‘根’好了,企業業績出現穩定增長僅僅是時間問題。”

大股東扶持動作頻出

2011年12月9日,亞盛集團定向增發獲得證監會批復,增發底價5.48元/股,定向發行不超過20992.39萬股。無奈上證指數仍處于單邊尋底過程,12月13日,亞盛集團收盤價已經跌破5.48元的增發底價。3天后的12月16日,亞盛集團大股東甘肅農墾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以下簡稱農墾集團)就出手增持維穩股價,其通過二級市場買入公司股票209萬股,并表示自當日增持起,未來12個月通過二級市場增持量不低于1000萬股。

不過12月16日的增持并未阻止亞盛集團股價繼續下跌,且在今年1月6日創下4.19元新低。2月16日,亞盛集團再度公告,在2011年12月16日~2月15日期間,農墾集團通過二級市場累計增持公司股份1754.93萬股,約占本公司總股本的1.01%。

大股東對上市公司的支持不僅僅體現在股價上,也體現在公司的經營中。2月20日,亞盛集團公告稱,為如期完成定向增發募投項目的建設,公司決定向農墾集團借款2億元人民幣,借款期限1年,利率為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用于公司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募投項目的前期建設。

大股東先是增持1754萬股,動用資金逾1億元;緊接著大股東又拿出2億元現金用于募投項目先期建設。“如果說先期增持只是圖完成增發任務,那大股東后期掏錢的行為確實值得思考。”某私募研究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一是其募投項目是否真的比較誘人?二是大股東不惜掏巨資先期推進募投項目,是否意味著公司未來前景大好?

轉型獲得“根”的突破

針對上述現象,某券商行業分析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這僅僅是事件性的,企業的好壞不單單取決于行業、募投項目,亞盛集團的核心價值在于公司管理體制及經營模式的轉變,即“根”的突破。

具體來看,上述“根”的突破體現在兩個方面。

首先是管理體制的改變,以前亞盛集團歸屬甘肅省政府管理,現在主管單位變為國資委。亞盛集團副董事長張金虎告訴記者,以前考核標準主要沿用公務員那套體系;現在變更為國資委后,考核標準80%以上都是經濟指標。改革后,我們由拿公務員工資變為年薪制,因此公司經營的好壞,直接與高管收入掛鉤。

其次是經營模式的轉變。以前亞盛集團主要為分散經營 (即家庭承包),現在變更為集中經營。這兩種經營模式最主要的區別是“風險承擔主體的不同”:原有模式下,農場按合同價格收購農產品,而收購價格會隨著市場價格的波動而調整;在統一經營模式下,農民受雇于農場進行工作,產品價格波動的風險完全由農場全部承擔,換言之,當產品價格大幅上漲時,農場享有全部收益。

目前,亞盛集團按照統一經營及農業產業化方式重點發展了啤酒花、牧草、馬鈴薯三大核心產業,而后期伴隨著統一經營模式推廣面積的擴大,產品的盈利能力將逐步釋放。

根據規劃,2011年底亞盛集團統一經營面積為9萬畝,2012、2013年要分別達到27萬畝、43萬畝,屆時統一經營面積占比將達70%。

上述券商分析師認為,擁有大規模土地儲備的農墾、兵團等,如果在管理體制、經營理念上有所突破,那么這些經營主體就有望率先在全國范圍內發展現代農業,實現農業生產效率的躍升。

大股東唯一現代農業平臺

“近幾年,無論是財力、資源乃至人力,大股東都在向亞盛集團傾斜,即大股東的支持是全方位的。”上述券商分析師告訴記者。

首先來看資源支持。2010年12月,亞盛集團通過資產置換的形式,將盈利不佳的工業資產與二股東(也是農墾集團獨資子公司)擁有的土地資產進行置換,本次置換完成后,亞盛集團將盈利不佳的工業資產剝離,增加土地儲備246.26萬畝和2億元現金,總土地面積達到342萬畝,且土地使用權均歸公司名下。

上述券商分析師表示,大股東農墾系統里能賺錢的資產目前基本都已裝到亞盛集團旗下,根據農墾集團在亞盛集團股改時的承諾,未來集團所屬的6個農場總計315萬畝土地(其中耕地36萬畝)注入上市公司的概率較大。屆時,上市公司將擁有685萬畝50年產權的土地使用權,其中耕地面積達85萬畝。

人力方面,目前亞盛集團多位高管同時兼任農墾集團核心高管。比如亞盛集團董事長楊樹軍,兼任農墾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公司副董事長何宗仁,兼任農墾集團董事、總經理;公司副董事長張金虎,兼任亞盛集團副總經理。這樣,大股東與上市公司的利益被更好地連在了一起。

對于大股東全方位的支持,張金虎告訴《每日經濟新聞》,甘肅省委確立了農墾集團作為帶動全省農業現代化示范作用的地位。農墾集團旗下主要有兩塊資產,一是莫高,一是亞盛;前者主要做葡萄酒,亞盛則成為農墾集團唯一的現代農業平臺。

募投項目緊貼政策脈絡

對于后續資產注入情況,張金虎表示,未來三年內敦煌農場、小宛農場、平涼農場以及寶瓶河牧場都將注入上市公司;敦煌農場盈利能力最強,該農場部分土地畝均利潤甚至超過1萬元。

對于本次亞盛集團定向增發三個募投項目,即30萬畝高效農業節水滴灌工程、現代農業滴灌設備生產建設、現代農業物流系統建設,張金虎表示,公司現有耕地主要集中于河西走廊,水資源缺乏,種植高附加值的植物要有充分的水源灌溉,亞盛集團搞節水灌溉多年,效果非常好,對滴灌工程的把握性非常大,公司有百分之百的信心達到預測目標。

對于物流,張金虎認為,如果物流運輸得不到加強,物價再怎么漲對農產品業務的影響都不大。公司今后的思路是直接搞農超對接,或者是統一到大城市交接。

對于滴灌設備,張金虎認為,1號文件出來后,各地對滴灌設備的需求很大,公司只是擴大原有產能,由于前期有技術儲備,因此在滴灌設備建設上公司也有明顯優勢。

上述券商分析師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三個募投項目均把握住了政策方向,且部分項目未來盈利有比較大的確定性。在2012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上述募投項目基本能在該文件中找到對應的表述,這也充分說明亞盛集團發展戰略與政策貼得很緊。在自身“根”的轉變下,加上大股東扶持,自身戰略緊貼政策方向,盈利能力的擴大,企業的盈利只是時間問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日本免费a级毛一片没码 | 在线观看免费人成视频色快 | 亚洲综合网伊人中文 | 亚洲国产一线播放 | 呦亚洲欧美在线观看 | 日韩一级大片一中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