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14 01:43:56
如果監管層再加大監管,該負責人分析認為,對銀行的票據業務是有比較大的影響,銀行做票據業務難度會增大。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李靜瑕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李靜瑕 發自北京
“銀監會對于表外業務的監管,今年勢必會逐步細化監管細則。”某股份制銀行地方分行負責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今年年初,在銀監會2012年監管工作會議上,銀監會主席尚福林就指出今年要全面布控表外業務風險,著力減小風險的擴散性。日前,有消息稱,銀監會已經下發了通知稱,利用表外業務違規放貸的行為將被嚴懲。據了解,其中涉及到的表外業務包括理財產品、同業代付、信貸資產轉讓、票據業務等可以繞開信貸規模的業務,同時也有如挪用信貸資金發放委托貸款等行為。
某銀行高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在信貸規模緊張的時候,銀行可以通過一些表外業務來給企業融資,而表外業務不進入資產負債表,因此沒有風險計提的準備,如果規模膨脹將帶來較大的風險。銀監會的監管,可能主要還是控制“規模”。
同業代付高速增長
“我們銀行現在力推的就是同業代付業務,這個市場需求較大。”某銀行內部人士告訴記者。
同業代付業務,并不被市場所熟知。在去年信貸規模收緊,票據業務風險一再被監管層提示而利率高企的背景之下,同業代付業務出現了一個高速增長的過程。
所謂同業代付業務,即一家銀行的客戶申請融資時,該行以自己的名義委托其他銀行為該客戶提供融資,在融資到期之后,委托銀行歸還代付款項的本息。這一項看起來有銀行同業之間進行融資性質的業務,對于委托銀行而言,是表外業務,而對于出資行而言,一般會列入存放同業科目。
據上述銀行人士介紹,在國內的同業代付,一般大部分都是體現在信用證業務上,信用證剛開始是在國際上用的,后來銀行在國內也開展了這項業務。除了信用證外,也有部分保理和部分票據業務。在委托行與出資行都不列入表內而進行風險計提的融資項目,存在總體上增加了信貸規模的實質。
“把銀行不用的資金拿出去,也不用占用信貸規模,所以現在很多銀行都在推這項業務。”該人士稱。
根據高華證券的研究報告預測,2011年銀行同業代付的規模約有1萬億元,占到銀行貸款的2%左右。近期增速較快,特別是2011年第四季度,預計增加了4000億~5000億元的規模。
高華證券分析認為,銀監會對同業代付業務的監管措施可能會出現兩種,一方面是要求代付行和委托行合理提取資本金和撥備,這可能會增加銀行信貸成本4個基點;另外一種措施則可能是要求銀行將這些資產計入正常貸款并納入到貸款額度管理,這可能會出現信貸收縮,企業短期流動性受限。
“我們認為對同業代付的審查是2012年銀監會密切關注表外業務相關(包括理財產品)風險的努力之一。”上述報告稱。
文章提及的某銀行高管對此表示,監管提出要自查,銀行還是要自查風險,以確保業務的風險可控,但是同業代付屬于銀行的正常業務,也不會“一刀切”。
全面控制票據繞信貸
在去年曾多次被冠以 “繞信貸規模”之名的銀行承兌匯票,今年以來依然備受監管層的關注。據了解,對于票據業務監管層將進行全面監控。
“現在銀監局對票據這一塊,有嚴格的監管要求,應該說政策方面是沒有放松的。”某城商行票據部門負責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根據央行的數據統計,2011年未貼現的承兌匯票增加1.03萬億元,同比少增1.31萬億元。今年1月,票據融資增加了80億元。
近日票據市場轉貼現利率的連續急跌,讓上述銀行部門負責人憂慮。據相關數據統計,昨日(2月13日),票據轉貼現利率延續上周跌勢,1個月期票據轉貼現利率下跌2.8個基點。
該部門負責人分析認為,監管并沒有放松相反有趨嚴的趨勢,轉貼現利率應該往上漲才對,下跌只能夠說明目前市場信貸資金比較充足。如果監管層再加大監管,該負責人分析認為,對銀行的票據業務是有比較大的影響,銀行做票據業務難度會增大。
表外業務監管或再加碼
表外業務的監管,自2010年以來已經出臺了不少的規定,例如對銀信合作的規定,要求對存量表外轉表內等。
2012年監管層對于信貸規模的嚴格控制料不會放松。文章開頭提及的銀行某分行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監控表外業務風險,也是從宏觀層面上來嚴控信貸的過程,信貸并不言放松,表外業務積壓的風險也值得關注。
“從目前來看,監管層主要還是注重對規模的監管。如果某項業務規模太大,肯定是要進入監管的范疇。”上述某銀行高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前銀行可能對表外業務統計并不全面,現在監管層要求全面的統計,在總體上也能夠對這些表外業務進行監控。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