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17 01:07:39
在昨日大跌之后,多方對于年底的行情真的就徹底放棄了嗎?從記者了解到的情況看,機構對后市觀點再度出現較為明顯的分歧。
每經記者 曾子建
昨日(11月16日)上證綜指暴跌62.80點,收于2466.96點,跌幅2.48%,創下10月以來最大跌幅,且同時跌破2500點整數關口和60日均線。
“日線實體收出大陰線,市場肯定是出了問題”,東方證券一位分析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指數的反彈很可能就此結束了。”
那么,在昨日大跌之后,多方對于年底的行情真的就徹底放棄了嗎?從記者了解到的情況看,機構對后市觀點再度出現較為明顯的分歧。
IMF評估報告或為暴跌導火索
昨日一早,投資者還沉浸在對科技股行情的憧憬中。在巴菲特、索羅斯重倉科技股的消息刺激下,億陽信通(600289,收盤價9.22元)昨日開盤后便迅速封死漲停。盡管題材股依舊炒得熱鬧,但權重股低迷最終導致股指出現單邊大幅回落。
招商證券分析師指出,昨日滬深兩市雖然沒有一只個股跌停,但保險、石化、電力、水泥以及地產股的大跌都對指數構成明顯拖累,中國太保(601601,收盤價19.83元)跌幅高達5.21%,而石化雙雄的表現更令人擔憂,中國石油(601857,收盤價9.92元)下跌2%,中國石化(600028,收盤價7.36元)大跌3.16%。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昨日市場跌得如此慘烈?
表面看,昨日負面消息不少,比如上交所副總稱,國際板基本準備就緒,隨時都可以推出,而昨日下午國際板概念個股也出現異動。另外,新華人壽IPO申請昨日過會也對市場構成負面影響,因為此前市場傳聞一度認為,大盤股的IPO可能已經暫停,但新華人壽IPO的過會,無疑否定了此前市場對大盤股IPO暫停的預期。
然而,不少市場人士認為,導致昨日大盤暴跌更加直接的導火索,很可能是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日前發布的首份中國金融部門評估規劃報告。
據報道,11月15日,IMF發布了首份中國金融部門評估規劃(FSAP)報告,報告顯示,中國的金融體系仍面臨短期風險:信貸快速擴張導致的貸款質量惡化、影子銀行和表外敞口導致金融脫媒現象日益增加、房地產價格下滑以及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報告還稱,中國的信貸、房地產、匯率和債務問題若單獨來看,都還處于可承受的范圍內,但這些問題一旦一起發作,將令國內大型銀行面臨系統性風險。
隨后,中國人民銀行表示,IMF發布的此份報告總體看客觀、積極、正面,但個別觀點不夠全面和客觀。盡管如此,有分析人士仍認為,IMF的評估報告仍然對A股市場信心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并引發了機構對權重股恐慌性拋盤。
市場對后市行情分歧明顯
昨日滬指收出的大陰線也創出10月以來其最大單日跌幅,這意味著短線行情結束還是在回調后能繼續反彈呢?目前看,機構對大盤后期走勢存在較為明顯的分歧。
比較悲觀的觀點是,在滬指始終無法突破2536點的前期高點后,昨日的大陰線宣告反彈行情結束,后期將再次轉為調整,行情將以個股為主。
不過,也有機構依舊看好后市,理由是,本輪行情的發動是基于貨幣政策微調的預期,而目前這一預期并未發生變化,因此反彈行情的基礎依然成立。國泰君安認為,1年期央票發行利率連續下降且降幅顯著,再次釋放了貨幣政策全面轉向寬松的強烈信號,這也意味著央行已經釋放出降息預期。
興業證券則認為,政策微調正在驅動流動性主動改善,每次震蕩都是調整持倉、逢低介入的好時機,而進攻的方向則仍然是關注受政策驅動的主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
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