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1-12-07 08:37:36
在市場內外交困的影響之下,11月的A股市場虎頭蛇尾,全月大盤震蕩劇烈,個股全線下跌。盡管股市表現不佳,但私募基金仍能“獨善其身”,695只非結構化產品的11月平均收益率僅下跌0.74%,大幅跑贏滬深300指數的-6.45%。
截至12月6日,好買基金研究中心對695只私募基金的11月收益率進行統計,整體而言,收益率集中于-2%-1.0%之間的產品占據主導地位,共計345家,占比近50%。平均持倉比例為57.78%,較10月份降低0.37%,因此當月的回落中占據優勢。配置上看,食品飲料、機械設備、金融服務、醫藥生物和電子元器件為重倉行業。
位居月度收益率排行榜前10名的全部來自于新價值公司羅偉廣旗下產品,其中8只產品的收益率超過10%。位居榜首的是去年2月成立的黃金優選二期一號,月收益率達10.93%;緊隨其后的是新價值成長一期,收益率為10.07%;黃金優選二期的四號至十一號均表現不俗,月收益率均超過9.9%。此外,謙石1號、林園3、樸道一期、紫衫1期、萬利富達、尚誠以及中信合贏1期等陽光私募的月收益率超過7%。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新價值之所以取得如此高的收益,與其激進的投資風格不無關系,今年來重倉集中持股。上半年新價值產品均遭遇過較大的跌幅,但一旦行情向好,上述產品自然迅速反彈。
不過,將時間拉長至全年,陽光私募的江湖地位又將重新排序。芮崑管理的呈瑞1期依舊是今年以來的收益冠軍,呈瑞1期以高達42.61%的收益率遙遙領先;位居第二的是金中和西鼎,收益率23.88%。此外,景良能量、國弘1期、國弘2期、國弘5期、澤熙5期、寧聚穩進、謙石1號今年以來的收益率均超過10%。
但某私募基金經理認為,盡管個別陽光私募的收益率超過40%,但從統計意義上看,陽光私募全年的整體收益率并不高。
相關統計顯示,截至11月底,805只非結構化陽光私募基金中僅110只在今年來取得正收益,占比僅13%。
上述私募基金經理認為,如果二級市場持續低迷下去,未來那些產品雷同但收益不高的產品將被加速淘汰。目前是陽光私募非常困難的時期,如果未來行情向好將吸引資金重新回到資本市場。
事實上,隨著10月底大盤的反彈,11月陽光私募基金發行市場有所升溫,全月非結構化私募基金產品共發行17只,較上月有所增加。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