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31 00:06:40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張雨
每經記者 張雨
從2009年開始,幾乎所有的主要發達經濟體都陷入削減龐大債務與刺激經濟復蘇的兩難境地中。
2011年,當歐債危機深度爆發使全球經濟陷入“二次探底”的恐慌之中時,作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的美國,在2011年下半年卻顯示出超乎尋常的韌勁,其經濟增長領跑發達經濟體。那么在2012年,美國經濟能否延續其2011年的復蘇勢頭?
三大因素起助推作用
在高盛等機構眼中,推動美國經濟在2012年逆流而上的動力將主要來自三方面:減稅妥協方案的延續、內需能否繼續得以提振以及寬松貨幣政策是否保持不變。
首先,是減稅妥協方案能否順利實施。在2011年12月美國參眾兩院就薪資稅減稅延期兩月達成妥協。方案中,美國普通工薪族每月交納的薪資稅稅率從6.2%降至4.2%,長期失業者的救濟金政策也被延長。12月23日,奧巴馬簽署了有關將薪資稅減稅和長期失業者救濟金政策延期兩個月的法案,在當前美國經濟復蘇勢頭脆弱的背景下,這對提振消費和經濟增長意義重大。
奧巴馬曾在2011年9月提出一套總額達4470億美元的就業促進法案,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提議將薪資稅減稅政策延期一年,并且將薪資稅稅率進一步減至3.1%。該項計劃平均能讓每個美國普通工薪家庭一年得到約1500美元的減稅實惠。這對于正在進行艱苦的“債務去杠桿化”過程中的美國普通家庭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同時,對于繼續提升美國內需也至關重要。對此,申萬宏觀分析師陳果認為,2012年為選舉年,共和黨控制的眾議院仍然可能對民主黨的經濟刺激計劃進行阻撓。
其次,是內需能否提升。實際上,在全球經濟放緩的背景下,各國均在想方設法提升內需。值得注意的是,11月份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從上個月的40.9大幅升至56,12月指數的初值為67.7升勢得到延續。對此,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消費者研究中心主任琳恩·佛朗哥表示:“消費的大幅改觀對于企業狀況、就業以及收入壓力均有所減輕,但趨好的延續性還不能完全確定。”
瑞銀對于美國2012年的內需消費則持樂觀態度,瑞銀認為,隨著普通家庭在“去杠桿化”過程中對資產負債表的修復,一些被抑制的需求有望在未來兩年為消費提供支撐。
最后,是貨幣政策的走向。對于美聯儲在2012年的貨幣政策,市場顯現出的預期一致,今年以來美聯儲也多次表示要將接近于零的利率維持到2013年年中。包括高盛、美銀美林、花旗、申萬、招商等在內的中外投行均預測2012年美聯儲將繼續保持目前的貨幣政策不變。
實際上,回顧過去的半年時間,無論是美聯儲推行購買短期國債賣出長期國債(OT),還是在12月初召開的聯儲貨幣會議上“語言刺激”(即短期利率透明化)的討論,再到市場呼聲較高的新一輪量化寬松政策(QE3)均是為了壓低長期國債收益率。
目前唯一的變數在于QE3。在很大程度上QE3的命運將取決于“歐債危機”的發展狀況,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日前坦言:“如果歐元崩潰,美國可能陷入衰退”,這足以見得如不幸發生,不能接受絲毫衰退風險的美國必將帶動全球進入新一輪“印錢潮”。從目前來看,以高盛、申萬、野村為代表的國內外投行預測明年上半年美聯儲推QE3的概率較大,其中最大的變量仍然要看歐債危機的演變,以及國際油價等其他外圍因素。
中金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指出,2012年,在歐債危機得以控制的基本情形下,全球經濟將溫和放緩,預計增長從2011年的3.9%下降至2012年的3.6%,但分化明顯,即歐元區溫和衰退、美國溫和復蘇、新興市場軟著陸。美國方面,其經濟2012年全年增速為2.0%,走勢前低后高。隨著宏觀形勢逐步明朗,居民和企業的金融狀況改善,被抑制的需求將逐步釋放,內需成為復蘇主動力。近期核心耐用品新訂單數量持續上升,顯示2012年私人部門投資將延續擴張。同時居民收入穩定增長,支持消費。就業也將有小幅改善,失業率有望回落至8.0%~8.5%。2012年美國通脹將繼續放緩,全年預計2.0%。另外,面對通脹下行、失業率仍高的宏觀環境,美聯儲2012年將繼續保持寬松的貨幣政策,以實現其雙重使命。這意味著美國將繼續維持低利率至2013年年中。若經濟復蘇不及預期,不排除美聯儲繼續推出其他寬松措施。
增長或受“房市”抑制
當國人在為高企的房價揪心時,美國人卻在憂心其還未見底止跌的房價。
2008年金融危機后,美國房地產市場一直低迷,房價疲軟不振,房屋空置率處于歷史高點,已成為拖累經濟復蘇的重要因素。
最新的多項指標均顯示美國地產市場持續低迷。從新屋開工量來看,數據顯示美國10月新屋開工總數年化62.8萬戶,新屋開工年化月率下降0.3%,仍處于歷史低位。從現房銷售的角度看,美國房地產經紀商協會(NAR)發布的10月二手房簽約銷售報告顯示,10月的二手房銷量從9月的490萬幢增至497萬幢(季調年化值)。雖然銷量好于市場預期,但與危機前725萬幢的峰值相比仍有較大的差距,同時也低于自2000年來的均值571萬幢。并且9月份首次置業者占總購房者的34%,低于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所需的40%的數值。
值得注意的是,高盛與申萬均表示,美國明年上半年在OT2結束后仍可能推出QE3,預計規模在6000億~8000億美元,而這些錢將主要用于購買抵押支持證券(MBS)和長期債券,這足以說明房地產市場已成為美國經濟最大的拖累。雖然房價持續低迷為QE3的推出提供必要性,但推行新一輪量化寬松最大的障礙卻是核心通脹率。盡管美國10月份經濟數據顯示,CPI已出現下跌趨勢,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指數由2011年9月的2.9%下降至10月的2.7%。但是,2012年的核心通脹率仍然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因為歐盟已警告將對伊朗實施制裁,有可能引發中東局勢的不穩定,從而在短期內使原油價格被大幅推高。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的國內眾多相關業內人士均認為,如果伊朗對歐洲所實施的制裁做出強烈反應,必然會影響到霍爾木茲海峽這一最重要的中東原油輸出通道,短期內原油價格大幅推高并非不可能。屆時油價的短期沖高必然打亂推出QE3的節奏。
看歐洲“臉色”過日子
在分析了美國經濟2012年的動力及阻力后,我們最終還是需要回到歐債問題上,因為歐債問題的后續發展結果將是左右美國經濟的最重要變量。
歐債危機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已凸顯的當下,作為世界經濟龍頭的美國,在2012年也不得不看歐洲人的“臉色”過日子。實際上,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歐元區債務危機的蝴蝶效應已經發生并時刻可能惡化。美國經紀公司MFGlobal因持有約63億美元的歐元區主權債務,在2011年10月份意大利局勢惡化后,這家由前高盛總裁JonCorzine領導的公司宣布破產。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歐元區債務問題預計將通過貿易、金融以及信貸渠道影響美國經濟復蘇。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數據,美國對于歐元區國債的風險分成兩部分:直接風險敞口,即直接持有爆發歐債危機國家的國債;另外一個是間接風險敞口,即主要是通過賣信用違約掉期的方式賣出違約保險(CDS)。
根據BIS的數據,美國銀行業在“歐豬五國”敞口約6400億美元,占美銀行業總資產5%。其中摩根大通、大摩、高盛、美銀和花旗對“歐豬五國”凈敞口為450億美元。這當中,直接持有歐豬國家債務占總風險敞口約為30%,剩下約70%的風險敞口都是以違約保險形式存在的間接風險敞口。雖然美國金融機構直接持有的歐元區國債頭寸規模不大,但是若歐元區國家出現硬性違約事件,美國金融機構所銷售的信貸違約掉期將帶來巨額的間接經濟損失。但花旗銀行預測,歐元區在2012年解體或出現無序違約的可能性不大。歐債危機升級最終會迫使歐洲央行和債權國采取強有力的措施,以防止上述情況的發生。
除此之外,處于一片“衰退”境況的歐洲經濟還將影響到美國的出口數據,不過,這一影響有望被漸漸弱化。據招商證券數據顯示,歐元區出口占美國出口總額的15%左右,但隨著美國加大對中國等新興市場的出口份額,美國對歐元區的出口依賴逐漸降低。
綜合上面的情況,機構給出了美國2012年經濟增長預測。招商證券認為,隨著能源價格上升及日本地震中斷全球供應鏈等暫時性負面影響逐漸消退,在私人消費需求回暖、企業資本開支增加以及出口增長,預計2012年美國全年GDP增長將達1.8%。受庫存周期及歐債危機可能帶來的影響,經濟走勢前低后高。野村證券則預計2012年和2013年美國經濟會適度增長,平均年增長率在2.5%左右或更高。總的來看,多數機構均認為,2012年美國經濟增長相對較為樂觀,但持續低迷的“房市”對經濟的影響不可小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