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2-02-18 10:33:47
剛剛從美國回來的債務重組顧問李肅現場宣布,此次赴美已經同全美前五的三大律所接洽過風險代理事宜,或將以欺詐起訴蘋果索賠20億美元。
每經記者 謝曉萍 發自北京
蘋果與深圳唯冠圍繞iPad商標權的糾紛越演越烈。今天上午,深圳唯冠在北京召開媒體溝通會,唯冠集團創始人楊榮山表示,最快一月內在美國起訴蘋果。
剛剛從美國回來的債務重組顧問李肅現場宣布,此次赴美已經同全美前五的三大律所接洽過風險代理事宜,或將以欺詐起訴蘋果索賠20億美元。
唯冠國際提供的資料顯示,iPAD是唯冠從1998年下半年開始研發的一款產品,全名為Internet Personal Acess Device,中文名為聯網器,定位于一款網絡終端設備,是唯冠iFAMILY系列產品之一,上述產品唯冠曾投入超3000萬美金開發。2000年iPAD正式對外發布,曾在歐洲和美國銷售,其中因為沒有拿到美國的商標,于是以OEM的形式賣給HP。
據楊榮山透露,在iPad商標上唯冠與蘋果曾有過“交火”。2003年,蘋果曾在歐洲注冊iPod商標,因為iPod與iPad有很大的相似性,唯冠花了很多精力阻止蘋果,但最后選擇放棄。
在楊榮山看來,此后與蘋果發生的商標權的糾葛,源于蘋果公司的一場“精心設計”的騙局。
2008年,一家名為IP Application Development的公司(簡稱“英國IP公司”),主動與唯冠聯系,聲稱該公司簡稱與iPad商標很相似,要求購買。雙方最初商談的只是iPad在歐洲地區的商標權。
楊榮山表示,根據當時談判的細節,英國IP公司最初出價是2萬英鎊,而楊榮山認為,2萬英鎊價格連注冊費用都不夠,堅決不同意出售。
“而后我們收到了英國IP公司的郵件,他們認為這個價格很合適了,如果不賣,就會發起法律訴訟。”楊榮山表示,2008年經濟危機以來,唯冠國際受到巨大的傷害,美國兩個最大的客戶倒閉,導致大量的庫存,在這期間,唯冠國際由于電子產品降價,60%產品價值遭受損失。
正因為上述情況,也令唯冠國際的財務出現了危機。為此,唯冠國際打算收縮海外業務,唯冠臺北公司更是主張賣掉iPad商標,考慮到如果涉及訴訟,會因為花費到很多律師費,因此選擇了放棄。
2009年12月,楊榮山授權員工麥世宏簽署相關協議,將10個商標的全部權益以3.5萬英鎊的價格轉讓給英國IP公司,其中也包括了中國內地的iPad商標轉讓協議。
李肅認為,蘋果上述行為是欺詐。首先,按照當時英國IP公司的說法,唯冠國際并不知情自己所轉讓的是電子類的iPad,第二,據唯冠國際掌握的信息,英國IP公司在3.5萬英鎊買下商標權之后,卻以10美元的交易價格賣給了蘋果公司。
“如果當初蘋果來買,不會像IP一樣出價。蘋果這種作法,就是欺詐。”李肅表示。
就在此前,蘋果發表聲明稱:“我們幾年前購買了唯冠在10個國家的iPad商標全球使用權,但唯冠拒絕履行與蘋果達成的協議,而香港的一家法庭在此事上已站在蘋果一邊。”
香港法庭認為,唯冠的行為帶有因陷入財務絕境而驅動的共謀味道,有理由相信該公司拒絕履行移交iPad在中國商標的義務,從而違背了與蘋果之間協議的規定。
對此,蘋果表示:1. ipad商標早在幾年前已合法賣給蘋果公司;2. 唯冠不承認大陸商標已轉讓部分;3. 香港法院已支持蘋果的主張;4. 雙方訴訟還在進行,中國工商執法不合適。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