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熱點

每經網首頁 > 熱點 > 正文

清理整頓將依法合規

證券日報 2011-11-25 09:21:24

事實上,早在“交易所事件”之前,各路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市場已是監管缺位的第一批“受益者”。截至2010年12月,中國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市場總數已超過200家。

據了解,這些商品電子交易市場始于1997年,經當時國內貿易部(現商務部)批準,國家經貿委等八部委進行聯合論證成立的一種新型現貨交易模式,即通過網絡與電子商務搭建的平臺,對相應物品進行即期現貨或中遠期訂貨交易的市場。

目前,此類市場的管理規范和法律依據主要是2003年7月出臺的《大宗商品電子交易規范》和2004年8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電子簽名法》。

2009年以來,各地也都在紛紛建立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市場。北京、天津、江蘇、浙江、廣東、山東、山西、湖南、重慶等地先后掛牌設立了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市場,品種范圍又有進一步拓展。目前,玉米、稻米、稀有金屬、煤炭、橡膠、蘋果、棉花、鋼材、食用油、食糖等都被覆蓋。

業內專家表示,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市場,以電子商務之名,如星火燎原般將交易品種蔓延至各種農副產品,加之無相應的實物交割能力、與現貨需求脫鉤的虛旺交易量、保證金監管盲點、代理商為獲傭金而替客戶惡意刷單等不規范經營,其滑向純投機性交易場所的同時,埋下不少金融風險隱患。

首先,盲目復制和攀比,忽視市場規律和監管。由于利益驅動,一些地方政府熱衷于發展本地交易市場,而忽視了市場建設本身的規律性和政府監管責任。

其次,違規炒作和過度投機。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市場以中遠期交易為主,一些市場組織者往往不能嚴格管理,片面追求交易量,擴大市場規模,出現了違規炒作、價格偏離、逼倉等風險事件,給市場和合規交易者帶來了嚴重損失。

最后,交易資金風險。客戶資金的三方監管制度并不嚴格規范,極易出現被市場主辦方侵占、挪用,甚至卷款潛逃的風險。2008年華夏交易所郭遠峰卷款潛逃后,遺留下來的數億元保證金黑洞也至今未能解決。

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市場同樣面臨清理整頓。根據《決定》,要抓緊制定大宗商品交易市場管理辦法,確保大宗商品中遠期交易市場有序回歸現貨市場。聯席會議各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加強溝通,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盡職盡責做好工作。金融機構不得為違法證券期貨交易活動提供承銷、開戶、托管、資金劃轉、代理買賣、投資咨詢、保險等服務;已提供服務的金融機構,要及時開展自查自清,做好善后工作。

有關負責人表示,證券和期貨交易直接關系到經濟金融安全和社會穩定,從產品設計到交易制度安排,都必須嚴格遵守金融證券管理規范,并在依法批準設立的交易場所進行,這是世界各國基于保護投資者權益的通行監管原則。

不過,業內人士認為,清理整頓也不能一刀切。

上海大宗農產品交易所(CCBOT)董事長費建表示,目前大宗商品交易市場普遍采用“類期貨”的中遠期交易方式,中遠期交易確實可以改善資源配置效率。就拿農業來說,現代農貿最大的問題是農產品種植區沒有賣權,產地沒有定價權,中遠期電子交易就可以幫助農產品合理流動。因此不能將中遠期交易全部抹殺掉。

責編 何劍嶺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真实国产老熟女无套中出 | 亚洲国产a国产片精品 | 日韩动漫一区二区 |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日本特黄高清免费大片 | 日本中文字幕乱码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