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商業精選

每經網首頁 > 商業精選 > 正文

“鋁代銅”破冰 高銅價壓力有望緩解

2011-11-08 01:29:15

Default-thumb_head 每經記者  張國棟  發自天津

     在銅資源短缺和企業高成本的雙重壓力下,“鋁代銅”在未來五年將有實質性進展,并實現規模化生產。

    昨日(11月7日),在2011中國國際礦業大會上,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國際合作部主任邊剛作出上述表述。《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了解到,一直以來,“鋁代銅”話題備受爭議,而這一技術路線過去并沒有取得突破性發展。

    據悉,盡管鋁比銅更有價格優勢,但由于鋁性能總體還難以與銅媲美,使得國內更多企業并未真正付諸實踐。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了解到,長期以來,銅供應面的短缺和消費的強勁增長,奠定了其價格上漲的基礎,也讓國內企業飽受成本壓力。數據顯示,目前滬銅的國內期貨市場三個月報價57950元/噸,而在去年滬銅更是最高價達7萬元/噸,且長期在6萬元/噸以上的高位徘徊。

    而為緩解高銅價帶來的壓力,早在2001年,國內一些家電企業就已開始著眼價格更便宜的鋁材料和工藝方法的研究和創新,即“鋁代銅”。

    目前,已有國內企業開始涉足“鋁代銅”領域。康盛股份公告稱,公司曾于7月13日與安徽金安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簽訂  《招商引資協議》,擬在安徽六安市金安經濟開發區擴建生產基地,總投資規模預計10億元。

    “這個項目主要在安徽進行,之前就有了意向性協議,現在已經在進行中了。”昨日下午,康盛股份投資者關系處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基地的產品主要包括鋼代銅產品、鋁代銅產品及電動汽車配件等。

    對此,河南一家不具名鋁企業高層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在資源短缺和高成本的雙重壓力下,“鋁代銅”是一種很好的方式,“現在銅的成本這么高,鋁價僅為銅價的約1/5,‘鋁代銅’將給企業帶來的直接效益,那就是成本的下降。”

    與康盛股份等少數企業在“鋁代銅”項目上的大手筆相比,更多的國內企業則保持謹慎甚至對此提出質疑。“我們公司因為沒有銅的業務,目前沒有聽說公司研發或啟動‘鋁代銅’項目。”中孚實業一高層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

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一区精品在线视频 | 五月天Av在线进入不卡 | 一区欧美日韩精品一级毛 | 日本人妖视频一区一区 | 中文乱码字幕国产中文乱设 | 午夜福利一区美女 |