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汽車

每經網首頁 > 汽車 > 正文

進口車增速預計下降10% 車市拉動力回歸中高級市場

2012-01-13 01:40:14

每經記者 劉旭 發自北京

目前業界對于2012年汽車市場預期普遍趨于平穩緩速增長,即以5%-10%的增長態勢維持。汽車市場結束了高速發展的黃金十年,哪些細分市場能夠支持中國汽車工業繼續增長?面臨轉型、產業升級,中國汽車業又將會作出哪些改變?《每日經濟新聞》為您剖析2012年中國汽車業全新增長點。

剛剛邁入2012年,偏冷的汽車市場迎來一股暖流。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開發部主任徐長明日前發表預測稱,基于中國宏觀經濟走勢和汽車行業發展的規律判斷,今年國產乘用車市場的銷量增速在12%左右。這與此前其他機構對汽車市場5%的預計有了明顯提升。

2012年,也成為眾多企業蓄勢待發的“開拓年”,自主品牌企業尤甚。與進口車市場預計增速下降有所不同,國內各汽車生產企業發布的銷售計劃仍然維持了較為高速的增長預期。

進口車增速下降10%

中國進口汽車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進汽貿”)市場營銷部經理王存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2012年,中國市場進口車銷量增速維持在20%左右,與2011年相比,有10%的回落。根據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進口車市場需求超過百萬輛。但是,類似去年的高增長很難出現。王存表示,這是由于宏觀經濟增速放緩、乘用車整體市場下滑以及供給與價格關系等因素共同作用決定的。

他特別提出,“雙反”的實行對于原產自美國的進口車型影響不容小覷。2010年,美國進口車占進口車整體銷量的比例為6.8%,2011年前10個月,這一比例提升至9%。然而,加收“雙反”關稅后,美國進口車的成本將提升10%以上,這一懲罰措施對于美國進口車型的影響巨大。

此外,調整結構將成為未來幾年內中國進口車市場的主基調。王存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進口車已經改變了大排量的發展格局,小排量與輕量化也是進口車未來的發展方向。”隨著國Ⅴ標準的發布,大排量進口車將在中國市場面臨前所未有的限制。他預計,未來2.0L以下車型將成為進口車的主要競爭區間。

根據中進汽貿調查顯示,目前2.5L-3.0L排量區間車型仍然是進口車銷售的主力,市場份額達到32.3%;同時,1.5L以下車型所占市場份額明顯提升。小排量車型是進口車的發展方向,可以看到,3.0L以下車型累積市場份額已經從2009年的73.3%提升至目前的近80%。

隨著中國進口車市場的需求與供給先后突破百萬,回歸理性增長區間成為必然。分析人士認為,進口車對于外資企業而言,將更多承擔拉升品牌和滿足小眾需求的作用。同時,由于進口車對于市場走向的反饋存在滯后性,在中國乘用車市場調整一年之后,進口車市場增速下滑不可避免。因此,2012年,進口車對于整體市場的拉升作用將明顯減小。

自主品牌艱難轉向技術戰

去年,自主品牌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挑戰。12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發布統計數據顯示,自主品牌累計實現銷量611.22萬輛,同比下降2.56%。

此前,乘聯會秘書長饒達表示,2011年,內資乘用車企業產品的市場占有率下降了2%以上,再去掉出口的增量,國內市場銷量是下滑的。如果嚴格按會計法計算,內資乘用車企業的主營業務則處于總體虧損狀態。

2011年被眾多車企稱為 “最艱難”的一年。經過一年沉淀,自主品牌企業尋找到不同生存路徑。在產業經歷寒冬之時,“活下去”顯然最為重要。2012年,自主品牌企業開始發力,在這一輪“淘汰賽”中,大型汽車企業集團的雄厚資源或有助于推進自主品牌的市場拓展。

北汽集團總經理韓永貴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2011年,北汽自主品牌解決了有沒有的問題,從2012年下半年開始,隨著產品密集推向市場,北汽將在‘十二五’期間實現自主品牌70萬-90萬輛的銷量目標。”

處于整體上市關鍵時期的一汽集團,在推出“歐朗”子品牌后,一汽轎車形成紅旗、奔騰和歐朗共同發展,占領各個細分市場的格局。業內人士分析,一汽集團整體上市已經拖延至今,國資委已經表態完成改制,2012年一汽集團完成上市已是必然。因此,作為上市重要一環,發力自主品牌成為不二的選擇。

除此之外,東風“大自主”戰略發布。廣汽乘用車傳祺日前在“愛我中國車”的評選中也表示,將在2012年全面發力。此外,長安、上汽等企業集團在自主品牌領域的布局基本完成。

資深汽車行業分析師賈新光表示,在自主品牌面臨全面洗牌的2012年,集團合資企業為自主品牌輸血,保證了自主品牌持續研發與發展的資金鏈。

同時,沒有背靠大樹的自主品牌企業也紛紛尋找全新的發力點。在上一輪自主品牌銷量擴張中,以量取勝的汽車企業開始轉向,向技術和品牌方面發力。吉利汽車提出“安全吉利”的目標。2011年11月23日,歐洲新車安全評價組織在其官方網站上發布了中國自主品牌吉利帝豪EC7取得安全評價四星的成績。吉利集團公關總監楊學良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大家認為自主品牌研發能力不足,車身技術不安全,這是自主品牌受到的最大質疑。因此,自主品牌更需要強調安全,“吉利要推翻這種形象,和國內自主品牌拉開距離。”

此外,奇瑞、比亞迪、華晨等自主品牌企業均展開了向上提升的艱苦進程。但是,這無疑將是一個“破繭”的痛苦過程。

新增長點回歸中高級車

繼上海通用五菱、上海通用、一汽-大眾之后,年產銷過百萬成為合資企業競相追逐的企業目標。2012年伊始,北京現代、東風日產分別提出了年銷量超過百萬的目標。

賈新光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合資自主在去年小試牛刀以后,2012年合資自主品牌大行其道也將成為趨勢。分析認為,2012年合資車企仍舊是市場增速主流。日系品牌復蘇,韓系企業持續發力以及大眾為代表的德系車型全面覆蓋市場的情況在2012年還將持續。

但是,伴隨著豪華車企業在中國市場大舉布局生產,價格下壓進入傳統合資企業的中高級車型價格區間,以第七代凱美瑞低價入市為開端的合資企業價格戰不可避免。

賈新光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隨著進口車、豪華車增速難以保證去年的增長水平,2012年中國汽車市場的全新增長點或將出現向下轉移的回歸趨勢。

相關新聞

“十二五”北京繼續控制機動車總量置換升級將成車市主動力

每經記者 伍雨石 發自北京

未來五年,北京對于機動車降排減污的達標重任,仍然成為京城機動車總量控制的重要原因。

北京市環保局副局長杜少中日前表示,目前機動車排放已成為PM2.5的重要來源,相關政府部門要求“十二五”期間將北京市機動車排放污染物減少一萬噸。他分析稱,減少一萬噸污染物意味著在目前的排放標準下,凈減少車輛40萬輛。這也意味著未來北京車市仍將在政策和消費升級的雙重刺激下,實現新車持續增長。

杜少中表示,防治機動車污染的辦法是不斷提高排放標準,增強機動車管理,同時對老舊機動車進行淘汰。“控制總量,同時再優化存量;政府補助和企業獎勵,通過第三方交易辦理平臺實現,減少政府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利于公平競爭、提升服務質量;企業積極參與,車主自主選擇,采用政府經濟鼓勵和市場手段雙調節的手段。”杜少中這樣解釋對老舊機動車的控制手段。

1月10日,國家環境保護部發布消息,公布了實施國家第四階段車用壓燃式發動機與汽車污染物排放標準的時間表。環保部表示,鑒于目前滿足國四標準需求的車用柴油供應仍不到位,嚴重制約國四標準實施進度,為保證標準實施效果,根據車用燃料供應實際,決定分車型、分區域實施國四標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在国产线视频a在线视频 | 制服丝袜中文字幕亚洲欧美 | 亚州αv久久久噜噜噜噜 | 亚洲欧美日韩一香蕉 |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制服二区 | 亚洲欧美另类视频小说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