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專欄

每經網首頁 > 專欄 > 正文

曹林:可防樓市降價風險但不能防衛過當

2011-11-18 01:41:20

一種聲音說:房價下降10%引發的影響,比上漲30%更讓民眾難以承受 (經濟學家李稻葵)。其實,我是認同這種觀點的,不僅房價如此,而是普遍的經濟規律,溫水煮青蛙,這幾年人們已經習慣了房價上漲,突然下行,感受當然會非常強烈。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曹林

    樓市調控,現在已經到了最關鍵的時候。未來政策走向何方,是往回拐,還是繼續深入,關鍵都在政府的政策取向。當前段時間公眾熱議樓市拐點的時候,我曾撰文稱,房價的拐點并不重要,關鍵是政府的政策有沒有出現拐點,如果政府堅持調控不放松的話,房價早就在“拐”了。由于中央和各地多次表示了將堅決調控的決心,一直堅挺的樓市顯然已在松動:北京年內商品房銷售面積創近十年最低。雖然很多地產商仍嘴硬,但阻擋不住下行的趨勢,甚至連一向力挺房價的潘石屹也建議同行認清現實,“不要不好意思,要高調地、一步到位地降價”。

    因為房價調整觸動了一部分房產商和炒房者的利益,近來反對調控、要求往回拐的聲音漸漸密集起來了,而且聲音越來越大,說得很聳人聽聞。有必要警惕這些既得利益者的聲音,可能干擾政府決策,讓初見成效的房產調控走回頭路。

    比如,一種聲音說:房價下降10%引發的影響,比上漲30%更讓民眾難以承受  (經濟學家李稻葵)。其實,我是認同這種觀點的,不僅房價如此,而是普遍的經濟規律,溫水煮青蛙,這幾年人們已經習慣了房價上漲,突然下行,感受當然會非常強烈。房價上漲,可以不買房,降價了,很多人的損失是實實在在的。但是,不能以此反對房價下降進而反對調控。

    實際上,這幾年房價漲了何只30%?多數地方都超過了300%。這時候降一點兒,降個10%,擠出泡沫有什么不可以的?民眾的心理沒那么脆弱,漲300%都接受了,降個10%崩潰不了。

    另一論調是:房價大跌會帶來很多問題。我看到很多文章都在分析“警惕房價大跌帶來的種種風險”,比如金融風險、失業風險、企業倒閉風險、經濟下行風險等。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我也贊同要警惕大跌的風險,但反對不合時宜地、別有用心地夸大這種風險。首先,現在房價只是微微跌了一點兒。多數地方只是個別地區降了一點兒,比如北京,只是泡沫比較大的通州降的幅度大一點兒,其他地方沒怎么動,根本談不上什么大跌。

    其欠,很多人只喜歡談“警惕大跌帶來的風險”,而不喜歡說“大漲帶來的風險”。其實大漲隱藏著更大的風險:泡沫經濟的風險,銀行的風險,民眾的不滿,美國房地產泡沫的破裂就是例證,現在美國的經濟仍在為樓市泡沫埋單。正因為看到這種大漲風險,中央政府才排除了各種利益阻力,堅決調控。現在房地產市場對中國經濟的威脅,仍然是“前幾年大漲吹大的泡沫”,而不是什么遠未發生的大跌。如果現在就采取措施防范大跌,調控就走回頭路了,樓市必然重回大漲舊軌,防衛過當危害大矣。

    其實,一個健康的市場,不應該是那種大漲大跌的態勢,應該是平穩的,現在政府調控,正是想讓房價軟著陸,擠掉泡沫,而避免那種大漲大跌。現在的價格下行,當然不是大跌,只是因為此前是大漲,漲得太快了,如今調控會有一個回歸正常的過程,不能把這個回歸常態的過程說成是大跌。

    另外一個更多被說起的是“房地產是中國經濟的支柱”(經濟學家樊綱),不能倒。其實,沒有人希望房地產市場倒了,崩潰了對誰都沒有好處。調控不是搞掉房地產,而是擠掉泡沫讓其更健康地發展。正因為是支柱產業,所以不能任其瘋狂地走向滅亡,不能用“支柱產業”作幌子綁架中國經濟。市場原教旨主義者反對一切調控,其實,最自由的經濟體有時也離不開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

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第一福利网站在线 | 日本高清视频区一区二区三 | 一区二区高清视频 | 思思久久99精品久久中文 | 天天做天天摸天天爽精品一区 |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视频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