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專欄

每經網首頁 > 專欄 > 正文

項崢:當前宏觀政策調整面臨較多制掣

2011-12-08 01:24:40

但政策刺激本身并未消除危機爆發的內在原因,隨著政策刺激效應的衰減,全球經濟再次到二次衰退的邊緣。

每經編輯 項崢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項崢

隨著一年一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臨近,關于宏觀政策調整的呼聲日漸增多。前些天,存款準備金率3年內首次下調,被認為是貨幣政策出現微調的一個信號。但總體看來,在內外部約束增多的情況下,期盼宏觀政策出現大幅調整,可能性較小。

從根本上說,當前我國和全球經濟增長的放緩,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沖擊的延續。全球金融危機爆發的深層次原因,在于國際經濟格局長期以來的失衡加劇并不斷累積的必然結果,發展中國家利用大量廉價勞動力和資源消耗支撐發達國家超前社會消費,這樣的經濟增長傳導鏈條被證明為不可持續。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后,主要經濟體協調一致的政策刺激,阻止了全球經濟的進一步下滑,政策刺激帶動的擴張作用帶動經濟復蘇。但政策刺激本身并未消除危機爆發的內在原因,隨著政策刺激效應的衰減,全球經濟再次到二次衰退的邊緣。因此,即使能夠再次啟動大規模經濟刺激政策,也難以增強經濟體的內生增長動力。特別是政策刺激有溢出效應,代價高昂。

這些年來,伴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房地產業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一個支柱行業。但與此同時,房價過快上漲,泡沫迅速增大,成為宏觀經濟金融運行的一大潛在風險,特別是房價過快上漲引發的社會民生問題不容忽視。因此,在當前出現房地產市場成交低迷、價格松動、房地產開發意愿不足等情況并帶動經濟增長放緩的背景下,仍有必要堅持房地產調控政策,這是維護政府公信力、避免出現 “政策一松就亂”、“政策一松房價就瘋漲”的必然要求。特別是保障房建設的加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替代商業地產的開發投資建設。

近期,人民幣匯率連續5天觸及跌停,升值預期出現了逆轉,微觀經濟主體持有外匯的意愿增強。與此同時,外匯占款出現了下降,貨幣供應量增速降至階段性歷史低點。種種跡象表明,貨幣環境似有偏緊之嫌。長期以來,我們習慣于匯率升值,習慣于貨幣供應量高速增長,習慣于外匯占款投放基礎貨幣,在習慣的過程中強烈呼吁要改變這種經濟運行狀態。但是,一旦經濟運行環境發生改變,就出現種種不適應狀態,希望能夠回到以前熟悉的經濟環境。從根本上,我國貨幣存量并不少,貸款余額規模很大,在全球范圍內是首屈一指。為什么大家會感到貨幣少了,貸款太緊張了,主要原因還是經濟結構不合理,融資結構不合理。

盡管如此,宏觀政策的微調、預調是可期的。政策調整應與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相結合,政策調整的效果就是要實現增強經濟內生增長驅動力的目標。同時,要適當容忍經濟增速的下滑,改變投資結構,擴大消費潛力,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使之成為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的內在驅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日本在线a∨在线网站 | 亚洲性夜夜综合久久9 | 中文字幕亚州欧美日韩 | 亚洲福利站免费 | 亚洲人成日韩中文字幕不 | 亚洲大片久久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